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老军人专程点赞 她凭什么获评“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我们住在干休所里的人,哪个不是一身伤病。在小万的精心照顾下,我一年多没有感冒,四五年没有住过院了,很感谢她。”10月19日下午,听说新闻记者要采访重庆警备区渝中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文职护士万芝利,已90岁高龄的重庆警备区原副师职顾问陈献章专程来到干休所的活动室,给万芝利点赞。

90岁老军人专程点赞 她凭什么获评“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0-25

“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万芝利(中)。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5日6时讯(记者 张勇 通讯员 罗爽 赵晓菡)“我们住在干休所里的人,哪个不是一身伤病。在小万的精心照顾下,我一年多没有感冒,四五年没有住过院了,很感谢她。”10月19日下午,听说新闻记者要采访重庆警备区渝中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文职护士万芝利,已90岁高龄的重庆警备区原副师职顾问陈献章专程来到干休所的活动室,给万芝利点赞。

“今天早上,小万还陪我去买菜,怕我一个人去不放心!”说起万芝利,这位曾参加过豫东、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的老人竖起了大拇指:“每逢万芝利值班,她的值班室晚上11点还亮着灯,我从家里窗户看着为我们而亮的灯光,感到安心”。

重阳节来临之际,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万芝利所在单位,探访她守护功勋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感人故事。

万芝利(右)上门为老干部检查身体。受访者供图

在军区总医院与老旧干休所之间 她选择了后者

2001年,万芝利从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毕业后,任职于原成都军区总医院。

在医院当护士的6年里,万芝利接触到不少从部队退下来的老干部。“他们为革命工作奉献了大半辈子,留下一身伤病,病情往往比较复杂。有的老干部反复来看病,一些慢性病总也治不好。”万芝利看着蹒跚离去的老干部,心里不是滋味,她担心老干部回家后护理不到位,导致反复发病。

2007年,万芝利考入重庆警备区渝中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原重庆警备区彭家花园干休所),成为干休所门诊部一名文职护士,全方位照顾住在干休所里的老干部夫妇,以及遗孀。

“干休所建于上世纪60年代,设施已经比较陈旧。”万芝利坦承,初到岗时,自己有过心理落差。不久,部队离休老干部刘安贵看出了万芝利的闷闷不乐。他主动找万芝利聊天,讲述自己的革命经历。

聊天中,万芝利得知,刘老参加过大小战斗百余次,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上留有好几块弹片。每到阴雨天,刘老就异常疼痛,只能咬牙坚持,但他从不后悔当初参加革命的选择。

“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他们能够抛头颅、洒热血。这怎能不让我敬佩!随着对老人们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万芝利说,从那以后,自己对老干部服务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在日记本写下:“他们为革命工作奉献一生,我要用青春为他们守护余生”。

在送医途中,万芝利(左)宽慰老干部家属。受访者供图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随着工作逐渐深入,万芝利了解到,所里老干部、遗孀平均年龄超过90岁,大多患有5种以上基础疾病,参战负伤占比超过70%。

一向自信,万芝利这次感觉到:“所学医学知识不够用了。”

为了能够在关键时刻应对,她加班加点学习,顺利通过了主治医师、主管护师考试。同时,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干休所医护人员操作流程:分药细心——每周将老首长老阿姨们需要的数十种药,分日分餐装到一个个小药盒里,再逐人打包送到家里,十年如一日,从无差错;迎诊用心——建立完善老干部基础疾病数据库,确保遇有诊疗情况,能够快速应对;值班放心——时刻做到值班电话“不离手”,即使是上厕所、洗澡都随身携带,期间遇到紧急情况数百次,从未怠岗。

外人都觉得干休所的工作轻松,万芝利却忙得时常顾不上家庭,工作十多年来,她平均每天在岗12小时以上,每周巡诊80余户、步行50多公里,每月接诊陪诊200余人次。

因为万芝利的热情、细心和专业,不少老干部专门等她值班时去看病,或点名让万芝利陪着到医院看病,这让万芝利更忙了。

“有时候,刚陪一个老干部走进医生诊室,另一个老干部的看病需求又来了,我只能安顿好一位,又赶紧下楼接另一位。”万芝利往往在医院一呆就是大半天,经常不能按时吃饭,但从无怨言。

长期陪老干部“跑医院”,也让万芝利对看病流程极为熟悉。这份熟悉,还挽救过老干部的生命。曾经,老干部郝怀亮在干休所内散步时突感胸闷气紧、呼吸困难。正值工作日早高峰,医院病人特别多。万芝利积极协调,安排郝老优先就诊,以最开速度完成检查、办理入院。最后,郝老被确诊心肌梗塞。如果多耽误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回乡、捐赠眼角膜…… 她帮一个个老人完成最后心愿

