扶贫印记|丢了“三大坨” 种油茶拿现金“不香”?
“扶贫印记”——2020重庆视觉扶贫行动走进酉阳车田乡。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7月10日20时05分讯(记者 罗杰)7月9日上午,“扶贫印记”——2020重庆视觉扶贫行动走进酉阳车田乡。在小寨村,放眼望去,山上种满绿油油的油茶树。漫山遍野的油茶树,在阳光下生机勃勃。
白素娥腰包鼓了,心里乐开花了。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酉阳是重庆油茶种植大县,其中以车田一带的油茶最为出名。油茶果实用来榨油,榨出的茶油有“东方橄榄油”美誉。
虽然有较长的油茶种植历史,但过了那么多年,车田的油茶仍处于小打小闹的散户种植阶段,传统采摘、压榨,经济效益十分低。重庆嘉倍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游彪说,“大片土地荒芜,没有人种。”2013年,我从广东回乡创业,成立公司,主要经营油茶基地种植、油茶低产林改造、茶油加工与销售。2018年,游彪稳住阵脚,公司慢慢获得了收益。
邓勇正在灌装油茶。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罗杰 摄
车田村七组邓勇家里因发生火灾,母亲常年生病,年纪轻轻的他就成了“贫困户”。“我到游总公司来上班,通过学习,掌握了加工技术,现在已经是公司的主管了。”邓勇说,学技术就是眼前“活路儿”,熟能生巧,只要舍得干,收入自然不会低。
“以前,种植三大坨(玉米、土豆、红苕),搞不到着(钱)。”车田乡小寨村三组村民白素娥正在油茶基地劳作,“种庄稼只能管嘴吃,土地流转后,来基地务工,一天一百块,数现钱。”去年,家里净收入一万余元。
白素娥算了笔账,采摘野生茶果、到油茶基地务工,挣来的钱去买色拉油炒菜吃,划得算。“一桶5升的色拉油,价格在70元左右,相当于是卖一斤茶油的钱,能买到一桶色拉油。”白素娥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茶树,得“钱”。炒菜做饭,都不像以前舍不得放油了。致富带来的喜悦,写在了白素娥的脸上。
游彪告诉记者,现在,已完成车田乡4个行政村的油茶产业全覆盖,涉及农户453户,其中贫困户106户。已建成高产油茶基地4500余亩,其中1000亩已经进入丰产期。今后油茶的产量,还将以递增式产出。对于未来,游彪信心满满。
相关报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