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速度”到“中国高度”
——深圳特区启示录
“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发出的这一庄严宣告,道出“中国之治”的密钥。

从“中国速度”到“中国高度”
——深圳特区启示录

来源:新华社2020-08-27

1980年8月26日—2020年8月26日。

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迎来40岁生日。

从南海之滨默默无闻的小镇,到常住人口1300多万、每秒创造超过85000元生产总值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为什么能?

由经济特区,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凭什么好?

“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发出的这一庄严宣告,道出“中国之治”的密钥。

大道之行,一以贯之。

激情燃烧,敢闯敢试

——40年来,深圳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杀出了一条血路,也闯出了一条新路,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40年来,借助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深圳插上发展的翅膀,实现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嬗变。

今天的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已从1979年的1.97亿元升至2019年的2.69万亿元,增长近1.4万倍,年均增长21.6%;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7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拥有华为、招商、平安、腾讯、万科、正威、恒大、深投控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近300家。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

当时的外电惊叹:“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40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深圳以符合国情的改革实践,证明中国道路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特区之特,贵在“拓荒”——

这里,敲响了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出口工业区……40年来,深圳创出约一千个“国内第一”。一次次“深圳突破”,变成一次次“中国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深圳传遍神州。

特区之特,重在“创新”——

从20世纪90年代“特区不特”的政策之忧,到21世纪之初“被谁抛弃”的瓶颈之困,再到十年前“难以为继”的资源之虑,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深圳把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作为不变的追求。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说,从建立之初,深圳的改革开放就被赋予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一特色,形成了在统筹兼顾原则下坚持特区使命、敢于突破既有经验的“深圳模式”,而这也正是中国道路取得伟大成功的逻辑起点。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设立后,1984年,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1988年,海南改制为省并划定为经济特区;1990年,浦东开发……

人民至上,共同逐梦

——40载改革开放壮阔历程,深圳烙刻下鲜明的“中国之治”印记,在这座“奇迹之城”,无数普通人的“深圳梦”正汇聚成为更加宏伟壮丽的“中国梦”。

从生产电池,到制造电动车,再到推出“云轨”,以及今年年初转产口罩,针对行业痛点、人民所盼、市场需求,改革创新已成为比亚迪的企业“基因”。从1995年下海创业,王传福在深圳逐梦已25个春秋。“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王传福说,“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

40年来,千万心怀梦想、渴望美好生活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深圳特区,让深圳成为极富创造力的多元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一代代奋斗者在这里挥洒汗水,用平凡的双手创造不平凡的梦想,他们的“深圳梦”,汇聚成为更加宏伟壮丽的“中国梦”。

这是一幅鼓足干劲“补短板”“带后富”的奋斗画面,努力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深圳,担负起更高的国家使命。

每个社区要有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计划到2022年增加学位21万个、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地铁……从经济特区的“单打冠军”,到先行示范区的“全能冠军”,检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标尺——民生幸福,正不断增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中国最年轻的都市和创新之城,深圳成为中国向全球输送抗疫物资的重镇。背靠“世界工厂”珠三角,洋溢着超过180万志愿者的青春关怀,“中国温度”正从这里传递向世界,在抗击疫情中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化改革,全球窗口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圳在新的起点上构建新格局,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奋力前行。

“就是要到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2012年12月7日,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广东,首站来到深圳前海。

2018年10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前,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深圳。在这片改革前沿地,总书记向世人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信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之际,如何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改革开放!唯有改革开放!

当前,中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被寄予的期望更高、赋予的课题更重、面临的机遇更大。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说,深圳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仅今年制定的《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就涉及14个重点领域,提出了210项具体改革举措,让企业发展更安心。

作为广东“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深圳发挥“最互联网城市”优势,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如果说,过往40年,深圳依靠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平地起高原,那么,放眼未来,深圳仍将凭借改革开放高原攀高峰。

今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在这一进程中,深圳将再次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崇高使命,就是寄望深圳勇当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第一艘冲锋舟’。”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深圳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记者王攀、刘红霞、周科、孙飞、刘劼)

(据新华社深圳8月26日电)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从“中国速度”到“中国高度”
——深圳特区启示录

2020-08-27 10:00:58 来源:

1980年8月26日—2020年8月26日。

深圳——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迎来40岁生日。

从南海之滨默默无闻的小镇,到常住人口1300多万、每秒创造超过85000元生产总值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深圳为什么能?

由经济特区,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凭什么好?

