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行走山野 寻迹巴渝历史
重庆女子考古队成立8年,开展10余个发掘项目、10余个文物调查勘探项目
燕妮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队长。这支2012年组建的考古队,是中国西部第一支由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古队伍。这几年,女子考古队队员从5人发展至11人,开展了10余个发掘项目、10余个文物调查勘探项目的田野工作,并参与了多项大遗址科技考古工作。前不久,这支队伍获得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她们行走山野 寻迹巴渝历史
重庆女子考古队成立8年,开展10余个发掘项目、10余个文物调查勘探项目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1-04

女子考古队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照片中的燕妮,站在忠县坪上遗址考古工地,灰头土脸;眼前的她,涂着红指甲,一头大波浪卷发,魅力十足。

燕妮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以下简称“女子考古队”)队长。这支2012年组建的考古队,是中国西部第一支由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古队伍。

这几年,女子考古队队员从5人发展至11人,开展了10余个发掘项目、10余个文物调查勘探项目的田野工作,并参与了多项大遗址科技考古工作。前不久,这支队伍获得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乘风破浪的“女汉子”

女子考古队队员常常自称“女汉子”——在考古现场,她们素面朝天,能够淡定面对一个又一个挑战。

时间回到2017年。“放心,肯定能把你们安全送到家!”一个盛夏的午后,忠县洋渡,天空乌云压顶,江面波涛汹涌,左摇右晃的渔船上,船夫不断安抚着船上的女子考古队队员。燕妮心情忐忑,但她仍压抑着紧张的情绪,安慰同事。所幸,经过半个多小时航行后,女子考古队队员安全抵达了住处。

“这是发掘坪上遗址时最难忘的经历。”燕妮回忆道,2017年6月初至9月底,女子考古队5名成员对忠县洋渡坪上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1010平方米。这是女子考古队首次集体作战,也是女子考古队首次亮出队旗。

“此前,女子考古队的成员都是和男性考古人员搭档工作。”燕妮说,当年,重庆考古发掘任务非常繁重,单位便将坪上遗址的考古发掘任务交给女子考古队独立完成。考古发掘期间,她们和时间赛跑,加班成为常态,最晚的一次晚上10点多才收工。

“考古发掘时,我们几个女性考古工作人员吃住在一起,生活、沟通都比较方便,加上大家所学专业不同,还可以相互学习。”燕妮说。在队员团结奋战下,坪上遗址发现商周、汉至六朝、唐宋3个时期文化遗存,出土240余件陪葬品,获评“重庆市六大考古发现”。

用考古手段还原古人生活

女子考古队一开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起初,这支队伍的5名队员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女性专业骨干。随着女子考古队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院方抽调了科技保护技术人员、行政管理协调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充实女子考古队。至今女子考古队已发展至11名女性成员,涵盖田野发掘、科技考古、器物修复、绘图等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这几年,重庆考古工作更具科技含量,开始探索动植物考古,还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RTK、无人机等测绘设备采集文物全方位信息,开展精细化研究,取得了研究成果。

队员马晓娇和李凤都是女子考古队的核心成员,她们分别从事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填补了研究院该领域研究人员的空白。在马晓娇看来,女性考古工作人员心思更加缜密,可以发现更多动植物遗存,从而更好地还原古人生活。

“渝中区太平门遗址经过浮选(植物考古的一种方法),收获了可鉴定的植物遗存1853粒,分为4种农作物,其中稻谷最多,共1741粒。”马晓娇说,经过分析可以知道,重庆城南宋时期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植粟、黍和小麦。

李凤参与了酉阳何土司城遗址动物考古工作。该遗址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其中家养动物有家猪、水牛、马、狗、鸡等,反映出明清先民对于家养动物的主观选择性。”李凤说。

让考古成果活起来

“田野考古不是终点,如何科学地阐释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才是考古需要解决的终极目标。”燕妮说。

在没有野外考古项目时,女子考古队队员会在单位研究考古成果、撰写考古报告。最近,燕妮正撰写忠县坪上遗址、溪口墓群的考古报告。她说,这两个遗址出土了500多件文物和标本,每一件都要绘图和制卡,计划明年可以撰写完成。

“将文物和标本发掘出土后,还要开展修复、绘图、制卡等研究工作,并定期向公众公布研究成果,吸引大众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燕妮说,希望女子考古队可以学习前辈考古学家们的优良传统,不忘考古人的初心,为重庆考古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赵迎昭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她们行走山野 寻迹巴渝历史
重庆女子考古队成立8年,开展10余个发掘项目、10余个文物调查勘探项目

