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两弹一星元勋 曾在重庆这里读的书
这里,曾经有一座高等学府座落于此,它就是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回顾这所学校的办学历史,与彼时的苦难历程息息相关。

多位两弹一星元勋 曾在重庆这里读的书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0-10-22

▲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旧址现状

▲对历史有研究的市民拍的旧址图

▲国立中央大学柏溪最后的校舍正面图

▲国立中央大学柏溪校区老照片

▲文物保护点

▲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培养的人才

▲国立中央大学柏溪校区

在两江新区康美街道,有一座建筑旧房子,门口立着的牌子上写着:中央大学柏溪分校旧址,这些字透露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这里,曾经有一座高等学府座落于此,它就是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回顾这所学校的办学历史,与彼时的苦难历程息息相关。

今年双晒期间,两江新区的旅游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而这座隐藏在闹市中的砖木结构建筑,成为不少人打卡观看的网红点。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两江新区供图

张之洞等人筹建

因抗战爆发决定内迁重庆

东南大学官网首页关于该校历史沿革的记录上,完整地记录了国立中央大学的建校及变迁史。

根据该校历史沿革的记载,国立中央大学是在1902年,由张之洞等人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

1905年,学校改为两江师范学堂。1912年,辛亥革命后,学校因时局不稳而停办。1915年,教育部在原两江师范学堂的基础上,创办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底,由蔡元培、蒋梦麟等人上书教育部,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划出教育、农业、工艺、商业,筹建东南大学。1923年,两校合并,仍称东南大学。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将东南大学与多所学校合并组成综合性大学,改称为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6月,学校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1932年8月,罗家伦就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在时局纷乱的背景下,提出以“安定”“充实”“发展”作为国立中央大学新的治校方针。在罗家伦的主持下,国立中央大学经过一段时期的整合完善,学校已具相当规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罗家伦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希望将学校迁往内陆城市。为此,他开始了考察。

在途经重庆时,他发现重庆山势起伏,层岩叠嶂,易于防空,是一个战时设校的理想地点。

1937年8月,罗家伦回到南京后,随即命令总务处日夜赶制900个大木箱,开始为迁校至重庆做准备。

从此这所大学开启了在重庆的办学历程。

迁往重庆

他们足足搬了一年

罗家伦宣布国立中央大学立即迁往重庆,限令全校师生统一于8月底以前回校,启程西迁。同时国立中央大学的图书仪器及教学设备,也装箱起运。

在选择迁校地点时,罗家伦提出两条迁校原则:一是迁至的新校址,一定能轮运抵达;二是一定在整个抗战期间绝无再作第二次迁校的必要。这是罗家伦在危急关头做出的理智而准确的判断,避免了许多内迁学校多次迁徙的周折。

由于提早准备,国立中央大学在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不仅是师生员工,图书、仪器的顺利迁移,就连畜牧场养的牲畜也同样辗转万里,用一年的时间安全运抵战时陪都重庆。

国立中央大学辗转迁至重庆后,先是落脚沙坪坝区松林坡。但随着迁到后方的学生不断增加,松林坡校区已十分拥挤,罗家伦便选择了现在的两江新区礼嘉附近,这处依山傍水的山间平坝修建分校,安置低年级学生。

原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重庆校友会副会长彭黎明回忆,当时这一带并没有名字。罗家伦在此考察时,看到一条小溪(即九曲河),附近柏树森森,便为该地取名“柏溪”。

42天建学校

学生在校唱《松花江上》

2017年,东南大学重新梳理并刊发了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在重庆的办学历史。

在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学院的网站上,一篇名为《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第31级年级史》的文章披露了这段历史,柏溪分校位于嘉陵江上游,中间有操场,其环形跑道约300米。

2017年6月3日,《东南大学报》刊发文章《一张柏溪分校的学凳》。文中作者尹文是东南大学的老师,他寻访这段柏溪分校办学史时表示,里面有三张课桌,还有一张当年的中央大学的学凳,油漆退尽,火漆已看不清楚,布满了岁月的沧桑。

