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水 搬出穷山宜居宜业
从家顺着硬化的村道公路走约摸5分钟,就到了上班的中药材扶贫车间,“挣钱顾家两不误,安逸!”新搬到润溪乡樱桃井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周素碧乐呵呵地说。

彭水 搬出穷山宜居宜业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8-05

从家顺着硬化的村道公路走约摸5分钟,就到了上班的中药材扶贫车间,“挣钱顾家两不误,安逸!”新搬到润溪乡樱桃井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周素碧乐呵呵地说。

彭水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建成三义乡莲花村等12个集中安置点,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义乡位于彭水县城北部,曾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看到屋,走到哭,水苦涩,土贫瘠。建卡贫困户罗必法曾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从山上到山下要走1个半小时,吃的是玉米、红苕、洋芋“三大坨”。

如何让贫困群众搬得出?彭水县探索建立“三三机制”,实现“三合两不两有”。

三个公示

分别对拟搬迁对象名单、拟搬迁对象的旧房复垦面积、新建安置点被占地面积进行公开公示,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调动拟搬农户积极性。

三个协议

分别签订搬迁协议、农房整宗地收储或旧房宅基地复垦协议、安置点被占地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回及补偿协议。

三个方案

完成安置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勘界、民房及附属设施布点后,分别编制搬迁农户房屋拆旧建新方案、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农用地转用及报批方案、安置点建设总体方案。

实现用地合规、规划合理、程序合法、面积不超标、负债不超标、房屋有产权、后续有保障。

去年8月,罗必法一家从山上搬到山下,住进莲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家里新添置了冰柜、洗衣机,木板床换成了席梦思。罗必法兴高采烈地说:“老母亲住在这里都不想回老家了。”

2018年以来,彭水建成三义乡莲花村、大垭乡冬瓜村等12个集中安置点,目前已安置贫困群众268户1002人。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彭水坚持“两条腿”走路。

合理科学规划选址,引导搬迁群众向“城镇、景区、工业园区、农业基地、农民新村”5个区域搬迁。目前建设的12个集中安置点,位于场镇5个、景区2个、农业基地以及农民新村5个。

合理完善配套实施,加快安置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全县累计投入67158.6万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为后续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环境。

周素碧家所在的润溪乡,根据樱桃井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辐射半径,发展了3000多亩中药材、经果林,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有了产业保障,才能稳住搬迁群众的心。”彭水县发展改革委主任王传军介绍,12个集中安置点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按“一点一品”全面配套了农产品加工、旅游接待、中药材种植、淡水养殖等12个产业设施项目,目前已带动搬迁户就业务工300人,实现户均增收12000元以上。

彭水县融媒体中心 杨元忠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彭水 搬出穷山宜居宜业

2020-08-05 09:50:14 来源: 0 条评论

从家顺着硬化的村道公路走约摸5分钟,就到了上班的中药材扶贫车间,“挣钱顾家两不误,安逸!”新搬到润溪乡樱桃井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周素碧乐呵呵地说。

彭水将易地扶贫搬迁作为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的头号工程,建成三义乡莲花村等12个集中安置点,实现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义乡位于彭水县城北部,曾是重庆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看到屋,走到哭,水苦涩,土贫瘠。建卡贫困户罗必法曾住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从山上到山下要走1个半小时,吃的是玉米、红苕、洋芋“三大坨”。

如何让贫困群众搬得出?彭水县探索建立“三三机制”,实现“三合两不两有”。

三个公示

分别对拟搬迁对象名单、拟搬迁对象的旧房复垦面积、新建安置点被占地面积进行公开公示,充分保障群众知情权,调动拟搬农户积极性。

三个协议

分别签订搬迁协议、农房整宗地收储或旧房宅基地复垦协议、安置点被占地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收回及补偿协议。

三个方案

完成安置点修建性详细规划、勘界、民房及附属设施布点后,分别编制搬迁农户房屋拆旧建新方案、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农用地转用及报批方案、安置点建设总体方案。

实现用地合规、规划合理、程序合法、面积不超标、负债不超标、房屋有产权、后续有保障。

去年8月,罗必法一家从山上搬到山下,住进莲花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家里新添置了冰柜、洗衣机,木板床换成了席梦思。罗必法兴高采烈地说:“老母亲住在这里都不想回老家了。”

2018年以来,彭水建成三义乡莲花村、大垭乡冬瓜村等12个集中安置点,目前已安置贫困群众268户1002人。如何让搬迁群众稳得住?彭水坚持“两条腿”走路。

合理科学规划选址,引导搬迁群众向“城镇、景区、工业园区、农业基地、农民新村”5个区域搬迁。目前建设的12个集中安置点,位于场镇5个、景区2个、农业基地以及农民新村5个。

合理完善配套实施,加快安置区水、电、路、气、网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目前全县累计投入67158.6万元,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为后续稳定脱贫致富创造良好环境。

周素碧家所在的润溪乡,根据樱桃井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辐射半径,发展了3000多亩中药材、经果林,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有了产业保障,才能稳住搬迁群众的心。”彭水县发展改革委主任王传军介绍,12个集中安置点结合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按“一点一品”全面配套了农产品加工、旅游接待、中药材种植、淡水养殖等12个产业设施项目,目前已带动搬迁户就业务工300人,实现户均增收12000元以上。

彭水县融媒体中心 杨元忠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华小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