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后仍须努力向前跑
对已退出的贫困区县和贫困人口来说,要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扶上马送一程。与此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
在最近举行的重庆市脱贫攻坚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万州、黔江、武隆等区县先后登场,介绍了各自在脱贫攻坚领域的进展和成效。几场发布会听下来,有一个共同的感受:相关区县在脱贫摘帽后,并没有松口气、歇歇脚的想法,而是继续努力向前跑,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跑出乡村振兴的“加速度”。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经过全市干部群众的攻城拔寨,重庆14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和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脱贫摘帽,广大贫困群众脸上露出了真诚淳朴的笑容。这份沉甸甸的成绩,更加坚定了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信心。但从长远看,脱贫摘帽不是终点,也不等于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所有贫困问题。
事实上,区县摘帽后,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还很艰巨。比如,“三保障”问题基本解决了,但稳定住、巩固好并不容易。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中,有的产业刚起步、基础还比较薄弱,有的就业不够稳定,有的内生动力不强。这些情况表明,致贫、返贫的风险仍然存在。再加上疫情的冲击和汛情的影响,给部分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切实巩固脱贫成果、有效防止摘帽区县和脱贫群众返贫,仍需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
对已退出的贫困区县和贫困人口来说,要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扶上马送一程。与此同时,也要加快建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这方面,武隆区进行了有益探索。该区精准聚焦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底线任务,通过185个村级动态监测点,筑牢防止返贫和新生贫困的“防火墙”;全面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短板弱项,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防止返贫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措并举,持续发力,才能实现高质量稳定脱贫。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使贫困地区发生了显著变化:群众在道路出行、用水用电、上学看病等方面的老大难问题得以解决,经济更有活力,发展后劲更足。这些实实在在的改变,让乡村振兴有了较为厚实的底子,但距离“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需要采取更多有力有效的办法、付出更多踏实的努力。
无论是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发展产业都是重中之重。黔江区在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的过程中,正是紧紧抓住产业这个关键,努力把生猪、蚕桑、烤烟、优质水果、中药材、蔬菜等一批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产业,壮大成未来实现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推动脱贫攻坚主战场向乡村振兴示范地转变。这也启示我们,只有把扶贫产业做大做强,建立更加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才能确保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让乡村振兴更有动力和支撑。
脱贫摘帽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关键要激发贫困群众“我要干”的内生动力。万州区相关负责人在专场发布会上介绍说,当地在农村常态化地开展以“亮山地高效农业、亮人居环境整治”为主题的“双亮”活动,推动群众比出赶超劲、干部晒出好状态、镇乡亮出好经验,有效提振了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在党的好政策引领下,各地只有结合实际,探索更多好做法,帮助和引导贫困群众鼓足干劲,努力向前跑,才能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致富持久战提供充沛的动力,托举起乡村更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