201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蒋宝麟撰写论文《抗战时期中央大学的内迁与重建》一文,详细再现了当年的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的辉煌历史:有房屋108栋,3个体育场面积8000平方米,可容纳近2000人上课,而修建这样一所规模庞大的学校,在周边村民的争相帮助下,只花了42天。

蒋宝麟写到,学校建好了,但国难当头,整个国家都处在战火中。即便是柏溪的大学生们,也难以享受宁静的学习时光,随时都做好躲避敌机轰炸的准备。

柏溪分校选址时就考虑到了防空袭的需要,这里三面环山、森林茂密,不易被发现。校舍建设时,互相都保持一定间距,学校对面的小山头,被学生们称为“警报山”,因为每次防空警报一拉,师生就往山里跑。

家住柏溪附近的廖呈祥回忆,当时国立中央大学附小的教程中,老师们都会教一些逃难知识,比如烧红薯充饥、用草编密码、吹口哨传信等。每到学生们组织活动,总会在学校里响起悲愤的合唱《松花江上》。

8年育才无数

学校旧址引人游览

8年时间里,柏溪分校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如“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钱骥、黄纬禄,中科院院士、固体物理学泰斗冯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的设计者曾联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此外,著名画家徐悲鸿、黄君碧也曾在此传道授业。

在朱光亚院士的介绍上写着:1941年,朱光亚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9月,朱光亚院士考入迁至重庆办学的国立中央大学,在位于柏溪分校的物理学系读书。钱骥于1938年9月高分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理化系,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理化专业。并留校作助教,进修物理。包括朱光亚、钱骥、黄纬禄等在内的科学家,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如今,旧址依然矗立在原地。记者从两江新区宣传部获悉,随着周边绿化的完善,整个柏溪分校旧址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成为市民周末游览的好去处。家住沙坪坝的市民王先生带着女儿前来拍照表示,“看过《无问西东》后,孩子对那个时代的学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知重庆有这样的办学旧址,我们特地过来打卡。”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多位两弹一星元勋 曾在重庆这里读的书

2020-10-22 06:39:15 来源: 0 条评论

▲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旧址现状

▲对历史有研究的市民拍的旧址图

▲国立中央大学柏溪最后的校舍正面图

▲国立中央大学柏溪校区老照片

▲文物保护点

▲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培养的人才

▲国立中央大学柏溪校区

在两江新区康美街道,有一座建筑旧房子,门口立着的牌子上写着:中央大学柏溪分校旧址,这些字透露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这里,曾经有一座高等学府座落于此,它就是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回顾这所学校的办学历史,与彼时的苦难历程息息相关。

今年双晒期间,两江新区的旅游成为市民关注的热点,而这座隐藏在闹市中的砖木结构建筑,成为不少人打卡观看的网红点。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王渝凤 两江新区供图

张之洞等人筹建

因抗战爆发决定内迁重庆

东南大学官网首页关于该校历史沿革的记录上,完整地记录了国立中央大学的建校及变迁史。

根据该校历史沿革的记载,国立中央大学是在1902年,由张之洞等人筹建的三江师范学堂。

1905年,学校改为两江师范学堂。1912年,辛亥革命后,学校因时局不稳而停办。1915年,教育部在原两江师范学堂的基础上,创办了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底,由蔡元培、蒋梦麟等人上书教育部,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划出教育、农业、工艺、商业,筹建东南大学。1923年,两校合并,仍称东南大学。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将东南大学与多所学校合并组成综合性大学,改称为第四中山大学。1928年6月,学校又更名为国立中央大学。

1932年8月,罗家伦就任国立中央大学校长,在时局纷乱的背景下,提出以“安定”“充实”“发展”作为国立中央大学新的治校方针。在罗家伦的主持下,国立中央大学经过一段时期的整合完善,学校已具相当规模。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罗家伦经过深思熟虑的分析,希望将学校迁往内陆城市。为此,他开始了考察。

