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如何用设计引领城市、用建筑纪录时代?听听院士怎么说
全国建筑设计行业创新创优学术峰会今日在渝举行。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刘钊 摄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3日15时20分讯(董进 实习生 杨世玉)今(13)日上午,由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指导、建筑分会主办,中国建筑设计行业网、重庆市勘察设计协会承办的“全国建筑设计行业创新创优学术峰会”在渝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何镜堂、庄惟敏等业内专家大师及获奖建筑师讲述获奖作品创作思路、项目特点,畅谈中国建筑师的创作力及统筹力的提升。
会上,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总建筑师张宇作“201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建筑设计)评审工作”汇报。他详细介绍了201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总况以及201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筹备工作情况、评审工作情况、筹办单位工作情况、会议评审一直到2019年度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奖评审结果分析,并对部分获得行业一等奖的项目做精彩点评。
何镜堂以《设计引领城市 建筑记录时代》为主题进行演讲。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刘钊 摄
何镜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董事长何镜堂演讲的主题为《设计引领城市 建筑记录时代》,在他看来,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更是城市赖以延续和发展的根基,城市建设要体现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创造地域特征。
“我国城市化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城市由大规模增量建设转为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发展的阶段,全面提升城市建筑和环境质量是新时期城市建设的要求。”何镜堂透露,城市的核心是人,城市建设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造美好宜居的人居环境,因此城市设计应妥善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高度重视城市风貌营造过程中地域性、文化性和时代性和谐统一的问题。
何镜堂直言,建筑具体的造型、空间及其室内外细部和景观构成建筑的整体,表达出建筑和城市风貌的特征、风格和精神内涵。一个好的建筑创作和城市风貌不仅需要满足经济、实用、美观的基本需求,最终打动人心的是其所表达的文化特质和精神内涵。“地域性、文化性、时代性是和谐统一的整体。”何镜堂说道,其中地域性是城市赖以生存的根基,文化性体现城市的内涵和品位,时代性体现城市的发展前景。在城市建设中,挖掘城市的地域特征,彰显城市的文化内涵,紧跟时代的进步与发展,从整体性和可持续性的高度去认识城市风貌问题。
庄惟敏以《基于前策划后评估的韧性建筑设计研究》为主题进行演讲。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刘钊 摄
庄惟敏:建筑学要走可持续性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兼总建筑师庄惟敏演讲的主题则是《基于前策划后评估的韧性建筑设计研究》,他提出走可持续性发展之路是以新的观念对待21世纪建筑学的发展,这将带来又一个新的建筑运动,包括建筑科学技术的进步和艺术的创造等。
庄惟敏分析,建筑学科优先领域分别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先进数字技术支撑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乡村人居环境改善方法与技术、面向智慧城市的高密度建成空间规划设计方法、既有建筑绿色改造更新、健康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绿色节能建筑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七个方面。
“今天信息时代背景下,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庄惟敏还谈到,在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下,数据资料成为全球的战略要点,各类公共建筑策划数据库的建立,不仅仅是为了让建筑更好看、更好用,也将作为国家战略决策的基础储备。
业内专家大师畅谈中国建筑师的创作力及统筹力的提升。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刘钊 摄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