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不久前召开的重庆市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大会强调,要把握新机遇,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不仅是推动重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为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文旅产业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优化文化和旅游供给,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局。

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7-23

陈卓

不久前召开的重庆市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大会强调,要把握新机遇,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不仅是推动重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为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文旅产业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优化文化和旅游供给,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局。

立足顶层设计支持,树立融合思维。一是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梳理总结政策支持措施。《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就如何支持文旅产业复工复产,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层面支持和行业发展趋势、思路与路径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贯彻落实。二是以融合思维创新实施“文旅+”战略。2019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元年,高质量发展是其根本要求。要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基础上,树立融合思维,深挖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美食等旅游资源价值,以“文旅+”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如九龙坡区引进的数字文化项目“短视频·渝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公园”等。三是支持异军突起的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疫情期间,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九龙坡区数字文旅产业逆势上扬,区文化馆开设“舞蹈云教室”,区图书馆开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连环画创作公益展等20多场线上展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服务供给。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鼓励科技企业与文旅企业合作,全面推进“数字+文旅”,促成文旅产业数字化新发展。

优化文旅市场供给,更新消费模式。一方面,要打破时间空间局限,发展文旅产业新业态。基于互联网互联互通、便捷易得的特点,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搬上网络,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景区、景点等,探索“云观展”“云旅游”“云观影”“云演唱会”等模式,培育数字景区、线上阅读、智慧旅游、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等“线上文体游娱”新业态,不断升级文旅资源、文旅服务和文旅活动的数字化,增强大众的参与感、体验感与分享欲,拓宽数字旅游服务的广度。另一方面,要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沉浸式旅游消费模式。把握当前5G迅速发展的机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和AR等技术,挖掘分析在线旅行平台上的用户网络表达,研究市场消费者需求,设计并打造数字化景区。通过实景与虚景相结合实现消费者与主题内容间的互动交流,丰富供给层次,不断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深度体验需求。

推动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一是通过互联网、App、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提供实时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信息。通过这些平台提供全面准确的重庆旅游线路、特色景点、地方文化、特色饮食,景区实时游客承载量和游客人数、停车承载量及停车情况、道路交通情况等,帮助游客解决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需求,便利游客出游。二是依托数字技术推进景区智慧化。对标重庆智慧旅游建设要求,支持4A级以上景区在出入口建设或升级闸机系统、票务系统,在游客集散中心、游客密集游览点、危险区域等重要场所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并按要求接入国家和市云平台。三是推广“惠游重庆”,探索“一部手机游重庆”项目。通过开发小程序、App等,整合旅游产品信息,为游客提供通过手机即可实现看实时直播、定制精品路线、买门票、刷脸入园、识别花草、语音导航、投诉退货等多场景功能的服务。

当前,数字经济为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就文旅产业而言,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不断探索行业新业态、发展新思路,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和智慧旅游建设。这是在数字时代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分中心、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

2020-07-23 08:58:18 来源: 0 条评论

陈卓

不久前召开的重庆市发展数字经济推进大会强调,要把握新机遇,强化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把发展数字经济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这不仅是推动重庆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也为推动相关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指导。文旅产业作为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优化文化和旅游供给,加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文化旅游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促进文旅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不断融入数字经济发展大局。

立足顶层设计支持,树立融合思维。一是贯彻落实相关文件精神,梳理总结政策支持措施。《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关于支持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激活消费市场带动扩大就业的意见》等相关文件就如何支持文旅产业复工复产,从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层面支持和行业发展趋势、思路与路径引导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进行贯彻落实。二是以融合思维创新实施“文旅+”战略。2019年是文旅融合发展的元年,高质量发展是其根本要求。要在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基础上,树立融合思维,深挖三峡、山城、人文、温泉、乡村、美食等旅游资源价值,以“文旅+”战略推动文化、旅游及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不断培育新业态,如九龙坡区引进的数字文化项目“短视频·渝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公园”等。三是支持异军突起的数字文旅产业发展。疫情期间,电商网购、在线服务等新业态在抗疫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九龙坡区数字文旅产业逆势上扬,区文化馆开设“舞蹈云教室”,区图书馆开展“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主题连环画创作公益展等20多场线上展览,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在线服务供给。要继续出台支持政策,鼓励科技企业与文旅企业合作,全面推进“数字+文旅”,促成文旅产业数字化新发展。

优化文旅市场供给,更新消费模式。一方面,要打破时间空间局限,发展文旅产业新业态。基于互联网互联互通、便捷易得的特点,将文化和旅游资源搬上网络,利用数字技术赋能景区、景点等,探索“云观展”“云旅游”“云观影”“云演唱会”等模式,培育数字景区、线上阅读、智慧旅游、数字文化馆、数字美术馆、数字博物馆等“线上文体游娱”新业态,不断升级文旅资源、文旅服务和文旅活动的数字化,增强大众的参与感、体验感与分享欲,拓宽数字旅游服务的广度。另一方面,要做好线上线下融合,打造沉浸式旅游消费模式。把握当前5G迅速发展的机遇,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VR和AR等技术,挖掘分析在线旅行平台上的用户网络表达,研究市场消费者需求,设计并打造数字化景区。通过实景与虚景相结合实现消费者与主题内容间的互动交流,丰富供给层次,不断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和深度体验需求。

推动智慧旅游建设,提升服务质量。一是通过互联网、App、微信、微博等多种渠道提供实时旅游产品和服务的信息。通过这些平台提供全面准确的重庆旅游线路、特色景点、地方文化、特色饮食,景区实时游客承载量和游客人数、停车承载量及停车情况、道路交通情况等,帮助游客解决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需求,便利游客出游。二是依托数字技术推进景区智慧化。对标重庆智慧旅游建设要求,支持4A级以上景区在出入口建设或升级闸机系统、票务系统,在游客集散中心、游客密集游览点、危险区域等重要场所安装高清视频监控,并按要求接入国家和市云平台。三是推广“惠游重庆”,探索“一部手机游重庆”项目。通过开发小程序、App等,整合旅游产品信息,为游客提供通过手机即可实现看实时直播、定制精品路线、买门票、刷脸入园、识别花草、语音导航、投诉退货等多场景功能的服务。

当前,数字经济为各行各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就文旅产业而言,要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不断探索行业新业态、发展新思路,推动数字文旅产业发展和智慧旅游建设。这是在数字时代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

(作者单位:重庆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分中心、九龙坡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