在途经重庆时,他发现重庆山势起伏,层岩叠嶂,易于防空,是一个战时设校的理想地点。

1937年8月,罗家伦回到南京后,随即命令总务处日夜赶制900个大木箱,开始为迁校至重庆做准备。

从此这所大学开启了在重庆的办学历程。

迁往重庆

他们足足搬了一年

罗家伦宣布国立中央大学立即迁往重庆,限令全校师生统一于8月底以前回校,启程西迁。同时国立中央大学的图书仪器及教学设备,也装箱起运。

在选择迁校地点时,罗家伦提出两条迁校原则:一是迁至的新校址,一定能轮运抵达;二是一定在整个抗战期间绝无再作第二次迁校的必要。这是罗家伦在危急关头做出的理智而准确的判断,避免了许多内迁学校多次迁徙的周折。

由于提早准备,国立中央大学在多方面的大力支持下,不仅是师生员工,图书、仪器的顺利迁移,就连畜牧场养的牲畜也同样辗转万里,用一年的时间安全运抵战时陪都重庆。

国立中央大学辗转迁至重庆后,先是落脚沙坪坝区松林坡。但随着迁到后方的学生不断增加,松林坡校区已十分拥挤,罗家伦便选择了现在的两江新区礼嘉附近,这处依山傍水的山间平坝修建分校,安置低年级学生。

原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重庆校友会副会长彭黎明回忆,当时这一带并没有名字。罗家伦在此考察时,看到一条小溪(即九曲河),附近柏树森森,便为该地取名“柏溪”。

42天建学校

学生在校唱《松花江上》

2017年,东南大学重新梳理并刊发了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在重庆的办学历史。

在东南大学的土木工程学院的网站上,一篇名为《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第31级年级史》的文章披露了这段历史,柏溪分校位于嘉陵江上游,中间有操场,其环形跑道约300米。

2017年6月3日,《东南大学报》刊发文章《一张柏溪分校的学凳》。文中作者尹文是东南大学的老师,他寻访这段柏溪分校办学史时表示,里面有三张课桌,还有一张当年的中央大学的学凳,油漆退尽,火漆已看不清楚,布满了岁月的沧桑。

2013年,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蒋宝麟撰写论文《抗战时期中央大学的内迁与重建》一文,详细再现了当年的国立中央大学柏溪分校的辉煌历史:有房屋108栋,3个体育场面积8000平方米,可容纳近2000人上课,而修建这样一所规模庞大的学校,在周边村民的争相帮助下,只花了42天。

蒋宝麟写到,学校建好了,但国难当头,整个国家都处在战火中。即便是柏溪的大学生们,也难以享受宁静的学习时光,随时都做好躲避敌机轰炸的准备。

柏溪分校选址时就考虑到了防空袭的需要,这里三面环山、森林茂密,不易被发现。校舍建设时,互相都保持一定间距,学校对面的小山头,被学生们称为“警报山”,因为每次防空警报一拉,师生就往山里跑。

家住柏溪附近的廖呈祥回忆,当时国立中央大学附小的教程中,老师们都会教一些逃难知识,比如烧红薯充饥、用草编密码、吹口哨传信等。每到学生们组织活动,总会在学校里响起悲愤的合唱《松花江上》。

8年育才无数

学校旧址引人游览

8年时间里,柏溪分校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如“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钱骥、黄纬禄,中科院院士、固体物理学泰斗冯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的设计者曾联松,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两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吴良镛。此外,著名画家徐悲鸿、黄君碧也曾在此传道授业。

在朱光亚院士的介绍上写着:1941年,朱光亚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9月,朱光亚院士考入迁至重庆办学的国立中央大学,在位于柏溪分校的物理学系读书。钱骥于1938年9月高分考取了国立中央大学理化系,1943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理化专业。并留校作助教,进修物理。包括朱光亚、钱骥、黄纬禄等在内的科学家,为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基础。

如今,旧址依然矗立在原地。记者从两江新区宣传部获悉,随着周边绿化的完善,整个柏溪分校旧址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成为市民周末游览的好去处。家住沙坪坝的市民王先生带着女儿前来拍照表示,“看过《无问西东》后,孩子对那个时代的学者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得知重庆有这样的办学旧址,我们特地过来打卡。”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