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读智博会|下篇·未来,正来到你我身边
初次体验VR,小朋友很是认真。记者 石涛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张一叶 佘振芳 实习生 梁浩楠
想像一下这样的生活——
清晨,卧室的窗帘自动打开,明丽的阳光钻进屋里,让你自然醒来。遇到阴雨天,天花板上的小夜灯就会代替太阳自动点亮,保管让你“自然醒”。
吃过早饭,出门上班,你完全不用担心家里的小屁孩或猫主子捣乱——只要掏出手机,你就能通过“直播”看到他们。
来到车库,钻进私家车,在导航图上输入地址,自动驾驶的汽车就会载着你驶向公司。
上午开会,你点开电脑或手机,就能和身处全国各地的与会者热烈讨论。
下午办公,你在电脑上做完自己负责的环节,通过上级审核后,办公系统就会立即传送给下一环节的同事。
下班回家,在你到达前十分钟,家里空调就自动开启,让你一进门就“春风扑面”;浴室的浴缸也早就放好了温度刚好的洗澡水,就等你一跃而入。
吃过晚饭,你下楼散步,在小区的凉亭里小坐。你把耳机插进凉亭的接口,耳旁立即传来了喜欢的蓝调音乐。散完步,你回家打开电视,荧幕上推送的都是你喜欢的电影类型片;点开手机,涌入视线的也是你常看的各种推送。
夜已深,你睡着了,却忘了关灯。没关系——察觉到室内空气长时间没有搅动,房间中控系统会自动关灯。
……
这些是科幻电影情节?
NO!
随着“智慧名城”日益崛起,这样的生活正悄然来到你我身边。
智慧小区实现刷脸进小区、访客来访发送二维码等功能。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描画“智慧名城”之“形”
2020年智博会召开前一个月,重庆刚刚战胜了一场严峻汛情的挑战。
当洪峰褪去,重新回归日常生活的人们并不知道,在这场抗洪战斗中,新兴智能技术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年入汛以来,作为重庆防汛抗洪的“情报中心”和“信息中枢”,智能气象系统“四天”投入实战,在气象预测、地灾预警、防灾部署等方面表现突出。
这套系统由重庆建设,由智能探测系统“天枢”、智能预报系统“天资”、智慧服务系统“知天”、指挥防灾系统“御天”等四大功能模块组成。
依托这套系统,重庆市气象局在年初就做出了“汛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多”的预测;进入汛期后,严阵以待的“四天”又全程提供了大量准确预报、预警和决策参考,帮助重庆打赢了今年汛期的“情报战”。
这个能“窥探风云变幻”的强大智能系统,仅仅是重庆建设“智慧名城”的一个侧影。
那么,“智慧名城”到底什么样?
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后,推动智能城市建设、打造智慧生活平台、推广智慧生活方式、让广大人民群众从中增强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就成为重庆努力的方向。
为此,针对智慧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机制、制度保障、技术平台等一系列节点,重庆进行了持续探索——
智慧小区内视频监控系统实现了全覆盖,其人脸识别与黑白名单分析功能,提高小区的安全系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2019年,《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方案(2019—2022年)》出台,提出到2022年,重庆将建成全国大数据智能化应用示范城市,城乡融合发展的智慧社会样板,并以新型智慧城市创新建设带动重庆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
同年,《重庆市政务数据资源管理暂行办法》出台,将“数字重庆”云平台、城市大数据资源中心及政务数据资源目录、汇聚、共享、开放等纳入法制化轨道,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必要的法制保障。
2020年,重庆全面实施“云长制”,突破部门和地区壁垒,打造全市联动、资源共享、渠道互联的云上公共服务平台。
……
不断探路的同时,重庆也明确了大数据智能化建设的目标——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其中就描画了“智慧名城”的六大定位——
●智慧生活全民共享。
●城市治理全网覆盖。
●政务服务全渝通办。
●重庆宜居全域美丽。
●数字经济全面融合。
●信息设施全城连接。
这座未来之城的轮廓,由此在人们面前渐渐清晰。
市民体验人脸识别功能。记者 石涛 摄
激活未来城市之“心”
2019年8月6日,七夕节。
这天,重庆传出的一条消息:“上支付宝可以领结婚证了!”
