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探索突发疫情防控科技支撑改革取得积极成果
科研项目“双短”管理 科研成果快速应用
年初抗疫时,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在重庆诞生,这是由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的项目团队共同研发的。

重庆探索突发疫情防控科技支撑改革取得积极成果
科研项目“双短”管理 科研成果快速应用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0-15

年初抗疫时,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在重庆诞生,这是由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的项目团队共同研发的。截至目前,该项目团队研发的新冠抗体检测产品中,有4个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已通过国家药监局注册审批,7个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通过欧盟CE认证。

市中医院应急研发的“藿朴透邪合剂”“柴胡甘露合剂”和“麻杏解毒合剂”3个医院制剂获得市药监局批准使用,4000余瓶合剂配送至4家集中救治医院和2家定点医疗机构使用,使新冠肺炎患者得到了更好的诊治。

陆军军医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一批可用于精准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相关科研成果在《分子与细胞免疫学》期刊上发表。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积极探索突发疫情防控科技支撑改革,全力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疫情发生之后,我们快速响应,出台了《加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协同攻关强化突发疫情防控科技支撑的若干举措》,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重庆市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第二天,就紧急启动实施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专项’首批8个新冠疫情应急攻关科研项目。”10月14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对重庆日报记者表示。

截至目前,我市已组织实施了四批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共57项,投入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调动了全市100余家科研机构和单位、2000余人专家团队参与。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专项实行了项目“双短”管理,形成快速响应机制。

一是项目立项“短流程”。对公开竞争的项目,统一发布申报指南,申报时间由不少于30天缩短为7天;对满足疫情防控应急攻关条件的项目,以定向委托方式直接确定项目牵头单位,缩短评审流程;项目申报、结题全部采取“无纸化”方式报送,并可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适当延期,从而进一步优化了项目管理。

二是项目实施“短周期”。为突显项目应急性,重点支持科技成果可以快速见效、快速产出、快速转化的疫情防控攻关项目,研发周期由2—3年缩短为6个月;疫情防控攻关项目经费事前一次性拨付,实行“包干”使用;应急攻关9项科研成果(包括5个诊疗规范、2个医院制剂、2个检测试剂盒)在疫情期间已直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救治康复。

“通过构建协同联动机制,这些项目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大多突出了科研与临床协同、跨区域协同和开放合作创新。”该负责人介绍,比如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应急科技攻关,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等临床医疗机构协同配合下,成功研发出两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陆军军医大学指导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了恢复期血浆抗体治疗临床研究等。

为了让应急攻关的科研项目成果及时投入应用,市药监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用医疗机构制剂应急审批程序要求,开展了应急审批,使审批时间从正常的2—3个月压缩至3—5天。由市中医院应急研发的“藿朴透邪合剂”“麻杏解毒合剂”“柴胡甘露合剂”获批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临床应用,加快了新冠肺炎患者诊治。

此外,市科技局还采取了“先实施推广、后立项补助”方式,鼓励科研医务人员针对临床诊疗救治、快速检测检查、疫病防护和防疫管控等开展研究,对已推广应用并取得明显效果的科技成果,市科技局以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以用代评,构建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耐德工业自主研发的“移动方舱诊疗车”“移动CT检查方舱”在疫情期间驰援湖北,开展现场诊疗救治和新冠肺炎患者早期诊断,为一线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市科技局对其成果应用以科研项目方式给予了后补助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重庆探索突发疫情防控科技支撑改革取得积极成果
科研项目“双短”管理 科研成果快速应用

2020-10-15 09:10:39 来源: 0 条评论

年初抗疫时,国内首个获批上市的化学发光法新冠病毒IgM/IgG抗体检测试剂盒在重庆诞生,这是由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组成的项目团队共同研发的。截至目前,该项目团队研发的新冠抗体检测产品中,有4个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已通过国家药监局注册审批,7个新冠抗体检测试剂盒通过欧盟CE认证。

市中医院应急研发的“藿朴透邪合剂”“柴胡甘露合剂”和“麻杏解毒合剂”3个医院制剂获得市药监局批准使用,4000余瓶合剂配送至4家集中救治医院和2家定点医疗机构使用,使新冠肺炎患者得到了更好的诊治。

陆军军医大学科研团队在国际上率先发现一批可用于精准预防和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相关科研成果在《分子与细胞免疫学》期刊上发表。

……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重庆积极探索突发疫情防控科技支撑改革,全力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短时间内就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疫情发生之后,我们快速响应,出台了《加强新冠病毒感染肺炎协同攻关强化突发疫情防控科技支撑的若干举措》,在国家卫生健康委确认重庆市首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的第二天,就紧急启动实施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专项’首批8个新冠疫情应急攻关科研项目。”10月14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对重庆日报记者表示。

截至目前,我市已组织实施了四批疫情防控应急科研攻关项目共57项,投入财政资金近3000万元,调动了全市100余家科研机构和单位、2000余人专家团队参与。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应急科技攻关专项实行了项目“双短”管理,形成快速响应机制。

一是项目立项“短流程”。对公开竞争的项目,统一发布申报指南,申报时间由不少于30天缩短为7天;对满足疫情防控应急攻关条件的项目,以定向委托方式直接确定项目牵头单位,缩短评审流程;项目申报、结题全部采取“无纸化”方式报送,并可根据疫情防控实际适当延期,从而进一步优化了项目管理。

二是项目实施“短周期”。为突显项目应急性,重点支持科技成果可以快速见效、快速产出、快速转化的疫情防控攻关项目,研发周期由2—3年缩短为6个月;疫情防控攻关项目经费事前一次性拨付,实行“包干”使用;应急攻关9项科研成果(包括5个诊疗规范、2个医院制剂、2个检测试剂盒)在疫情期间已直接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救治康复。

“通过构建协同联动机制,这些项目在组织实施过程中大多突出了科研与临床协同、跨区域协同和开放合作创新。”该负责人介绍,比如重庆医科大学联合博奥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联合应急科技攻关,在重庆三峡中心医院等临床医疗机构协同配合下,成功研发出两个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陆军军医大学指导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开展了恢复期血浆抗体治疗临床研究等。

为了让应急攻关的科研项目成果及时投入应用,市药监局联合市卫生健康委,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用医疗机构制剂应急审批程序要求,开展了应急审批,使审批时间从正常的2—3个月压缩至3—5天。由市中医院应急研发的“藿朴透邪合剂”“麻杏解毒合剂”“柴胡甘露合剂”获批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临床应用,加快了新冠肺炎患者诊治。

此外,市科技局还采取了“先实施推广、后立项补助”方式,鼓励科研医务人员针对临床诊疗救治、快速检测检查、疫病防护和防疫管控等开展研究,对已推广应用并取得明显效果的科技成果,市科技局以后补助方式予以支持,以用代评,构建成果快速转化机制。

耐德工业自主研发的“移动方舱诊疗车”“移动CT检查方舱”在疫情期间驰援湖北,开展现场诊疗救治和新冠肺炎患者早期诊断,为一线疫情防控提供了重要支撑。市科技局对其成果应用以科研项目方式给予了后补助支持,鼓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