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起点上——
西部(重庆)科学城阔步前行
这是一座面向未来的科学之城。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到2035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站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起点上——
西部(重庆)科学城阔步前行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09-11

记者 李星婷 张亦筑

这是一座面向未来的科学之城。

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到2035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9月11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在渝州宾馆召开。规划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将增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作出新贡献,西部(重庆)科学城阔步前行。

2025年基本建成

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打头阵、作先锋、挑大梁

全长10.5公里的科学大道一期工程,占地635亩的科学会堂,集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人文展示于一体的科学公园……以重庆高新区为战略平台规划建设的西部(重庆)科学城,预计2025年基本建成。

坐落于主城西部槽谷地带的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线,致力于“科学之城、创新高地”的发展定位。

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根本上要靠创新;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使创新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这是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的。

今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专题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讲到科技创新时,总书记特别强调,支持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重庆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4月,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高新区升级版、高水平建设科学城的重大决策。重庆高新区全面独立运转,调整管理体制,纳入市委市政府直接管理。

“高新区是科学城的空间载体,科学城是高新区的本底,‘高’和‘新’是科学城最大的气质底蕴。”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商奎介绍,重庆高新区建设发展的内容是科学城,发展成果也是科学城。

总体来看,科学城所在的西部槽谷地带,有“向西联动渝西、辐射川东”的突出区位优势,拥有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新欧)等开放通道和平台,是联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枢纽节点,也是主城都市区承东启西战略支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阵地。

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建设好高新区这个战略平台,西部(重庆)科学城将统筹各区域、功能和板块资源,整合周边资源要素,激发各行政区争当推动科学城发展的“排头兵”。

多所高校云集,科技、人才密集,高校和大学城将成为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动力源”;

西永微电园产业优势明显,可推动其重要研发平台成为科学城建设的“生力军”;

与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城互动”,强化与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整合带动两江新区、重庆经开区、绵阳科技城等成渝地区有关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科技城……站在新的时代机遇和起点上,西部(重庆)科学城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打头阵、作先锋、挑大梁。

“科研底色”增强

在高起点、高标准总体规划下,一大批重大项目、创新资源陆续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

今年4月,重庆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工建设。

作为投资约200亿元的重大项目,该基地将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通过整合光大集团金融与实业资源、光大控股全球智能产业资源及特斯联全球科技产业链优质资源,主要建设光控特斯联全球总部、重庆国家级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重庆光大人工智能科创公共服务平台等,打造中国乃至全球顶尖的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智能化时代未来之城。

这只是西部(重庆)科学城这个“金篮子”装的“金鸡蛋”之一。在高起点、高标准总体规划下,一大批重大项目、创新资源正陆续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

前不久,西部(重庆)科学城招商引资“百日攻坚”收官。收官当日,29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了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4大高新区主导产业,投资总额达303.1亿元。这些签约企业中,不乏世界500强、全国500强、行业前3强及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不仅是知名企业,一批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设施、知名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平台等高端创新资源也陆续落地,科学城进一步增添“含金量”。

今年3月,由重庆师范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大学等13家单位建设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成功获批科技部支持建设的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该中心将聚焦国家及重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及先进制造、智能交通等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整合创新资源,共同凝练和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数学问题,推进数学与工程应用、产业化的对接融通,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落地。

6月以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先后来渝,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在渝布局力度,在项目落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助一臂之力。

为加强川渝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川渝两地科技部门签订了“1+3”协议,将在争取国家科技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展开合作,合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目前,双方已确定共同争取国家支持的重大事项清单(第一批)、协同创新工作清单,各出资1000万元联合实施人工智能、大健康两个重点领域的重点研发项目,实现第一批8000余名科技专家信息共享,并组建了目标规模300亿元的成渝双城经济母基金。

创新主体积极投入的态势前所未有,各类机构、人才、平台、资金、项目充分活跃,形成全域科技创新的新格局。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科研底色”不断增强,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大。

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

大学城恒大未来城三之三幼儿园一带的坡地,原是一片荒废的土地,是重庆高新区进行2020坡坎崖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现在这里正在进行综合环境治理,保留原有崖壁、水体等特色景致,其将建设成为面积约1.2公顷的社区公园。

“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共有38个公园。到2020年末,思贤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将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诞生。”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四山三河多水库”的独特山水形态,西部(重庆)科学城将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

高标准、全覆盖、多层次布局优质公共服务设施,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基础工作之一。西部(重庆)科学城拟规划小学140处、中学90处,大型文化设施13处、体育设施22处、医疗设施20处,建设15分钟街道公共服务圈、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居民步行5至15分钟就能满足上学、就医、健身、休闲等需求。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效率,西部(重庆)科学城政务服务中心正以“互联网+”为引领,大力推行全方位、全时空、全领域的“三全”服务模式。

