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爱书者眼中的重庆书店之变——
从单一售书走向“城市文化客厅”
11月9日,夜幕降临,美食顾问谭爽宁卸下一天的疲惫,化上精致的妆容,来到位于渝北区嘉州路新光里的新山书屋。谭爽宁是个爱书之人,逛书店是她的生活方式之一。让她感到惊喜的是,近年来,一座座颇具特色的实体书店在重庆不断涌现,而书店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单一的售书场所到为市民提供文化和休闲生活的“城市客厅”。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这些书店仍然鲜活地存在、成长、蜕变着。

一位爱书者眼中的重庆书店之变——
从单一售书走向“城市文化客厅”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1-12

记者 赵迎昭

十一月九日晚,市民在新山书屋阅读和休闲。记者 赵迎昭 摄视觉重庆

11月9日,夜幕降临,美食顾问谭爽宁卸下一天的疲惫,化上精致的妆容,来到位于渝北区嘉州路新光里的新山书屋。

谭爽宁是个爱书之人,逛书店是她的生活方式之一。

让她感到惊喜的是,近年来,一座座颇具特色的实体书店在重庆不断涌现,而书店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单一的售书场所到为市民提供文化和休闲生活的“城市客厅”。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这些书店仍然鲜活地存在、成长、蜕变着。

谭爽宁回忆起小时候说,在没有网购的年代,市民购书最主要的去处就是新华书店。

2001年,谭爽宁远赴英国学习金融。在伦敦郊区开往市区的短途火车以及伦敦地铁上,当地市民总会捧着一本书静心阅读,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6年学成归国后,谭爽宁到上海工作。在上海,她最爱福州路,因为这里书店密集,上海书城、商务印书馆等颇具规模的书店都汇聚于此。

2013年,谭爽宁回到重庆定居。这时,西西弗书店已来渝5年——2008年3月,西西弗重庆三峡广场店开业。目前,西西弗已在重庆布局20家书店。

“大约是2009年,我第一次逛西西弗,这家充满设计感的书店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不仅名字好听,而且图书陈设方式和此前去过的书店迥然不同,还有丰富多彩的创意产品,让逛书店充满了愉悦感。”谭爽宁说,从那一年起,她发现书店不再仅仅是售书的地方,也是闲暇之余的好去处。

近年来,特色实体书店在重庆生根、发芽、开花,越来越多,让谭爽宁有了更多好去处,如2016年5月开业的南之山书店、2016年12月亮相南滨路的精典书店、2017年4月首次落户重庆的言几又书店、2018年4月开门迎客的曾家岩书院、2018年7月开业的新山书屋、2019年1月开业的钟书阁书店……

《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重庆共有2312家实体书店,在全国各城市中位居第五。

让她感到惊喜的是,书店规模的大与小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而更注重提升颜值和内涵。

就拿新山书屋来说,虽置身闹市,但书店内却非常安静。高大的落地窗营造出敞亮的空间,原木书架散发着温和的气息,书桌上的花艺为书店增添了自然的氛围。漫步书店,会发现图书被按照主题陈列,如“巨人的时代”“普利策文学奖”“芥川文学奖”等类目。

“这种陈列充满新意,可以满足有‘收藏癖’的读者,书籍的品质也比较高。”谭爽宁从2018年10月与新山书屋初次邂逅起就爱上了这里。此外,新山书屋中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精致的微型展览也“圈粉”了许多人。

此外,新华书店和南之山、钟书阁等书店也在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甫一开业就引起打卡热潮。

谭爽宁对此也有深刻感受,“书店是成人消磨时间的好场所,此外,朋友也会常常带孩子到书店看书和学习,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不难发现,如今,重庆的书店不仅仅是书店,它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接口,将读者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相连接,成为文化潮流的引领者、全民阅读的承载者、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一位爱书者眼中的重庆书店之变——
从单一售书走向“城市文化客厅”

2020-11-12 09:17:38 来源: 0 条评论

记者 赵迎昭

十一月九日晚,市民在新山书屋阅读和休闲。记者 赵迎昭 摄视觉重庆

11月9日,夜幕降临,美食顾问谭爽宁卸下一天的疲惫,化上精致的妆容,来到位于渝北区嘉州路新光里的新山书屋。

谭爽宁是个爱书之人,逛书店是她的生活方式之一。

让她感到惊喜的是,近年来,一座座颇具特色的实体书店在重庆不断涌现,而书店的功能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从单一的售书场所到为市民提供文化和休闲生活的“城市客厅”。在互联网大潮的冲击下,这些书店仍然鲜活地存在、成长、蜕变着。

谭爽宁回忆起小时候说,在没有网购的年代,市民购书最主要的去处就是新华书店。

2001年,谭爽宁远赴英国学习金融。在伦敦郊区开往市区的短途火车以及伦敦地铁上,当地市民总会捧着一本书静心阅读,这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006年学成归国后,谭爽宁到上海工作。在上海,她最爱福州路,因为这里书店密集,上海书城、商务印书馆等颇具规模的书店都汇聚于此。

2013年,谭爽宁回到重庆定居。这时,西西弗书店已来渝5年——2008年3月,西西弗重庆三峡广场店开业。目前,西西弗已在重庆布局20家书店。

“大约是2009年,我第一次逛西西弗,这家充满设计感的书店一下子就把我吸引住了,不仅名字好听,而且图书陈设方式和此前去过的书店迥然不同,还有丰富多彩的创意产品,让逛书店充满了愉悦感。”谭爽宁说,从那一年起,她发现书店不再仅仅是售书的地方,也是闲暇之余的好去处。

近年来,特色实体书店在重庆生根、发芽、开花,越来越多,让谭爽宁有了更多好去处,如2016年5月开业的南之山书店、2016年12月亮相南滨路的精典书店、2017年4月首次落户重庆的言几又书店、2018年4月开门迎客的曾家岩书院、2018年7月开业的新山书屋、2019年1月开业的钟书阁书店……

《2019-2020中国实体书店产业报告》显示,2019年,重庆共有2312家实体书店,在全国各城市中位居第五。

让她感到惊喜的是,书店规模的大与小变得没那么重要了,而更注重提升颜值和内涵。

就拿新山书屋来说,虽置身闹市,但书店内却非常安静。高大的落地窗营造出敞亮的空间,原木书架散发着温和的气息,书桌上的花艺为书店增添了自然的氛围。漫步书店,会发现图书被按照主题陈列,如“巨人的时代”“普利策文学奖”“芥川文学奖”等类目。

“这种陈列充满新意,可以满足有‘收藏癖’的读者,书籍的品质也比较高。”谭爽宁从2018年10月与新山书屋初次邂逅起就爱上了这里。此外,新山书屋中琳琅满目的文创产品、精致的微型展览也“圈粉”了许多人。

此外,新华书店和南之山、钟书阁等书店也在设计上下了不少功夫,甫一开业就引起打卡热潮。

谭爽宁对此也有深刻感受,“书店是成人消磨时间的好场所,此外,朋友也会常常带孩子到书店看书和学习,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

不难发现,如今,重庆的书店不仅仅是书店,它更是一个城市的文化接口,将读者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相连接,成为文化潮流的引领者、全民阅读的承载者、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者。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