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保合村依托橘海推动农旅融合
乡村“慢生活”美了田园富了乡亲
10月27日上午,长寿区龙河镇保合村,天空中飘洒着细雨,橘海上笼罩着薄雾,气温只有15摄氏度,但“甘麻花”店铺内却热气腾腾,一锅锅现炸的麻花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吸引游客排队购买。

长寿区保合村依托橘海推动农旅融合
乡村“慢生活”美了田园富了乡亲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1-02

记者 赵迎昭

长寿区龙河镇保合村,田园风光旖旎。通讯员 廖涛 摄视觉重庆

10月27日上午,长寿区龙河镇保合村,天空中飘洒着细雨,橘海上笼罩着薄雾,气温只有15摄氏度,但“甘麻花”店铺内却热气腾腾,一锅锅现炸的麻花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吸引游客排队购买。

“节假日游客多的时候,一天销售额最高能达到两三千元。”店铺老板甘雨林始终笑呵呵的,但回忆起之前的“漂泊”经历,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回村之前,我和老伴在镇上流动摆摊,一个月最多才卖两三千元。”

甘雨林回村创业、村里能吸引众多游客,和长寿慢城这一项目有关。去年底,以保合村为核心区的长寿慢城开园,这座“城”依托万亩橘海助推农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提供了生动样本。

不到一年旅游收入近500万元

乡村变身魅力慢城

结满硕果的柑橘树连成橘海,道路两旁盛开着黄色的野花,古色古香的保合书院传递出人文气息……充满田园风光和人文风情的保合村,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乡村发展成景区的呢?

故事得从2009年讲起。这年,长寿区提质提档建设现代农业种植园等现代农业“三园五区”。保合村作为现代农业种植园覆盖区域,实现全域土地流转,并引进多家农业企业,规模化、科学化种植柑橘等。

“果品采摘、清洗、加工、装运,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村民还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在种植园打工获得工资。”保合村党支部书记刘青松说。

如果说特色效益农业夯实了保合村的绿色发展生态本底,那么长寿慢城建设则为保合村打开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2018年,长寿区引入国际慢城发展理念,选址市级乡村振兴试验示范镇龙河镇的3个村打造长寿慢城,以长寿区保合文旅公司(保合村委会持股20%)为该项目建设运营主体,启动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建设。

其中,距长寿城区18公里的保合村被确定为长寿慢城核心区,环境整治、景观打造、文化重振渐次展开。

“环境整治之前,门前的院坝长满野草,现在可是不一样喽。”甘雨林说。记者看到,他门前的院坝平坦干净,在竹林的点缀下十分美观。

院坝美化仅是环境整治的一个环节。让村民和游客赞不绝口的是,保合村根据房屋现状,将全村房屋打造成白墙青瓦的风格,还对宅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进行绿化美化,形成了一户一院落、一湾一景致的景象。

去年底,长寿慢城免费对公众开放,前来体验“慢生活”的游客发现,原来乡村可以建设得如此之美。“保合村远离城市喧嚣,空气特别清新,而且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生活习俗,连散步、骑车都是一种享受。”长寿区市民李利说。

刘青松介绍,长寿慢城带动了保合村200余位村民就业,开园至今,保合村旅游收入近500万元。

挖掘乡土文化内涵

村民在家门口享文化大餐

保合书院位于慢城核心区秀才湾,流传着“八童生中九秀才”的民间故事。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保合村的“内外兼修”。

龙河镇宣传干事王亚明介绍,据传,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杨姓人家自湖北麻城迁至今保合村。一位名叫杨绍书的长者设馆讲学,招收学生8人,另配1名伙夫。没想到,这位伙夫勤奋好学,和学生一同报考秀才,9人全部考中。秀才湾因此得名。

在打造长寿慢城过程中,长寿区利用学堂遗址打造了保合书院。这座书院建筑风格古典,但内容却很“潮”,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参观展览了解科举制度,还能体验VR骑马、VR射箭、VR互动游戏等具有科技元素的项目。

保合村村史馆也值得一去。该馆前厅以“八童生中九秀才”的故事为基础,展示了围绕耕读文化开发的72种文创产品,成为游客喜爱的伴手礼;后厅采用实物展示、情景还原等形式,记录保合村的发展史,石磨、书箱、煤油灯、织布机、自行车……一件件老物件让村民、游客“穿越”到昔日的慢时光。

