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江区金溪镇养牛大户陈淑香:“我要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11月4日清晨,黔江区金溪镇金溪社区,空气里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38岁的陈淑香穿着雨靴,挽着袖子,正在自家的牛棚前忙碌着。

黔江区金溪镇养牛大户陈淑香:“我要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1-10

11月4日清晨,黔江区金溪镇金溪社区,空气里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38岁的陈淑香穿着雨靴,挽着袖子,正在自家的牛棚前忙碌着。

清扫牛槽、添草喂水、整理圈舍……前几年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已成为重庆盛锐家庭农场负责人的她,很多活儿依然坚持亲力亲为,在农场里忙个不停。

“不等不靠,只要选对路子,勤劳肯干,就能脱贫。”陈淑香说,这几年创业不容易,手里有活儿做着,心里才更踏实。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2013年之前,陈淑香和丈夫杨胜雨常年在新疆、浙江、深圳等地务工,从事渔业养殖,每月收入3000多元。

“离家又远,收入也不高,更无法照顾到家里。”陈淑香说,眼看两个小孩快到上学的年龄,她和丈夫几番商量,决定回老家自己创业。

对于“创业干什么项目”这个问题,陈淑香当时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在她看来,从小就看父母在家里养鸡,想来应该是件简单的事,那就建个养鸡场吧!

建鸡舍、买鸡苗、买饲料……陈淑香和丈夫用多年打工的10万元积蓄,在家乡搞起了土鸡养殖。原本铆足了劲儿想要大干一场的她,却被浇了一盆冷水。

“没有经验也不懂技术,买来的小鸡接二连三生病,半年不到就死完了。”陈淑香的首次创业就这样以失败告终,血本无归,全家也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

“我不晓得该怎么形容当时的心情,但我只晓得生活还得继续过。”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陈淑香沉默了一阵说。

初次创业的失败,并没有击垮陈淑香夫妻俩的创业激情和信心。“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很快,俩人寻思着,准备开始第二次创业。

“脱贫不能等、靠、要”

“牛不容易生病,养殖的技术含量也要低很多。”汲取了上一次教训,陈淑香夫妻一合计,决定开个农场养牛,但资金却成了第一难题。

“真的多亏政府帮助,不然我也没有今天。”陈淑香的言语间充满感激。她回忆说,那段时间,黔江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及驻村干部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并提供针对性帮扶。

“了解我们缺资金,就提供了10万元的创业扶贫贷款。”陈淑香说,随后,她又向亲戚朋友多方筹资,凑了20万元的启动资金,成立了重庆市盛锐家庭农场。

2015年初,陈淑香买进了35头牛,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创业。除了建设牛棚,她还流转了120多亩土地栽种草料,15亩鱼塘养鱼,并投入3万余元发展经果林。

“农场的水电、道路、沼气池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的,产品销路也是政府帮我联系的。”陈淑香告诉记者,在政府部门帮助下,她的农场很快走上正轨,2016年全家就顺利脱贫了。

如今,陈淑香的农场还不定期接纳村民就地就近务工,其中多是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

“要脱贫就不能懒惰,更不能对政府抱着等、靠、要的心态,必须自己有规划、有目标、干实事。”陈淑香笑着说,“我脱贫了,就要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嘛!”

走上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在陈淑香看来,第一次创业的失败主要原因是“不懂技术,盲目操作”造成的。

为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知识学习,她报名参加了当地人力社保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技能培训”,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掌握了销售技巧,提升了养殖技术。

“培训后我受到很多启发,还结识了一帮朋友,让我明确了发展方向。”陈淑香说,2018年,她创新采用了“养殖+种植+休闲农业”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牛的粪便就用来当作果林的肥料,用不完的还可以卖出去,不但节约了肥料成本,还增加了一个收入来源。”

尝到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甜头,陈淑香开始组织和带动周边农户养殖家畜禽、种植蔬菜水果。今年疫情期间,她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卖起了牛肉、鱼肉和水果。由于品质过硬,她的生意越来越好,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陈淑香告诉记者,这几年,在政府引导和各部门的帮助下,她的农场扩大了规模:现建有养牛大棚3000平方米、沼气池400立方米,机具设备一应俱全,现存栏母牛40头、小牛30头,修建鱼池15亩。

明年,她计划着再扩建养牛场300平方米,购买母牛30头,力争常年存栏大小牛200头,出售肉牛50头、鲜鱼2万斤,全年总产值突破100万元。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黔江区金溪镇养牛大户陈淑香:“我要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