建成1.64万平方米的大数据智能集成化政务服务大厅,实现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415项事项可以在30个窗口实现“一窗综办”,实现政务数据100%上“云”……高效智能的政务服务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调研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庆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含内、外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共4481户,同比增长8.47%。

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也正在构建——

对外交通方面,西部(重庆)科学城发挥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科学城高铁站等大通道、大枢纽优势,规划建设5条高铁线路、3条城际铁路、4条都市快线、5条普速铁路,构建“一纵八横”高速公路网,打造四向联通、空铁联运、陆海统筹的对外交通体系,高效衔接国家主要城市群。

在城市交通方面,西部(重庆)科学城东西向共计规划35个穿山隧道:向东打通中梁山,便捷与重庆主城核心区路网;向西越过缙云山,衔接成渝“东进西扩”。目前,东西向共通车16个隧道。

此外,轨道27号线计划年内开工,将在科学城设置5个站点;七纵线、沿山大道、新森大道、珊瑚大道东延伸段等骨架路网的前期研究已进行;沿山大道、新森大道已开展方案设计工作,计划明年开工建设。

随着今年重庆一批铁路、公路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完工,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外向通联能力正在增强。成渝高速公路拟由原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成渝中线高铁将设科学城站,成渝中线高铁年内启动建设……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大提速,西部(重庆)科学城,一座面向未来的科学之城,一座现代城市样板的国际之城,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站在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新起点上——
西部(重庆)科学城阔步前行

2020-09-11 09:10:46 来源:

记者 李星婷 张亦筑

这是一座面向未来的科学之城。

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到2035年,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

9月11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动员大会在渝州宾馆召开。规划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将增强成渝地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服务全国发展大局,在推进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中作出新贡献,西部(重庆)科学城阔步前行。

2025年基本建成

西部(重庆)科学城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打头阵、作先锋、挑大梁

全长10.5公里的科学大道一期工程,占地635亩的科学会堂,集科普教育、休闲游憩、人文展示于一体的科学公园……以重庆高新区为战略平台规划建设的西部(重庆)科学城,预计2025年基本建成。

坐落于主城西部槽谷地带的西部(重庆)科学城,位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轴线,致力于“科学之城、创新高地”的发展定位。

调结构转方式、加快新旧动能转化,根本上要靠创新;加大创新支持力度,优化创新生态环境,使创新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这是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时强调的。

今年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专题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在讲到科技创新时,总书记特别强调,支持两地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

重庆市委市政府迅速行动,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落实在重庆大地上。

4月,市委市政府作出打造高新区升级版、高水平建设科学城的重大决策。重庆高新区全面独立运转,调整管理体制,纳入市委市政府直接管理。

“高新区是科学城的空间载体,科学城是高新区的本底,‘高’和‘新’是科学城最大的气质底蕴。”重庆高新区管委会主任商奎介绍,重庆高新区建设发展的内容是科学城,发展成果也是科学城。

总体来看,科学城所在的西部槽谷地带,有“向西联动渝西、辐射川东”的突出区位优势,拥有陆海新通道、中欧班列(渝新欧)等开放通道和平台,是联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枢纽节点,也是主城都市区承东启西战略支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主阵地。

做好“高”和“新”两篇文章,建设好高新区这个战略平台,西部(重庆)科学城将统筹各区域、功能和板块资源,整合周边资源要素,激发各行政区争当推动科学城发展的“排头兵”。

多所高校云集,科技、人才密集,高校和大学城将成为科学城创新创业的“动力源”;

西永微电园产业优势明显,可推动其重要研发平台成为科学城建设的“生力军”;

与西部(成都)科学城“两城互动”,强化与成都高新区“双区联动”;整合带动两江新区、重庆经开区、绵阳科技城等成渝地区有关国家级新区、高新区、科技城……站在新的时代机遇和起点上,西部(重庆)科学城将以“一城多园”模式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打头阵、作先锋、挑大梁。

“科研底色”增强

在高起点、高标准总体规划下,一大批重大项目、创新资源陆续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

今年4月,重庆光大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工建设。

作为投资约200亿元的重大项目,该基地将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制造,通过整合光大集团金融与实业资源、光大控股全球智能产业资源及特斯联全球科技产业链优质资源,主要建设光控特斯联全球总部、重庆国家级人工智能物联网产业创新中心、重庆光大人工智能科创公共服务平台等,打造中国乃至全球顶尖的科技创新示范区和智能化时代未来之城。