“保合书院、保合村史馆等项目,可以唤醒乡土文化记忆、丰富游客游览体验,最重要的是可以凝聚人心、引领文明风尚。”刘青松说,如今,保合村村民的文化生活可谓精彩纷呈。

据了解,保合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电影放映厅、梦想课堂等文化设施,组建了打莲萧队、广场舞队,村民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今年初,保合村首届春节联欢会精彩上演,村民自编自演,用节目传递内心的喜悦,展现幸福生活。

随着基础设施变得更加完善,保合村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文艺活动落户于此。10月28至29日,“奋进新时代、共圆小康梦”第九届重庆市乡村文艺会演决赛彩排在保合村橘香广场举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品味文艺盛宴。

回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

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

越变越美的保合村让村民看到了发展契机,找到了创业新路。一时间,保合村掀起返乡创业热潮,45岁的村民杨琼伟就是其中之一。

“你在重庆城里做生意多安逸,回村开民宿赔了咋办?”“老妈,再等就没机会了。”向母亲征求回村开民宿的意见时,杨琼伟遭到了母亲的反对。但看到游客纷至沓来,不少邻里靠吃“旅游饭”鼓了腰包,家人也动了心,开始支持杨琼伟。

9月,杨琼伟利用自家闲置房屋,投入60万元打造乡村民宿,如今这座名叫“状元客栈”的民宿已经基本装修完成。走上民宿二楼,推窗即见碧波荡漾的三才湖、郁郁葱葱的橘海,让人心旷神怡。

57岁的王仁海也是返乡创业的村民之一。在贵州,他拥有10余个建材门面,生意做得有模有样。今年初,王仁海看到家乡的可喜变化后,放弃建材生意,回村开办了餐饮店,生意红火时一天可以接待30余桌客人。

随着保合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回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长寿慢城的业态也逐渐丰富起来。目前,长寿慢城已招商落地30余个项目,涵盖餐饮、住宿、娱乐、手工体验等。

今年,保合村还将打造儿童乐园、数字拓展基地、酒吧一条街等项目,让乡村慢生活更具吸引力。此外,保合村农民直播间也在筹划之中,村子希望借助网络“火”起来。

刘青松说,在保合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人们从“要我振兴”转变为“我要振兴”,“村民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姿态,已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长寿区保合村依托橘海推动农旅融合
乡村“慢生活”美了田园富了乡亲

2020-11-02 09:25:16 来源: 0 条评论

记者 赵迎昭

长寿区龙河镇保合村,田园风光旖旎。通讯员 廖涛 摄视觉重庆

10月27日上午,长寿区龙河镇保合村,天空中飘洒着细雨,橘海上笼罩着薄雾,气温只有15摄氏度,但“甘麻花”店铺内却热气腾腾,一锅锅现炸的麻花色泽金黄、香味扑鼻,吸引游客排队购买。

“节假日游客多的时候,一天销售额最高能达到两三千元。”店铺老板甘雨林始终笑呵呵的,但回忆起之前的“漂泊”经历,他的眉头皱了起来:“回村之前,我和老伴在镇上流动摆摊,一个月最多才卖两三千元。”

甘雨林回村创业、村里能吸引众多游客,和长寿慢城这一项目有关。去年底,以保合村为核心区的长寿慢城开园,这座“城”依托万亩橘海助推农旅融合发展,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实际和群众意愿的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综合试验示范提供了生动样本。

不到一年旅游收入近500万元

乡村变身魅力慢城

结满硕果的柑橘树连成橘海,道路两旁盛开着黄色的野花,古色古香的保合书院传递出人文气息……充满田园风光和人文风情的保合村,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乡村发展成景区的呢?

故事得从2009年讲起。这年,长寿区提质提档建设现代农业种植园等现代农业“三园五区”。保合村作为现代农业种植园覆盖区域,实现全域土地流转,并引进多家农业企业,规模化、科学化种植柑橘等。

“果品采摘、清洗、加工、装运,为村民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村民还能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租金、在种植园打工获得工资。”保合村党支部书记刘青松说。

如果说特色效益农业夯实了保合村的绿色发展生态本底,那么长寿慢城建设则为保合村打开了崭新的发展空间。

2018年,长寿区引入国际慢城发展理念,选址市级乡村振兴试验示范镇龙河镇的3个村打造长寿慢城,以长寿区保合文旅公司(保合村委会持股20%)为该项目建设运营主体,启动面积达30平方公里的示范区建设。

