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智慧重庆”正在行动
◀西永海关查验关员在预约时间下厂对企业货物实施查验
重庆商报-上游新闻记者 陈瑜 郭欣欣
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一大批“高大上”的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涌现出来。新技术的转化、落地、应用,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如今,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正深入到重庆各个领域,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应用新场景,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有效助力重庆打造“智慧名城”。
智慧诉服 全市法院推行诉讼电子化 全流程均可在线办理
去年11月,重庆市出台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工作方案,其中与“执行合同”有关的目标任务涉及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工作方方面面。记者从市有关部门获悉,目前全市法院大力推行诉讼电子化,通过手机APP、电脑等方式网上办公,既提高了效率,又方便了办事群众。
我市法院系统大力推行网上无纸化立案。当事人可通过电脑、手机网上立案、缴费,全程无需提供纸质诉状,并实现票据电子化。2020年6月市高法院第二次随机电话回访,90%的律师反映该制度得到实施。同时推行生效判决确认书自动生成及查询,推动生效案件免开纸质生效证明,在审判管理系统设置“案件生效时间”信息点,法律文书生效后由承办法官在系统录入确认即可。当事人申请执行不需再向法院申请开具纸质生效证明书,由法官或当事人查询自动生成的生效判决确认书,减少了申请执行环节,压缩了执行耗时。
严格管理延长审限和延期开庭,制定全市法院延期开庭办法,审限届满提前预警、规范延长审限批准流程、对超审限案件进行审务督察。在审判管理系统中设置休庭和延期审理管理模块,以技术手段促进规范管理,减少开庭次数、压缩解决纠纷时间。简易程序平均开庭1.2次,普通程序平均开庭1.3次,50%以上案件开庭次数未超过2次。
全面推行诉讼电子化,通过电子送达提升效率,开发送达平台,以电子化方式送达法律文书,无需以额外方式确认送达成功。推广电子诉讼,通过互联网平台、手机APP等方式,实现立案、缴费、送达、调解、开庭全流程在线办理。据悉,2019年5月1日-2020年4月30日期间,有效电子送达26.9万次,网上成功立案20.6万件,线上调解9.8万件次,网上开庭1045次。
目前,我市一些区县法院的经验做法已得到肯定。例如自贸区法院大力推广和规范使用庭前会议,利用庭前会议提前梳理案件争议焦点、证据情况,并针对性进行繁简分流,以减少开庭次数,缩短解纷耗时。渝中区法院致力建设符合城市治理特色的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做优诉讼服务,升级改造诉讼服务中心,打造“智慧诉服”,网上无纸立案、远程跨域立案、诉状自动生成、风险智能评估,方便群众诉讼。
智慧海关
西永海关“线上前台”
属地查验一键预约
9月9日,记者从重庆海关获悉,9月,西永海关“区外企业预约查验申请”功能正式上线,该关辖区(注:沙坪坝区除西部物流园、铁路临时开放口岸外,以及九龙坡区、璧山区、江津区、大渡口区)企业可通过手机下载渝智慧综保APP,填写预约申请,轻松实现属地查验线上预约。
据了解,为打通监管通关环节中的堵点和难点,切实为企业减负提效,西永海关成立“智慧海关”建设工作组,联合地方政府大力推进西永智慧综保区建设,并于2020年初成功上线西永综保区智慧场站等多个功能模块。
西永海关副关长赵志瀚介绍:“为进一步释放科技红利,解决区外预约查验面临的困境,惠及更广大企业,在继续推进智慧综保区建设的基础上,将目光转向了综保区外的辖区,加快开发‘线上前台’。届时,将实现业务线上实时办理、过程全记录可追溯、政策咨询宣讲全天候、统计分析抓重点等多重功能。”
“‘区外预约查验申请’模块是‘线上前台’功能的重要尝试和举措,企业通过线上预约,可实现查验申请信息全程记录、查验时间短信通知,提高了关企沟通的速度和质量,将双方从不断的‘电话煲’中解放出来。”赵志瀚说,同时这也有助于将海关目的地事中查验进一步规范化和阳光化,将海关查验时间安排的逻辑和统筹过程亮出来,杜绝权力寻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