这只是西部(重庆)科学城这个“金篮子”装的“金鸡蛋”之一。在高起点、高标准总体规划下,一大批重大项目、创新资源正陆续落户西部(重庆)科学城。

前不久,西部(重庆)科学城招商引资“百日攻坚”收官。收官当日,29个项目集中签约,涵盖了大健康、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高技术服务4大高新区主导产业,投资总额达303.1亿元。这些签约企业中,不乏世界500强、全国500强、行业前3强及高新技术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引领,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不仅是知名企业,一批大科学装置、大科学设施、知名高等院校、国家级科研平台等高端创新资源也陆续落地,科学城进一步增添“含金量”。

今年3月,由重庆师范大学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大学等13家单位建设的重庆应用数学中心,成功获批科技部支持建设的首批13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之一。该中心将聚焦国家及重庆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科学及先进制造、智能交通等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需求,整合创新资源,共同凝练和解决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卡脖子”关键数学问题,推进数学与工程应用、产业化的对接融通,实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应用落地。

6月以来,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先后来渝,与重庆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加大在渝布局力度,在项目落地、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务实合作,为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助一臂之力。

为加强川渝合作共建西部科学城,川渝两地科技部门签订了“1+3”协议,将在争取国家科技资源、打造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展开合作,合力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目前,双方已确定共同争取国家支持的重大事项清单(第一批)、协同创新工作清单,各出资1000万元联合实施人工智能、大健康两个重点领域的重点研发项目,实现第一批8000余名科技专家信息共享,并组建了目标规模300亿元的成渝双城经济母基金。

创新主体积极投入的态势前所未有,各类机构、人才、平台、资金、项目充分活跃,形成全域科技创新的新格局。当前,西部(重庆)科学城的“科研底色”不断增强,在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作用也不断增大。

优化生态空间布局

西部(重庆)科学城将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

大学城恒大未来城三之三幼儿园一带的坡地,原是一片荒废的土地,是重庆高新区进行2020坡坎崖改造的重点项目之一。现在这里正在进行综合环境治理,保留原有崖壁、水体等特色景致,其将建设成为面积约1.2公顷的社区公园。

“重庆高新区直管园范围内共有38个公园。到2020年末,思贤公园等一批公园绿地将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诞生。”重庆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运用“四山三河多水库”的独特山水形态,西部(重庆)科学城将优化生态空间布局,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市样板。

高标准、全覆盖、多层次布局优质公共服务设施,是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基础工作之一。西部(重庆)科学城拟规划小学140处、中学90处,大型文化设施13处、体育设施22处、医疗设施20处,建设15分钟街道公共服务圈、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居民步行5至15分钟就能满足上学、就医、健身、休闲等需求。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提升工作效率,西部(重庆)科学城政务服务中心正以“互联网+”为引领,大力推行全方位、全时空、全领域的“三全”服务模式。

建成1.64万平方米的大数据智能集成化政务服务大厅,实现7×24小时不打烊政务服务,415项事项可以在30个窗口实现“一窗综办”,实现政务数据100%上“云”……高效智能的政务服务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新动力。调研数据显示,上半年重庆高新区新增市场主体(含内、外资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等)共4481户,同比增长8.47%。

内畅外联的交通体系也正在构建——

对外交通方面,西部(重庆)科学城发挥中欧班列(渝新欧)、西部陆海新通道、长江黄金水道、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园区、科学城高铁站等大通道、大枢纽优势,规划建设5条高铁线路、3条城际铁路、4条都市快线、5条普速铁路,构建“一纵八横”高速公路网,打造四向联通、空铁联运、陆海统筹的对外交通体系,高效衔接国家主要城市群。

在城市交通方面,西部(重庆)科学城东西向共计规划35个穿山隧道:向东打通中梁山,便捷与重庆主城核心区路网;向西越过缙云山,衔接成渝“东进西扩”。目前,东西向共通车16个隧道。

此外,轨道27号线计划年内开工,将在科学城设置5个站点;七纵线、沿山大道、新森大道、珊瑚大道东延伸段等骨架路网的前期研究已进行;沿山大道、新森大道已开展方案设计工作,计划明年开工建设。

随着今年重庆一批铁路、公路等重点项目的开工、完工,西部(重庆)科学城的外向通联能力正在增强。成渝高速公路拟由原双向四车道拓宽为双向八车道,成渝中线高铁将设科学城站,成渝中线高铁年内启动建设……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发展大提速,西部(重庆)科学城,一座面向未来的科学之城,一座现代城市样板的国际之城,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

[责任编辑: 熊世华]
精彩视频

蔡家岗街道办事处:已督促该餐馆在夜间高峰期后及时收摊,并提醒食客控制音量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