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
中冶赛迪为何能成为“带头大哥”
8月28日,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韶钢),一栋由废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办公室内,身着工作服的监控员分组围坐7个工作岛,目光紧盯着荧幕组上的各项数据。

冶金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
中冶赛迪为何能成为“带头大哥”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8-30

中冶赛迪设计建设的全球钢铁行业首座智慧集控中心——韶钢智慧中心。(中冶赛迪供图)

8月28日,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韶钢),一栋由废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办公室内,身着工作服的监控员分组围坐7个工作岛,目光紧盯着荧幕组上的各项数据。

这里是全球钢铁行业首个智慧集控中心——韶钢智慧中心。这个智慧中心就像一个“智慧大脑”,对全厂的生产运行进行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预测和智能决策。

设计建设这个“智慧大脑”的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公司(简称中冶赛迪),是一家在渝央企。

这家企业很不简单。今年8月,由中冶赛迪牵头,中国五矿、华为等在内的十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成为国家工信部“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特定行业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唯一中标候选人。

这意味着,中冶赛迪成为国内冶金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的“带头大哥”。

技术水平如何?

设计建设出全球钢铁行业首个智慧集控中心

从韶钢智慧中心观景平台望去,巨大的钢铁工厂在几公里外发出轰鸣声,而这里却是一片静谧,红砖墙、蓝钢梯、雕塑、喷泉,让人仿佛置身一个文创基地。

这个智慧中心由两栋废弃厂房改造而成。2018年,中冶赛迪团队用3个月时间,将原本分散在韶钢的铁区和能介区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8大工序、30个系统、42个中控室、436个操作岗位工人要做的工作,全部装进了面积只有1600平方米的智慧中心里。

记者看到,位于智慧中心2楼的集控中心,操作工环坐在7个工作岛周围,井然有序地查看监控画面,点击鼠标操作电脑,乍一看还以为是某个股票交易大厅。

韶钢智慧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智慧中心的最大亮点在于植入了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铁区及能介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基于大数据中心,集成了100多个智能模型,对现场采集的30多万个数据进行关联、交互和动态分析,好比全厂的“智慧大脑”。这个智慧集控中心在全球钢铁行业内属于首例,被中国金属学会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为何这么能干?

重视创新,每15个人便有1项发明专利

为何中冶赛迪能设计建设出全球钢铁行业首个智慧集控中心?

答案是:重视创新。在中冶赛迪,每15个人便有1项发明专利。

中冶赛迪作为重庆市科技创新龙头企业,于2010年成立了独立法人研究机构,现有400多名专职和200多名兼职研发队伍,平均每年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左右,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中冶赛迪还拥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研发平台10余个,建有纳米、机器人、智能装备、水质分析等实验平台,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共建科技平台。

近十年来,中冶赛迪成功开发了大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技术成果,9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数百项技术成果和装备在国内外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科技成果并没有停留在理论上。中冶赛迪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达85%,科技成果合同贡献率超过20%,为公司提供近150亿元的合同提供支持。

将来要做什么?

把工业互联网应用从车间延展到全厂全流程及产业链

成为“带头大哥”后,中冶赛迪将如何行动?

中冶赛迪有关负责人介绍,成为唯一中标候选人后,中冶赛迪已加紧启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冶金行业)建设。

该负责人表示,牵头建设冶金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既要支持本行业内部的产线、设备、物料、产品等物理资源的建设,也要支持系统、模型、数据、角色等虚拟资源的标识注册和标识解析。通过项目实施,将建立起冶金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构建起冶金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标准体系。

与此同时,中冶赛迪将加快在钢铁及冶金领域推广其自主研发的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平台(简称CISDigital平台)。

CISDigital平台是依托中冶赛迪60余年钢铁领域知识积累,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面向流程工业提供的包括智能生产管控、企业运营及外部生态协同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云平台。

2019年8月,在中国国际智博会上,中冶赛迪对外发布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平台1.0版本。前面提到的韶钢智慧中心运用的各种智能化管理技术,正是源自CISDigital平台。

今年,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升级到2.0版本。5月和6月,中冶赛迪分别与永锋集团和中天钢铁集团签订协议,实现了CISDigital平台从单个冶炼车间向钢铁企业全厂、全流程以及上游供应商、下游用户延展,加速助推钢铁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冶金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
中冶赛迪为何能成为“带头大哥”