其中,距长寿城区18公里的保合村被确定为长寿慢城核心区,环境整治、景观打造、文化重振渐次展开。

“环境整治之前,门前的院坝长满野草,现在可是不一样喽。”甘雨林说。记者看到,他门前的院坝平坦干净,在竹林的点缀下十分美观。

院坝美化仅是环境整治的一个环节。让村民和游客赞不绝口的是,保合村根据房屋现状,将全村房屋打造成白墙青瓦的风格,还对宅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进行绿化美化,形成了一户一院落、一湾一景致的景象。

去年底,长寿慢城免费对公众开放,前来体验“慢生活”的游客发现,原来乡村可以建设得如此之美。“保合村远离城市喧嚣,空气特别清新,而且这里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传统生活习俗,连散步、骑车都是一种享受。”长寿区市民李利说。

刘青松介绍,长寿慢城带动了保合村200余位村民就业,开园至今,保合村旅游收入近500万元。

挖掘乡土文化内涵

村民在家门口享文化大餐

保合书院位于慢城核心区秀才湾,流传着“八童生中九秀才”的民间故事。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保合村的“内外兼修”。

龙河镇宣传干事王亚明介绍,据传,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杨姓人家自湖北麻城迁至今保合村。一位名叫杨绍书的长者设馆讲学,招收学生8人,另配1名伙夫。没想到,这位伙夫勤奋好学,和学生一同报考秀才,9人全部考中。秀才湾因此得名。

在打造长寿慢城过程中,长寿区利用学堂遗址打造了保合书院。这座书院建筑风格古典,但内容却很“潮”,游客不仅可以在这里参观展览了解科举制度,还能体验VR骑马、VR射箭、VR互动游戏等具有科技元素的项目。

保合村村史馆也值得一去。该馆前厅以“八童生中九秀才”的故事为基础,展示了围绕耕读文化开发的72种文创产品,成为游客喜爱的伴手礼;后厅采用实物展示、情景还原等形式,记录保合村的发展史,石磨、书箱、煤油灯、织布机、自行车……一件件老物件让村民、游客“穿越”到昔日的慢时光。

“保合书院、保合村史馆等项目,可以唤醒乡土文化记忆、丰富游客游览体验,最重要的是可以凝聚人心、引领文明风尚。”刘青松说,如今,保合村村民的文化生活可谓精彩纷呈。

据了解,保合村便民服务中心设置了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电影放映厅、梦想课堂等文化设施,组建了打莲萧队、广场舞队,村民文化生活有滋有味。

今年初,保合村首届春节联欢会精彩上演,村民自编自演,用节目传递内心的喜悦,展现幸福生活。

随着基础设施变得更加完善,保合村还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高品质文艺活动落户于此。10月28至29日,“奋进新时代、共圆小康梦”第九届重庆市乡村文艺会演决赛彩排在保合村橘香广场举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品味文艺盛宴。

回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

农民在乡村振兴中“唱主角”

越变越美的保合村让村民看到了发展契机,找到了创业新路。一时间,保合村掀起返乡创业热潮,45岁的村民杨琼伟就是其中之一。

“你在重庆城里做生意多安逸,回村开民宿赔了咋办?”“老妈,再等就没机会了。”向母亲征求回村开民宿的意见时,杨琼伟遭到了母亲的反对。但看到游客纷至沓来,不少邻里靠吃“旅游饭”鼓了腰包,家人也动了心,开始支持杨琼伟。

9月,杨琼伟利用自家闲置房屋,投入60万元打造乡村民宿,如今这座名叫“状元客栈”的民宿已经基本装修完成。走上民宿二楼,推窗即见碧波荡漾的三才湖、郁郁葱葱的橘海,让人心旷神怡。

57岁的王仁海也是返乡创业的村民之一。在贵州,他拥有10余个建材门面,生意做得有模有样。今年初,王仁海看到家乡的可喜变化后,放弃建材生意,回村开办了餐饮店,生意红火时一天可以接待30余桌客人。

随着保合村的吸引力越来越大,回乡创业的村民越来越多,长寿慢城的业态也逐渐丰富起来。目前,长寿慢城已招商落地30余个项目,涵盖餐饮、住宿、娱乐、手工体验等。

今年,保合村还将打造儿童乐园、数字拓展基地、酒吧一条街等项目,让乡村慢生活更具吸引力。此外,保合村农民直播间也在筹划之中,村子希望借助网络“火”起来。

刘青松说,在保合村,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被充分激发,人们从“要我振兴”转变为“我要振兴”,“村民为美好生活努力奋斗的姿态,已经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