随着时间流逝,干休所老干部从最初180余人,到如今的2020年只剩20余人。陪伴他们安详幸福地度过晚年,帮他们完成一个又一个最后的心愿,成为了万芝利的一项“新任务”。

去年3月,老干部马跃溪被确诊患皮肤鳞癌,后来溃烂面深入颅骨,万芝利陪着马老看遍军地5所大医院,得到的诊断结果几乎一致:马老年龄大、血压高,还有脑动脉瘤和心脏病,手术风险高,创面愈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人到暮年,思乡心切。当时已经90多岁高龄的马老说出了最大的心愿——再回一次东北老家。然而,由于创面无法愈合,马老的归乡计划遥遥无期。

万芝利仔细研究病历,在网上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国外有类似的案例。记不得跑了多少科室、找了多少医生,她终于邀请到皮肤、肿瘤、脑外等相关科室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经过4周的连续放疗,马老的创面终于痊愈。出院后,马老逢人就夸:“小万不是我的女儿,却做得比亲生子女还好。”

今年7月,马老离世,他的儿子马勇为万芝利送来了一封父亲生前口述、由他代写的感谢信。

而在万芝利的家里,这样的感谢信有厚厚一打,都被万芝利整整齐齐摆放在书架上。在她看来,“一封感谢信就是一枚军功章,我要用加倍的努力回报老干部们的信任”。

在日复一日的照料中,万芝利与老干部们建立了深厚感情。

老干部岳鹏飞在病危弥留之际,一直在老伴儿耳边交代着什么,但老伴儿始终没听明白。

“您是在惦记角膜捐赠的事吗?”万芝利想到岳老平时特别关心失明的孩子,多年前就签下角膜捐赠志愿书,于是主动询问。

岳老点了点头,万芝利哽咽了:“您放心,我一定安排妥当!”……

据统计,13年来,万芝利参与抢救老干部上百次,没有一人因为抢救不及时死亡,没有一人因处置不当留下后遗症,没有一人因诊断失误造成严重后果。

2019年,万芝利获评“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90岁老军人专程点赞 她凭什么获评“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2020-10-25 06:00:00 来源:

“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万芝利(中)。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0月25日6时讯(记者 张勇 通讯员 罗爽 赵晓菡)“我们住在干休所里的人,哪个不是一身伤病。在小万的精心照顾下,我一年多没有感冒,四五年没有住过院了,很感谢她。”10月19日下午,听说新闻记者要采访重庆警备区渝中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门诊部文职护士万芝利,已90岁高龄的重庆警备区原副师职顾问陈献章专程来到干休所的活动室,给万芝利点赞。

“今天早上,小万还陪我去买菜,怕我一个人去不放心!”说起万芝利,这位曾参加过豫东、济南、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的老人竖起了大拇指:“每逢万芝利值班,她的值班室晚上11点还亮着灯,我从家里窗户看着为我们而亮的灯光,感到安心”。

重阳节来临之际,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来到“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万芝利所在单位,探访她守护功勋老人走完人生最后一段旅程的感人故事。

万芝利(右)上门为老干部检查身体。受访者供图

在军区总医院与老旧干休所之间 她选择了后者

2001年,万芝利从第三军医大学成都军医学院毕业后,任职于原成都军区总医院。

在医院当护士的6年里,万芝利接触到不少从部队退下来的老干部。“他们为革命工作奉献了大半辈子,留下一身伤病,病情往往比较复杂。有的老干部反复来看病,一些慢性病总也治不好。”万芝利看着蹒跚离去的老干部,心里不是滋味,她担心老干部回家后护理不到位,导致反复发病。

2007年,万芝利考入重庆警备区渝中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原重庆警备区彭家花园干休所),成为干休所门诊部一名文职护士,全方位照顾住在干休所里的老干部夫妇,以及遗孀。

“干休所建于上世纪60年代,设施已经比较陈旧。”万芝利坦承,初到岗时,自己有过心理落差。不久,部队离休老干部刘安贵看出了万芝利的闷闷不乐。他主动找万芝利聊天,讲述自己的革命经历。

聊天中,万芝利得知,刘老参加过大小战斗百余次,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身上留有好几块弹片。每到阴雨天,刘老就异常疼痛,只能咬牙坚持,但他从不后悔当初参加革命的选择。