2020-11-04 07:19:23 来源: 0 条评论

女子考古队队员在进行考古发掘。 (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供图)

照片中的燕妮,站在忠县坪上遗址考古工地,灰头土脸;眼前的她,涂着红指甲,一头大波浪卷发,魅力十足。

燕妮是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女子考古队(以下简称“女子考古队”)队长。这支2012年组建的考古队,是中国西部第一支由女性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考古队伍。

这几年,女子考古队队员从5人发展至11人,开展了10余个发掘项目、10余个文物调查勘探项目的田野工作,并参与了多项大遗址科技考古工作。前不久,这支队伍获得2019年度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乘风破浪的“女汉子”

女子考古队队员常常自称“女汉子”——在考古现场,她们素面朝天,能够淡定面对一个又一个挑战。

时间回到2017年。“放心,肯定能把你们安全送到家!”一个盛夏的午后,忠县洋渡,天空乌云压顶,江面波涛汹涌,左摇右晃的渔船上,船夫不断安抚着船上的女子考古队队员。燕妮心情忐忑,但她仍压抑着紧张的情绪,安慰同事。所幸,经过半个多小时航行后,女子考古队队员安全抵达了住处。

“这是发掘坪上遗址时最难忘的经历。”燕妮回忆道,2017年6月初至9月底,女子考古队5名成员对忠县洋渡坪上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1010平方米。这是女子考古队首次集体作战,也是女子考古队首次亮出队旗。

“此前,女子考古队的成员都是和男性考古人员搭档工作。”燕妮说,当年,重庆考古发掘任务非常繁重,单位便将坪上遗址的考古发掘任务交给女子考古队独立完成。考古发掘期间,她们和时间赛跑,加班成为常态,最晚的一次晚上10点多才收工。

“考古发掘时,我们几个女性考古工作人员吃住在一起,生活、沟通都比较方便,加上大家所学专业不同,还可以相互学习。”燕妮说。在队员团结奋战下,坪上遗址发现商周、汉至六朝、唐宋3个时期文化遗存,出土240余件陪葬品,获评“重庆市六大考古发现”。

用考古手段还原古人生活

女子考古队一开始并不是一个独立的部门。起初,这支队伍的5名队员是文物考古研究所女性专业骨干。随着女子考古队取得的成绩越来越多,院方抽调了科技保护技术人员、行政管理协调人员以及后勤保障人员充实女子考古队。至今女子考古队已发展至11名女性成员,涵盖田野发掘、科技考古、器物修复、绘图等多领域专业技术人才。

这几年,重庆考古工作更具科技含量,开始探索动植物考古,还借助三维激光扫描仪、RTK、无人机等测绘设备采集文物全方位信息,开展精细化研究,取得了研究成果。

队员马晓娇和李凤都是女子考古队的核心成员,她们分别从事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填补了研究院该领域研究人员的空白。在马晓娇看来,女性考古工作人员心思更加缜密,可以发现更多动植物遗存,从而更好地还原古人生活。

“渝中区太平门遗址经过浮选(植物考古的一种方法),收获了可鉴定的植物遗存1853粒,分为4种农作物,其中稻谷最多,共1741粒。”马晓娇说,经过分析可以知道,重庆城南宋时期以种植水稻为主,兼种植粟、黍和小麦。

李凤参与了酉阳何土司城遗址动物考古工作。该遗址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其中家养动物有家猪、水牛、马、狗、鸡等,反映出明清先民对于家养动物的主观选择性。”李凤说。

让考古成果活起来

“田野考古不是终点,如何科学地阐释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才是考古需要解决的终极目标。”燕妮说。

在没有野外考古项目时,女子考古队队员会在单位研究考古成果、撰写考古报告。最近,燕妮正撰写忠县坪上遗址、溪口墓群的考古报告。她说,这两个遗址出土了500多件文物和标本,每一件都要绘图和制卡,计划明年可以撰写完成。

“将文物和标本发掘出土后,还要开展修复、绘图、制卡等研究工作,并定期向公众公布研究成果,吸引大众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真正让文物活起来。”燕妮说,希望女子考古队可以学习前辈考古学家们的优良传统,不忘考古人的初心,为重庆考古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记者 赵迎昭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