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剩余贫困户99%以上稳定实现“三保障”
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必须如期脱贫。7月23日,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对剩余贫困人口,我市采取强化大病救治、强化稳岗就业、强化资产收益扶贫等一系列“加强版”政策措施,促进其高质量脱贫。截至目前,剩余8230户贫困户中,已有8208户稳定实现“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占比达到99%以上。

重庆剩余贫困户99%以上稳定实现“三保障”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7-24

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颜安)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必须如期脱贫。7月23日,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对剩余贫困人口,我市采取强化大病救治、强化稳岗就业、强化资产收益扶贫等一系列“加强版”政策措施,促进其高质量脱贫。截至目前,剩余8230户贫困户中,已有8208户稳定实现“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占比达到99%以上。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动态识别的18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有182.6万脱贫。2019年末,我市剩余贫困人口8230户24395人。其中,因病致贫占60.8%,因残致贫占14.03%,整户无劳动力占12.8%。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剩余贫困人口多数属于特殊困难群体,增收渠道窄,脱贫难度大,后续扶持难,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如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我们坚持因户、因人施策,出台‘加强版’政策,针对性分类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该负责人介绍。

一是针对因病这个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按照“发现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要求,对剩余贫困人口中的因病致贫对象约1.48万人加强大病救治,今年新增精神疾病、膀胱癌、肾癌等3个救治病种,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至33种,较国家要求多3种。

二是在稳岗就业方面,我市对有劳动能力的9392人,优先通过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渠道,实现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100%。

三是资产收益扶贫方面,我市将剩余贫困人口中整户无能力无劳力的956人全部纳入受益范围,跨村、跨乡(镇)参与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享受同样的收益分配。

四是强化消费扶贫,在原有帮扶责任人基础上,新增1名区县管及以上领导结对帮扶。对通过产业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每户落实3至5个帮扶责任单位,点对点消费帮扶。

五是强化兜底扶贫。对未脱贫人口中重残以及患重大疾病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纳入低保兜底保障,目前已纳入低保兜底和特困供养范围的有1.53万人,占62%。

种种政策,让剩余贫困人口得到了尽可能周全的扶持。

8岁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冉冉来自渝北区建档贫困家庭,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渝北区人民医院遵循先诊疗后付费原则,安排其入院并启动绿色通道,并积极与血站联系,调配用血,让冉冉在入院第二天便接受输血,贫血得以缓解。春节过后,因疫情影响,家里的农产品出现销售难,这让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贫困户丁大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关键时刻,当地一间主要代工组装蓝牙耳机、有线耳机的扶贫车间提前复工复产,为丁大新提供了月入2000元的工作岗位。

接下来,我市将聚焦剩余脱贫人口,严格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标准,落实相关措施,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重庆剩余贫困户99%以上稳定实现“三保障”

2020-07-24 06:11:05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日报讯 (首席记者 颜安)今年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必须如期脱贫。7月23日,记者从市扶贫办获悉,对剩余贫困人口,我市采取强化大病救治、强化稳岗就业、强化资产收益扶贫等一系列“加强版”政策措施,促进其高质量脱贫。截至目前,剩余8230户贫困户中,已有8208户稳定实现“三保障”及饮水安全保障,占比达到99%以上。

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全市动态识别的185.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已有182.6万脱贫。2019年末,我市剩余贫困人口8230户24395人。其中,因病致贫占60.8%,因残致贫占14.03%,整户无劳动力占12.8%。市扶贫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剩余贫困人口多数属于特殊困难群体,增收渠道窄,脱贫难度大,后续扶持难,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

如何啃下最后的硬骨头?“我们坚持因户、因人施策,出台‘加强版’政策,针对性分类落实各项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该负责人介绍。

一是针对因病这个最主要的致贫原因,按照“发现一例、管理一例、救治一例”要求,对剩余贫困人口中的因病致贫对象约1.48万人加强大病救治,今年新增精神疾病、膀胱癌、肾癌等3个救治病种,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病种扩大至33种,较国家要求多3种。

二是在稳岗就业方面,我市对有劳动能力的9392人,优先通过扶贫车间吸纳、返乡创业带动、有组织劳务输出、公益性岗位安置等渠道,实现有就业意愿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100%。

三是资产收益扶贫方面,我市将剩余贫困人口中整户无能力无劳力的956人全部纳入受益范围,跨村、跨乡(镇)参与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享受同样的收益分配。

四是强化消费扶贫,在原有帮扶责任人基础上,新增1名区县管及以上领导结对帮扶。对通过产业发展生产出来的产品,每户落实3至5个帮扶责任单位,点对点消费帮扶。

五是强化兜底扶贫。对未脱贫人口中重残以及患重大疾病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员,全部纳入低保兜底保障,目前已纳入低保兜底和特困供养范围的有1.53万人,占62%。

种种政策,让剩余贫困人口得到了尽可能周全的扶持。

8岁的重型地中海贫血患儿冉冉来自渝北区建档贫困家庭,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渝北区人民医院遵循先诊疗后付费原则,安排其入院并启动绿色通道,并积极与血站联系,调配用血,让冉冉在入院第二天便接受输血,贫血得以缓解。春节过后,因疫情影响,家里的农产品出现销售难,这让綦江区石壕镇梨园村贫困户丁大新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关键时刻,当地一间主要代工组装蓝牙耳机、有线耳机的扶贫车间提前复工复产,为丁大新提供了月入2000元的工作岗位。

接下来,我市将聚焦剩余脱贫人口,严格对标“两不愁三保障”政策标准,落实相关措施,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