“为了大多数人的幸福,他们能够抛头颅、洒热血。这怎能不让我敬佩!随着对老人们的了解越来越深入,我的心灵被深深震撼了。”万芝利说,从那以后,自己对老干部服务工作有了全新的认识,并在日记本写下:“他们为革命工作奉献一生,我要用青春为他们守护余生”。

在送医途中,万芝利(左)宽慰老干部家属。受访者供图

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

随着工作逐渐深入,万芝利了解到,所里老干部、遗孀平均年龄超过90岁,大多患有5种以上基础疾病,参战负伤占比超过70%。

一向自信,万芝利这次感觉到:“所学医学知识不够用了。”

为了能够在关键时刻应对,她加班加点学习,顺利通过了主治医师、主管护师考试。同时,整理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干休所医护人员操作流程:分药细心——每周将老首长老阿姨们需要的数十种药,分日分餐装到一个个小药盒里,再逐人打包送到家里,十年如一日,从无差错;迎诊用心——建立完善老干部基础疾病数据库,确保遇有诊疗情况,能够快速应对;值班放心——时刻做到值班电话“不离手”,即使是上厕所、洗澡都随身携带,期间遇到紧急情况数百次,从未怠岗。

外人都觉得干休所的工作轻松,万芝利却忙得时常顾不上家庭,工作十多年来,她平均每天在岗12小时以上,每周巡诊80余户、步行50多公里,每月接诊陪诊200余人次。

因为万芝利的热情、细心和专业,不少老干部专门等她值班时去看病,或点名让万芝利陪着到医院看病,这让万芝利更忙了。

“有时候,刚陪一个老干部走进医生诊室,另一个老干部的看病需求又来了,我只能安顿好一位,又赶紧下楼接另一位。”万芝利往往在医院一呆就是大半天,经常不能按时吃饭,但从无怨言。

长期陪老干部“跑医院”,也让万芝利对看病流程极为熟悉。这份熟悉,还挽救过老干部的生命。曾经,老干部郝怀亮在干休所内散步时突感胸闷气紧、呼吸困难。正值工作日早高峰,医院病人特别多。万芝利积极协调,安排郝老优先就诊,以最开速度完成检查、办理入院。最后,郝老被确诊心肌梗塞。如果多耽误几分钟,后果不堪设想。

回乡、捐赠眼角膜…… 她帮一个个老人完成最后心愿

随着时间流逝,干休所老干部从最初180余人,到如今的2020年只剩20余人。陪伴他们安详幸福地度过晚年,帮他们完成一个又一个最后的心愿,成为了万芝利的一项“新任务”。

去年3月,老干部马跃溪被确诊患皮肤鳞癌,后来溃烂面深入颅骨,万芝利陪着马老看遍军地5所大医院,得到的诊断结果几乎一致:马老年龄大、血压高,还有脑动脉瘤和心脏病,手术风险高,创面愈合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人到暮年,思乡心切。当时已经90多岁高龄的马老说出了最大的心愿——再回一次东北老家。然而,由于创面无法愈合,马老的归乡计划遥遥无期。

万芝利仔细研究病历,在网上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国外有类似的案例。记不得跑了多少科室、找了多少医生,她终于邀请到皮肤、肿瘤、脑外等相关科室专家进行“多学科联合会诊”。经过4周的连续放疗,马老的创面终于痊愈。出院后,马老逢人就夸:“小万不是我的女儿,却做得比亲生子女还好。”

今年7月,马老离世,他的儿子马勇为万芝利送来了一封父亲生前口述、由他代写的感谢信。

而在万芝利的家里,这样的感谢信有厚厚一打,都被万芝利整整齐齐摆放在书架上。在她看来,“一封感谢信就是一枚军功章,我要用加倍的努力回报老干部们的信任”。

在日复一日的照料中,万芝利与老干部们建立了深厚感情。

老干部岳鹏飞在病危弥留之际,一直在老伴儿耳边交代着什么,但老伴儿始终没听明白。

“您是在惦记角膜捐赠的事吗?”万芝利想到岳老平时特别关心失明的孩子,多年前就签下角膜捐赠志愿书,于是主动询问。

岳老点了点头,万芝利哽咽了:“您放心,我一定安排妥当!”……

据统计,13年来,万芝利参与抢救老干部上百次,没有一人因为抢救不及时死亡,没有一人因处置不当留下后遗症,没有一人因诊断失误造成严重后果。

2019年,万芝利获评“全军先进老干部工作者”。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邵煜晟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