2020-11-10 11:03:56 来源: 0 条评论

11月4日清晨,黔江区金溪镇金溪社区,空气里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味道。38岁的陈淑香穿着雨靴,挽着袖子,正在自家的牛棚前忙碌着。

清扫牛槽、添草喂水、整理圈舍……前几年还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如今已成为重庆盛锐家庭农场负责人的她,很多活儿依然坚持亲力亲为,在农场里忙个不停。

“不等不靠,只要选对路子,勤劳肯干,就能脱贫。”陈淑香说,这几年创业不容易,手里有活儿做着,心里才更踏实。

“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2013年之前,陈淑香和丈夫杨胜雨常年在新疆、浙江、深圳等地务工,从事渔业养殖,每月收入3000多元。

“离家又远,收入也不高,更无法照顾到家里。”陈淑香说,眼看两个小孩快到上学的年龄,她和丈夫几番商量,决定回老家自己创业。

对于“创业干什么项目”这个问题,陈淑香当时并没有过多的考虑。在她看来,从小就看父母在家里养鸡,想来应该是件简单的事,那就建个养鸡场吧!

建鸡舍、买鸡苗、买饲料……陈淑香和丈夫用多年打工的10万元积蓄,在家乡搞起了土鸡养殖。原本铆足了劲儿想要大干一场的她,却被浇了一盆冷水。

“没有经验也不懂技术,买来的小鸡接二连三生病,半年不到就死完了。”陈淑香的首次创业就这样以失败告终,血本无归,全家也被确定为建卡贫困户。

“我不晓得该怎么形容当时的心情,但我只晓得生活还得继续过。”回忆起当时的情形,陈淑香沉默了一阵说。

初次创业的失败,并没有击垮陈淑香夫妻俩的创业激情和信心。“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很快,俩人寻思着,准备开始第二次创业。

“脱贫不能等、靠、要”

“牛不容易生病,养殖的技术含量也要低很多。”汲取了上一次教训,陈淑香夫妻一合计,决定开个农场养牛,但资金却成了第一难题。

“真的多亏政府帮助,不然我也没有今天。”陈淑香的言语间充满感激。她回忆说,那段时间,黔江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及驻村干部多次上门了解情况,并提供针对性帮扶。

“了解我们缺资金,就提供了10万元的创业扶贫贷款。”陈淑香说,随后,她又向亲戚朋友多方筹资,凑了20万元的启动资金,成立了重庆市盛锐家庭农场。

2015年初,陈淑香买进了35头牛,开始了她的第二次创业。除了建设牛棚,她还流转了120多亩土地栽种草料,15亩鱼塘养鱼,并投入3万余元发展经果林。

“农场的水电、道路、沼气池都是政府投资建设的,产品销路也是政府帮我联系的。”陈淑香告诉记者,在政府部门帮助下,她的农场很快走上正轨,2016年全家就顺利脱贫了。

如今,陈淑香的农场还不定期接纳村民就地就近务工,其中多是周边建档立卡贫困户。

“要脱贫就不能懒惰,更不能对政府抱着等、靠、要的心态,必须自己有规划、有目标、干实事。”陈淑香笑着说,“我脱贫了,就要带着大家一起脱贫致富嘛!”

走上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之路

在陈淑香看来,第一次创业的失败主要原因是“不懂技术,盲目操作”造成的。

为加强自己的业务技能知识学习,她报名参加了当地人力社保部门组织的“创业培训+技能培训”,通过系统专业的培训,掌握了销售技巧,提升了养殖技术。

“培训后我受到很多启发,还结识了一帮朋友,让我明确了发展方向。”陈淑香说,2018年,她创新采用了“养殖+种植+休闲农业”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牛的粪便就用来当作果林的肥料,用不完的还可以卖出去,不但节约了肥料成本,还增加了一个收入来源。”

尝到了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的甜头,陈淑香开始组织和带动周边农户养殖家畜禽、种植蔬菜水果。今年疫情期间,她还通过微信朋友圈,卖起了牛肉、鱼肉和水果。由于品质过硬,她的生意越来越好,积累了不少回头客。

陈淑香告诉记者,这几年,在政府引导和各部门的帮助下,她的农场扩大了规模:现建有养牛大棚3000平方米、沼气池400立方米,机具设备一应俱全,现存栏母牛40头、小牛30头,修建鱼池15亩。

明年,她计划着再扩建养牛场300平方米,购买母牛30头,力争常年存栏大小牛200头,出售肉牛50头、鲜鱼2万斤,全年总产值突破100万元。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