2020-08-30 06:37:09 来源: 0 条评论

中冶赛迪设计建设的全球钢铁行业首座智慧集控中心——韶钢智慧中心。(中冶赛迪供图)

8月28日,宝武集团广东韶关钢铁有限公司(简称韶钢),一栋由废旧厂房改造而来的办公室内,身着工作服的监控员分组围坐7个工作岛,目光紧盯着荧幕组上的各项数据。

这里是全球钢铁行业首个智慧集控中心——韶钢智慧中心。这个智慧中心就像一个“智慧大脑”,对全厂的生产运行进行智能感知、智能分析、智能预测和智能决策。

设计建设这个“智慧大脑”的中冶赛迪重庆信息技术公司(简称中冶赛迪),是一家在渝央企。

这家企业很不简单。今年8月,由中冶赛迪牵头,中国五矿、华为等在内的十家单位组成的联合体,成为国家工信部“2020年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工程—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特定行业应用服务平台)项目”唯一中标候选人。

这意味着,中冶赛迪成为国内冶金行业建设工业互联网的“带头大哥”。

技术水平如何?

设计建设出全球钢铁行业首个智慧集控中心

从韶钢智慧中心观景平台望去,巨大的钢铁工厂在几公里外发出轰鸣声,而这里却是一片静谧,红砖墙、蓝钢梯、雕塑、喷泉,让人仿佛置身一个文创基地。

这个智慧中心由两栋废弃厂房改造而成。2018年,中冶赛迪团队用3个月时间,将原本分散在韶钢的铁区和能介区约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8大工序、30个系统、42个中控室、436个操作岗位工人要做的工作,全部装进了面积只有1600平方米的智慧中心里。

记者看到,位于智慧中心2楼的集控中心,操作工环坐在7个工作岛周围,井然有序地查看监控画面,点击鼠标操作电脑,乍一看还以为是某个股票交易大厅。

韶钢智慧中心项目负责人介绍,智慧中心的最大亮点在于植入了中冶赛迪自主研发的铁区及能介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基于大数据中心,集成了100多个智能模型,对现场采集的30多万个数据进行关联、交互和动态分析,好比全厂的“智慧大脑”。这个智慧集控中心在全球钢铁行业内属于首例,被中国金属学会评定为“国际领先水平”。

为何这么能干?

重视创新,每15个人便有1项发明专利

为何中冶赛迪能设计建设出全球钢铁行业首个智慧集控中心?

答案是:重视创新。在中冶赛迪,每15个人便有1项发明专利。

中冶赛迪作为重庆市科技创新龙头企业,于2010年成立了独立法人研究机构,现有400多名专职和200多名兼职研发队伍,平均每年科技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4%左右,远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中冶赛迪还拥有国家工程技术中心、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高层次研发平台10余个,建有纳米、机器人、智能装备、水质分析等实验平台,与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共建科技平台。

近十年来,中冶赛迪成功开发了大量“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核心技术成果,90%以上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数百项技术成果和装备在国内外工程项目中成功应用,推动了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科技成果并没有停留在理论上。中冶赛迪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达85%,科技成果合同贡献率超过20%,为公司提供近150亿元的合同提供支持。

将来要做什么?

把工业互联网应用从车间延展到全厂全流程及产业链

成为“带头大哥”后,中冶赛迪将如何行动?

中冶赛迪有关负责人介绍,成为唯一中标候选人后,中冶赛迪已加紧启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冶金行业)建设。

该负责人表示,牵头建设冶金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既要支持本行业内部的产线、设备、物料、产品等物理资源的建设,也要支持系统、模型、数据、角色等虚拟资源的标识注册和标识解析。通过项目实施,将建立起冶金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构建起冶金行业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标准体系。

与此同时,中冶赛迪将加快在钢铁及冶金领域推广其自主研发的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平台(简称CISDigital平台)。

CISDigital平台是依托中冶赛迪60余年钢铁领域知识积累,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面向流程工业提供的包括智能生产管控、企业运营及外部生态协同在内的一站式服务云平台。

2019年8月,在中国国际智博会上,中冶赛迪对外发布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平台1.0版本。前面提到的韶钢智慧中心运用的各种智能化管理技术,正是源自CISDigital平台。

今年,CISDigital工业互联网平台已升级到2.0版本。5月和6月,中冶赛迪分别与永锋集团和中天钢铁集团签订协议,实现了CISDigital平台从单个冶炼车间向钢铁企业全厂、全流程以及上游供应商、下游用户延展,加速助推钢铁行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