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医生黄霞:“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动力”
黄霞是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下称三峡医院)重症医学病区副主任,国庆期间,她收到许多来自患者的节日祝福,甚至有的患者表示要请她吃饭。“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动力。”黄霞说,患者的节日祝福让她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接下来她将倍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医生黄霞:“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动力”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0-10

黄霞是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下称三峡医院)重症医学病区副主任,国庆期间,她收到许多来自患者的节日祝福,甚至有的患者表示要请她吃饭。“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动力。”黄霞说,患者的节日祝福让她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接下来她将倍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三峡医院承担了渝东北10个区县确诊患者的救治任务。1月22日,黄霞第一次走进新冠肺炎病房时,心里多少有些紧张。她明白,作为主管医生,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到团队,必须淡定。次日,黄霞走出病房后,她在朋友圈发了14个字——“我辈已躬身入局,势必要共渡难关!”

重庆市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蒋女士刚到医院时病情比较危重,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变化快。由于没有经验可循,治疗难度大,感染风险高,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黄霞挺身而出,做了该患者的二级主管医生,每次一进病房至少是6小时,不能喝水、无法吃饭、更不方便上厕所,不仅要为患者进行治疗和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还要进行心理辅导。黄霞说:“一个班下来,浑身是汗。”

1月29日,蒋女士出院,成为重庆市首例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黄霞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到了2月中旬,重症病区收到的重症、危重症病人累计达到40多人。由于医生少、病人多、随时有突发情况,黄霞特别忙。

2月16日傍晚7点,忙了一整天的黄霞刚走出病房,便得知一位危重病人要使用“人工肺”,她稍作休整后又钻进了病房。

“使用‘人工肺’,这在万州,甚至渝东北地区都是第一次。”黄霞说,作为重症应急病区主管医生,她一定要参加“人工肺”的安装,“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月16日深夜11点,黄霞开始做准备工作,17日凌晨2点走进病房,直到早上6点“人工肺”正常转机,黄霞才与大家一道走出病房。休息了一个上午,她又回到了病房。18日,本该黄霞休息,但她放心不下,又去了患者病房。

2月19日下午5点,10床患者病情恶化,6床病人血压不稳,黄霞进入病房持续抢救。抢救结束时,她因缺氧致急性脑水肿突然晕厥。医院领导下令强制她休息一周,但2月23日,黄霞又出现在了重症肺炎应急病区。

“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护士的眼睛。”一位治愈出院患者这样告诉记者,黄霞回应说:“那是因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患者的眼睛里闪烁着向生的光芒!”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医生黄霞:“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动力”

2020-10-10 09:41:38 来源: 0 条评论

黄霞是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下称三峡医院)重症医学病区副主任,国庆期间,她收到许多来自患者的节日祝福,甚至有的患者表示要请她吃饭。“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病人的需要就是我的动力。”黄霞说,患者的节日祝福让她更加坚定了这个想法,接下来她将倍加努力,把工作做得更好。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三峡医院承担了渝东北10个区县确诊患者的救治任务。1月22日,黄霞第一次走进新冠肺炎病房时,心里多少有些紧张。她明白,作为主管医生,自己的情绪会影响到团队,必须淡定。次日,黄霞走出病房后,她在朋友圈发了14个字——“我辈已躬身入局,势必要共渡难关!”

重庆市首例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蒋女士刚到医院时病情比较危重,出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病情变化快。由于没有经验可循,治疗难度大,感染风险高,这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黄霞挺身而出,做了该患者的二级主管医生,每次一进病房至少是6小时,不能喝水、无法吃饭、更不方便上厕所,不仅要为患者进行治疗和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还要进行心理辅导。黄霞说:“一个班下来,浑身是汗。”

1月29日,蒋女士出院,成为重庆市首例治愈的新冠肺炎患者。黄霞充满了胜利的喜悦。

到了2月中旬,重症病区收到的重症、危重症病人累计达到40多人。由于医生少、病人多、随时有突发情况,黄霞特别忙。

2月16日傍晚7点,忙了一整天的黄霞刚走出病房,便得知一位危重病人要使用“人工肺”,她稍作休整后又钻进了病房。

“使用‘人工肺’,这在万州,甚至渝东北地区都是第一次。”黄霞说,作为重症应急病区主管医生,她一定要参加“人工肺”的安装,“这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2月16日深夜11点,黄霞开始做准备工作,17日凌晨2点走进病房,直到早上6点“人工肺”正常转机,黄霞才与大家一道走出病房。休息了一个上午,她又回到了病房。18日,本该黄霞休息,但她放心不下,又去了患者病房。

2月19日下午5点,10床患者病情恶化,6床病人血压不稳,黄霞进入病房持续抢救。抢救结束时,她因缺氧致急性脑水肿突然晕厥。医院领导下令强制她休息一周,但2月23日,黄霞又出现在了重症肺炎应急病区。

“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你们没有看过护士的眼睛。”一位治愈出院患者这样告诉记者,黄霞回应说:“那是因为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患者的眼睛里闪烁着向生的光芒!”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