“中国改革开放永不停步!下一个40年的中国,定当有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发出的这一庄严宣告,道出“中国之治”的密钥。

大道之行,一以贯之。

激情燃烧,敢闯敢试

——40年来,深圳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杀出了一条血路,也闯出了一条新路,有力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

40年来,借助改革开放关键一招,深圳插上发展的翅膀,实现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的嬗变。

今天的深圳,地区生产总值已从1979年的1.97亿元升至2019年的2.69万亿元,增长近1.4万倍,年均增长21.6%;平均每平方公里有8.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平均每天有71件发明专利获得授权;拥有华为、招商、平安、腾讯、万科、正威、恒大、深投控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的境外世界500强企业近300家。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批准设置经济特区,并通过《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经济特区在中国正式诞生。

当时的外电惊叹:“中国大变革的指针正轰然鸣响。”

40年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深圳以符合国情的改革实践,证明中国道路的实践价值与现实意义。

特区之特,贵在“拓荒”——

这里,敲响了新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发行了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建立了新中国第一个出口工业区……40年来,深圳创出约一千个“国内第一”。一次次“深圳突破”,变成一次次“中国突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深圳传遍神州。

特区之特,重在“创新”——

从20世纪90年代“特区不特”的政策之忧,到21世纪之初“被谁抛弃”的瓶颈之困,再到十年前“难以为继”的资源之虑,面对新问题新挑战,深圳把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作为不变的追求。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主任陶一桃说,从建立之初,深圳的改革开放就被赋予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这一特色,形成了在统筹兼顾原则下坚持特区使命、敢于突破既有经验的“深圳模式”,而这也正是中国道路取得伟大成功的逻辑起点。

继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设立后,1984年,14个沿海城市对外开放;1988年,海南改制为省并划定为经济特区;1990年,浦东开发……

人民至上,共同逐梦

——40载改革开放壮阔历程,深圳烙刻下鲜明的“中国之治”印记,在这座“奇迹之城”,无数普通人的“深圳梦”正汇聚成为更加宏伟壮丽的“中国梦”。

从生产电池,到制造电动车,再到推出“云轨”,以及今年年初转产口罩,针对行业痛点、人民所盼、市场需求,改革创新已成为比亚迪的企业“基因”。从1995年下海创业,王传福在深圳逐梦已25个春秋。“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深圳,”王传福说,“没有深圳就没有比亚迪。”

40年来,千万心怀梦想、渴望美好生活的人从四面八方来到深圳特区,让深圳成为极富创造力的多元城市。来了,就是深圳人。一代代奋斗者在这里挥洒汗水,用平凡的双手创造不平凡的梦想,他们的“深圳梦”,汇聚成为更加宏伟壮丽的“中国梦”。

这是一幅鼓足干劲“补短板”“带后富”的奋斗画面,努力推动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019年8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发布。因改革开放而生、因改革开放而兴的深圳,担负起更高的国家使命。

每个社区要有一家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计划到2022年增加学位21万个、60岁以上老人免费乘坐公交地铁……从经济特区的“单打冠军”,到先行示范区的“全能冠军”,检验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标尺——民生幸福,正不断增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作为中国最年轻的都市和创新之城,深圳成为中国向全球输送抗疫物资的重镇。背靠“世界工厂”珠三角,洋溢着超过180万志愿者的青春关怀,“中国温度”正从这里传递向世界,在抗击疫情中共同构筑人类命运共同体。

深化改革,全球窗口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圳在新的起点上构建新格局,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朝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奋力前行。

“就是要到在中国改革开放中得风气之先的地方,现场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将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2012年12月7日,党的十八大后首次离京考察,习近平总书记选择广东,首站来到深圳前海。

2018年10月,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前,习近平总书记又一次来到深圳。在这片改革前沿地,总书记向世人宣示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的坚定信念。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多之际,如何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改革开放!唯有改革开放!

当前,中国正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被寄予的期望更高、赋予的课题更重、面临的机遇更大。

深圳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吴思康说,深圳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仅今年制定的《深圳市2020年优化营商环境改革重点任务清单》,就涉及14个重点领域,提出了210项具体改革举措,让企业发展更安心。

作为广东“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深圳发挥“最互联网城市”优势,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方面走在前列。

如果说,过往40年,深圳依靠改革开放的“关键一招”平地起高原,那么,放眼未来,深圳仍将凭借改革开放高原攀高峰。

今年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之年。到本世纪中叶,深圳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先进城市之林,成为竞争力、创新力、影响力卓著的全球标杆城市。在这一进程中,深圳将再次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赋予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崇高使命,就是寄望深圳勇当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光辉彼岸的‘第一艘冲锋舟’。”深圳市委书记王伟中说,深圳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记者王攀、刘红霞、周科、孙飞、刘劼)

(据新华社深圳8月26日电)

[责任编辑: 华小实]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