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网络扶贫为贫困村开辟高质量发展广阔空间
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洞桥村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近年来,洞桥村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了地方扶贫发展走向了高速路,让党建上网、山货上线、课堂上云,给贫困地区发展源源不断地引入了源头活水,引领贫困村开辟高质量发展广阔空间。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网络扶贫为贫困村开辟高质量发展广阔空间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07-19

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洞桥村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近年来,洞桥村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了地方扶贫发展走向了高速路,让党建上网、山货上线、课堂上云,给贫困地区发展源源不断地引入了源头活水,引领贫困村开辟高质量发展广阔空间。

互联网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因为巧借互联网东风,让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双龙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曾经这里的土特产愁销路、党支部开会学习找不到人、老百姓找不到致富方向。但是,这一切都通过网络扶贫得以解决,为当地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网络为这里留下了一支扶贫工作队,建成了一家畅销的山货网店,引来了城里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网络扶贫,让大山货物走出去。互联网时代,当下最火的非“直播带货”莫属。许多地方领导干部纷纷上网,为地方特色“代言”。带货不仅仅是为了扩宽销售渠道,更是为了带动地方产业高速发展,推动老百姓过上致富的幸福生活。以重庆市双龙镇为例,村委会主任罗辉一场一个半小时的直播,罗辉吸引了80多万观众,8万元的山货销售一空,还有3万多元订单得赶紧去补货。这对于曾经愁销路的贫困村而言,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互联网连接了供需两端,一头是愁销路的山村老百姓,一头是城市里寻求正宗土特产的人们。这不仅激活了整个市场的有效循环,还激活了老百姓“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为地方脱贫注入了磅礴动力。

网络扶贫,让金点子汇聚起来。想要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许多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桎梏了贫困地区发展的潜力。但是,随着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以往时空的限制,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语音通话,将金点子收集在一起,制定出一份最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路。重庆市委网信办为洞桥村开通了智慧党建IPTV“智云”视频会议系统。市、县、镇、村的党员干部都在一个屏幕中对话,一起为洞桥村的发展出谋划策。通过网络搭建起来的对话平台,将各方力量聚集在了一起,让1200亩脆李、800亩核桃的长效产业能够健康发展,一切离不网络的助力。

网络扶贫,把教育资源引进来。教育是改变山区孩子们命运的唯一办法,也是“以智扶贫”的关键所在。相对于大城市里的优质教育资源,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将城市里的优质资源引进来,关乎着全面小康建设的成色,也关乎着地方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网络扶贫让城市里的教育资源很好对接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老百姓能学到兴产业的技术,更让当地孩子拥有了优质的教育,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给村子发展带来了“稳稳的幸福”。

双龙镇的脱贫秘籍在于借助互联网的顺势而为,打破了以往阻碍发展的局面。期待,这种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让更多贫困地区摘帽,让更多老百姓的钱袋子能够鼓起来。

作者:刘昭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网络扶贫为贫困村开辟高质量发展广阔空间

2020-07-19 17:32:21 来源:

重庆市巫山县双龙镇洞桥村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近年来,洞桥村探索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了地方扶贫发展走向了高速路,让党建上网、山货上线、课堂上云,给贫困地区发展源源不断地引入了源头活水,引领贫困村开辟高质量发展广阔空间。

互联网时代,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做不到的。因为巧借互联网东风,让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的双龙镇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曾经这里的土特产愁销路、党支部开会学习找不到人、老百姓找不到致富方向。但是,这一切都通过网络扶贫得以解决,为当地高质量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网络为这里留下了一支扶贫工作队,建成了一家畅销的山货网店,引来了城里学校的优质教育资源。

网络扶贫,让大山货物走出去。互联网时代,当下最火的非“直播带货”莫属。许多地方领导干部纷纷上网,为地方特色“代言”。带货不仅仅是为了扩宽销售渠道,更是为了带动地方产业高速发展,推动老百姓过上致富的幸福生活。以重庆市双龙镇为例,村委会主任罗辉一场一个半小时的直播,罗辉吸引了80多万观众,8万元的山货销售一空,还有3万多元订单得赶紧去补货。这对于曾经愁销路的贫困村而言,是一笔难以想象的“巨款”。互联网连接了供需两端,一头是愁销路的山村老百姓,一头是城市里寻求正宗土特产的人们。这不仅激活了整个市场的有效循环,还激活了老百姓“撸起袖子加油干”的热情,为地方脱贫注入了磅礴动力。

网络扶贫,让金点子汇聚起来。想要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对于贫困地区而言,许多年轻劳动力纷纷外出务工,桎梏了贫困地区发展的潜力。但是,随着网络的兴起,改变了以往时空的限制,让人们能够随时随地语音通话,将金点子收集在一起,制定出一份最适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特色路。重庆市委网信办为洞桥村开通了智慧党建IPTV“智云”视频会议系统。市、县、镇、村的党员干部都在一个屏幕中对话,一起为洞桥村的发展出谋划策。通过网络搭建起来的对话平台,将各方力量聚集在了一起,让1200亩脆李、800亩核桃的长效产业能够健康发展,一切离不网络的助力。

网络扶贫,把教育资源引进来。教育是改变山区孩子们命运的唯一办法,也是“以智扶贫”的关键所在。相对于大城市里的优质教育资源,贫困地区的师资力量薄弱。将城市里的优质资源引进来,关乎着全面小康建设的成色,也关乎着地方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网络扶贫让城市里的教育资源很好对接贫困地区,让贫困地区老百姓能学到兴产业的技术,更让当地孩子拥有了优质的教育,阻断了贫困代际传递,给村子发展带来了“稳稳的幸福”。

双龙镇的脱贫秘籍在于借助互联网的顺势而为,打破了以往阻碍发展的局面。期待,这种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推广,让更多贫困地区摘帽,让更多老百姓的钱袋子能够鼓起来。

作者:刘昭羽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 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