消息一出,立即引起广大网友热议。
没错——登录支付宝,搜索“电子结婚证”,就能进入重庆一网通“渝快办”小程序。已登记的夫妇刷个脸,就能领取和纸质证件对应的电子结婚证(该证件仅做信息查询之用),同时还提供补办婚姻证件预约、婚姻信息登记核验等服务。
不仅能领结婚证,小程序还可以查询公积金、交通违法及缴费……大大小小200余项公共服务项目,“渝快办”都可以“愉快办”。
截至2020年8月,“渝快办”注册用户已达到1200万——也就是说,每三个重庆人就有一个在使用“渝快办”。
凭借“渝快办”,重庆也得以跻身全国电子证件办理类型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省市行列。
孩子们观看会跳舞的机器人。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内容丰富、操作快捷、设计贴心——这样一个小程序背后,彰显出重庆建设“智慧名城”的雄心、细心和耐心。
发展经济学告诉我们,公共服务水平能够决定一座城市的运行效率、宜居程度和发展空间。
对“智慧城市”来说,同样如此。
因此,依托大数据智能化技术,打造一个高效的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平台,就成为“智慧名城”的破题之意。
正是在这样的考量下,“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应运而生。
2020年8月20日,重庆市新型智慧城市运行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运管中心”)正式投用。
作为“智慧名城”建设的基础性、枢纽性、集约性项目,运管中心既是指挥智慧城市运转的“大脑”,也是起搏城市的“心脏”。
其核心功能,就是依托“三中心一平台”(数据资源中心、监测预警中心、调度指挥中心、和综合赋能平台),对原本分散的政务数据进行聚集、处理和定向应用,再凭借大数据工具的筛选抓取和定向推送,把“无用数据”转化为“有用信息”和“生产要素”,最终形成“一网统管”“一网通办”“一网调度”“一网治理”的新型城市运管能力。
在拥有这种能力之后,“智慧名城”就实现了初步崛起。
置身其间,无数重庆人的生活也将因此改变。
机器人弹钢琴吸引了不少孩子围观。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体验明日生活之“智”
“Shopping(购物)不靠走,要用眼和手。”
“点菜没堂倌,手机上下单。”
“约朋友喝酒,对着屏幕吼。”
“猫家也打卡,某钉签个到。”
“看房凭VR,还能还个价。”
“相亲聊个天,悄悄开美颜。”
……
段子里说的,你是不是觉得很眼熟?
因为这就是疫情期间,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
突然袭来的疫情,不仅“急冻”了中国经济,也扰乱了每一个国人的生活。
然而,面对这场世界性疫情的突然袭击,中国多年积累的智能化“内功”迸发出空前活力,中国人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智慧生活”的优势。
著名财经作者吴晓波说,疫情之后,这些被疫情倒逼出来的智能化生活方式并不会消失,而会沉淀为一种全新的工作、生活和运营方式。
一位家长带着小朋友,用夸张的表情跟机器人打招呼。记者 石涛 摄
重庆的“智慧名城”建设,就是要从提升城市公共供给的战略高度,以智能技术不断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加速这种生活方式的大众化进程。
不信?
请到“智慧小区”一探究竟——
进门不用带钥匙,而是“刷”个脸。
手机下载APP,就可以在线报修、缴费、购物、预约体检、查询物管信息甚至是和街坊聊天。
在小区凉亭里歇个脚,用手机链接凉亭里的蓝牙音响,就可以点播喜欢的音乐。
回家停车,如果占用了消防通道,车主会自动收到提醒。
……
这可不是科幻电影——在重庆,像这样凭借智能化全面提升居住体验的小区,已悄然突破了三位数。
孩子们排队体验VR。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记者 李文科 摄
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启动后,重庆在提升公共服务智能化水平、普及智能生活技术的同时,也不断打造公众智慧生活体验平台——“智慧小区”,以此进一步普及智能化生产生活方式。
2018年以来,“智慧小区”如雨后春笋,在重庆遍地开花——2018年,重庆建成“智慧小区”60个;2019年,这一数字激增到上百个;今年,200个“智慧小区”也启动建设……
随着“智慧小区”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明日黑科技”及其所催生的智慧生活方式正在走进重庆寻常百姓家,在不经意间“为生活添彩”。
同样在不经意间,未来,就这样来到你我身边。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