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英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把科技服务送到脱贫攻坚一线
8月3日,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贤勇不顾连晴高温,仍到垫江县稻田间了解优质杂交稻的生长情况。7月以来,他一直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水稻种植区忙碌,为当地提供病虫防控和保优稳产等技术支持。

重庆英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把科技服务送到脱贫攻坚一线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8-05

8月3日,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贤勇不顾连晴高温,仍到垫江县稻田间了解优质杂交稻的生长情况。7月以来,他一直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水稻种植区忙碌,为当地提供病虫防控和保优稳产等技术支持。

李贤勇从事水稻育种27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高温伏旱区条件下的优质杂交稻品种,累计培育优质品种24个,推广应用1.5亿亩以上,为重庆乃至我国南方水稻产业提质增收100亿元以上。他在彭水、酉阳、武隆贫困乡镇开展优质稻扶贫,辐射9个乡镇149个村民小组。

为奉节、云阳2020年致富带头人(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班授课,在开州等区县调研中药材产业发展以及推广应用等情况,最近这段时间,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副院长李隆云一天到晚也是马不停蹄。

李隆云长期扎根中药栽培第一线,成功选育8个中药材优良品种,产值25亿元以上,引领重庆中药材良种选育工作跃居全国前列。这些年,他累计培训种植户1万余人次。

李贤勇、李隆云等重庆英才的行动,只是我市专家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市引导广大专家人才汇聚基层、服务基层,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活力源泉,作出积极贡献。

在这一过程中,我市通过采取智力、科技、教育、创业、驻村帮扶等措施,为脱贫攻坚一线提供支持。

我市组建专家服务团,建立专家精准联系服务机制,针对区县乡镇提出的需求菜单,全市统一发布供给订单,专家组团定向接单。今年,我市已组建45个专家服务团,集聚300余名市级以上专家、青年科技人才及当地技术骨干,对口开展产业发展、乡村规划、农旅融合等蹲点帮扶,通过决策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训等,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分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收益。

我市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精准选派“三区人才”55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750名。发挥团队帮扶作用,全市共组建科技特派团33个,服务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协会等机构3214个,培育技术骨干4374人,引导一大批科技人才带着技术、项目、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植根“三农”土壤,成为农业科技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带头人。

针对教育薄弱环节,我市组织6所市属师范类高校,通过分类制定帮扶计划和工作措施,对口帮扶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中小学、幼儿园110人次,让特殊困难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帮扶服务。通过实施“三区支教”计划、“特岗教师”计划,为我市贫困地区补充教师1001名,切实增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原动力。

我市还积极回引本土人才,培育在乡人才,支持返乡创业。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5万人,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38.4万户,回引本土优秀人才9292人,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头雁”人才,加快形成乡村振兴的人才“聚变”效应。

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开展驻村帮扶,注重因村选人、制度管人、培训育人、实绩用人、保障留人,全市现有驻村工作队5800个(其中贫困村1918个),比2019年增加178个;选派驻乡驻村干部22699人,比2019年增加1385人。市属选派驻乡驻村干部454名,其中驻贫困村第一书记380名,18个驻乡工作队74名,进一步充实乡镇扶贫工作力量,加大贫困地区干部人才支持,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重庆英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把科技服务送到脱贫攻坚一线

2020-08-05 09:31:28 来源: 0 条评论

8月3日,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重庆市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贤勇不顾连晴高温,仍到垫江县稻田间了解优质杂交稻的生长情况。7月以来,他一直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水稻种植区忙碌,为当地提供病虫防控和保优稳产等技术支持。

李贤勇从事水稻育种27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个高温伏旱区条件下的优质杂交稻品种,累计培育优质品种24个,推广应用1.5亿亩以上,为重庆乃至我国南方水稻产业提质增收100亿元以上。他在彭水、酉阳、武隆贫困乡镇开展优质稻扶贫,辐射9个乡镇149个村民小组。

为奉节、云阳2020年致富带头人(中药材种植技术)培训班授课,在开州等区县调研中药材产业发展以及推广应用等情况,最近这段时间,重庆英才·创新领军人才、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副院长李隆云一天到晚也是马不停蹄。

李隆云长期扎根中药栽培第一线,成功选育8个中药材优良品种,产值25亿元以上,引领重庆中药材良种选育工作跃居全国前列。这些年,他累计培训种植户1万余人次。

李贤勇、李隆云等重庆英才的行动,只是我市专家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我市引导广大专家人才汇聚基层、服务基层,促进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为推动脱贫攻坚、乡村产业振兴注入活力源泉,作出积极贡献。

在这一过程中,我市通过采取智力、科技、教育、创业、驻村帮扶等措施,为脱贫攻坚一线提供支持。

我市组建专家服务团,建立专家精准联系服务机制,针对区县乡镇提出的需求菜单,全市统一发布供给订单,专家组团定向接单。今年,我市已组建45个专家服务团,集聚300余名市级以上专家、青年科技人才及当地技术骨干,对口开展产业发展、乡村规划、农旅融合等蹲点帮扶,通过决策咨询、技术指导、人才培训等,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分享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成果和收益。

我市深化科技特派员制度,精准选派“三区人才”550名,市级科技特派员750名。发挥团队帮扶作用,全市共组建科技特派团33个,服务专业合作社和企业、协会等机构3214个,培育技术骨干4374人,引导一大批科技人才带着技术、项目、资金等现代生产要素,植根“三农”土壤,成为农业科技传播者、科技创新创业领头羊、乡村脱贫致富带头人。

针对教育薄弱环节,我市组织6所市属师范类高校,通过分类制定帮扶计划和工作措施,对口帮扶18个深度贫困乡镇中小学、幼儿园110人次,让特殊困难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帮扶服务。通过实施“三区支教”计划、“特岗教师”计划,为我市贫困地区补充教师1001名,切实增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原动力。

我市还积极回引本土人才,培育在乡人才,支持返乡创业。目前全市已累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5万人,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38.4万户,回引本土优秀人才9292人,凝聚起乡村振兴的“头雁”人才,加快形成乡村振兴的人才“聚变”效应。

与此同时,我市还大力开展驻村帮扶,注重因村选人、制度管人、培训育人、实绩用人、保障留人,全市现有驻村工作队5800个(其中贫困村1918个),比2019年增加178个;选派驻乡驻村干部22699人,比2019年增加1385人。市属选派驻乡驻村干部454名,其中驻贫困村第一书记380名,18个驻乡工作队74名,进一步充实乡镇扶贫工作力量,加大贫困地区干部人才支持,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提供有力支撑。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华小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