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印记丨发展黑山羊养殖助母脱贫 成香“真香”
成香在照顾自己的黑山羊。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王珏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9月11日21时20分讯(记者 王珏)“扶贫印记”——2020重庆视觉扶贫行动万州站启动。来自重庆市主流媒体、视觉重庆城市影像服务团的专业摄影记者和摄影师走进万州,用镜头记录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效。
9月10日,梧桐村3组的村民成香正陪着母亲在院子里慢慢散步。
2015年,谭远珍因高血压发作导致颅内出血,儿子成香便带着母亲去广东省中山市的医院治病,手术费一共8万元,这几乎是成香家中的全部积蓄,不过万幸的是,母亲的病治好了,而且还恢复得不错。
谭远珍今年66岁,采访时,她说:“要是不是儿子的话,我可能早就见阎王了,我儿好得很,不光把我的病治好了,还让我脱贫了。”
成香2012年就从家乡离开,到广东中山打工。2016年成香为了照顾母亲,从中山市回到家乡,回到家后,他才知道,母亲被村里识别为建卡贫困户。
为了让母亲摘掉贫困户的帽子,和妻子商量后,成香决定不再外出,留在村中发展养殖产业。
梧桐村所在的龙驹镇,是重庆市18个深度贫困乡镇之一。为鼓励全镇村民发展养殖产业,镇上的贫困户养殖母猪数量达5头、山羊数量达50头、芦花鸡数量达1000只,都能获得3500元的扶贫政策补助。
成香和媳妇走在通往羊圈的小路上。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王珏 摄
2018年,成香引进14头黑山羊,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养殖技术,没过多久小羊就得了痢疾。幸好村里的扶贫帮扶干部和养殖技术专家及时援助,为成香的病羊治好了痢疾。
但是由于养殖规模小,忙活了一年,成香的黑山羊养殖产业却只为他带来零星的收入。
记者采访时,成香介绍道,“黑山羊养殖产业,只有形成规模,才能赚钱。”于是2019年,在帮扶干部的帮助下,申请到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他将黑山羊养殖规模扩大到100头,一年下来收入达到了7万元。这一年,母亲谭远珍也成功脱贫。今年,尝到甜头的成香,将产业规模扩大到200只。
成香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已经卖了100多只黑山羊了,收入将近8万元。明年,我争取发展到200只,预计收入的话会有20万左右。”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