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者悦·远者来”英才故事|黄强:我要用科技让重庆的未来发展更绿色
“我要用毕生所学,让重庆的未来发展更绿色。”作为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巴渝青年学者、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副研究员黄强说道。

“近者悦·远者来”英才故事|黄强:我要用科技让重庆的未来发展更绿色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1-14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4日15时讯(记者 秦思思)“我要用毕生所学,让重庆的未来发展更绿色。”作为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巴渝青年学者、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副研究员黄强说道。

黄强正在与团队做实验 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今年34岁的黄强,出生于重庆市潼南区,他告诉记者:“我的老家在潼南区太安镇,那里是重庆市笋竹之乡,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鱼苗繁殖基地,美食太安鱼让很多人记住了它的名字。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以后有出息了一定要为家乡出一份力。所以我学有所成,回到了家乡。”

几经辗转的物理之路

虽然现如今作为等离子体研究方向负责人,但黄强一开始的专业并不是物理学。他介绍,本科时期所考取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的则是经济方向,后来才转到了物理系。黄强告诉记者,自己从初中时就特别喜欢物理和化学。所以转到了物理系后,更是“如鱼得水”。而在2008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又考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继续深造。

黄强谈到:“我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知恩图报。特别是我后来去了四川绵阳工作后,他们就更经常和我念叨,要为家乡出一份力。”

“这也是我回到重庆的原因,我是重庆人,这里是我的家乡。”黄强在2018年,回到重庆,在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工作至今。

多年深耕 只为让重庆发展更绿色

在2015年到2019年,黄强曾参与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经费超过300万元。

“我研究的是等离子体方向,这个学科属于物理和化学融合的学科,简单点说,就是变废为宝。”黄强介绍,自己参与过的两个项目分别是“新型二氧化碳、甲烷转化催化剂开发及等离子体-催化剂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和“非平衡等离子体催化分解反应与膜分离耦合机理研究”。“我们是把二氧化碳通过半导体材料的照射进行分解,最后变成汽车的燃料、燃烧的燃料等等。”

与团队正在进行实验的黄强。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今年,黄强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将进行“冷等离子体催化-光催化协同作用分解二氧化碳机制研究”他介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如何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

“冷等离子体中存在大量电子、离子、原子、激发态分子等高活性粒子,能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我们在微波等离子体分解二氧化碳均相反应中,实现了59.3%的能量效率,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

黄强表示,今年获批的项目有望实现冷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剂间的协同作用,通过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的综合效率,促进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使用。“二氧化碳少了,可用的绿色能源还增加了,重庆的发展就会更绿色。”他笑着说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近者悦·远者来”英才故事|黄强:我要用科技让重庆的未来发展更绿色

2020-11-14 15:14:19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4日15时讯(记者 秦思思)“我要用毕生所学,让重庆的未来发展更绿色。”作为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巴渝青年学者、重庆市引进高层次人才,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的副研究员黄强说道。

黄强正在与团队做实验 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今年34岁的黄强,出生于重庆市潼南区,他告诉记者:“我的老家在潼南区太安镇,那里是重庆市笋竹之乡,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鱼苗繁殖基地,美食太安鱼让很多人记住了它的名字。我小的时候,我的父母就教育我,以后有出息了一定要为家乡出一份力。所以我学有所成,回到了家乡。”

几经辗转的物理之路

虽然现如今作为等离子体研究方向负责人,但黄强一开始的专业并不是物理学。他介绍,本科时期所考取的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的则是经济方向,后来才转到了物理系。黄强告诉记者,自己从初中时就特别喜欢物理和化学。所以转到了物理系后,更是“如鱼得水”。而在2008年大学本科毕业后,他又考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继续深造。

黄强谈到:“我的父母从小就教育我,要知恩图报。特别是我后来去了四川绵阳工作后,他们就更经常和我念叨,要为家乡出一份力。”

“这也是我回到重庆的原因,我是重庆人,这里是我的家乡。”黄强在2018年,回到重庆,在重庆邮电大学光电工程学院工作至今。

多年深耕 只为让重庆发展更绿色

在2015年到2019年,黄强曾参与过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经费超过300万元。

“我研究的是等离子体方向,这个学科属于物理和化学融合的学科,简单点说,就是变废为宝。”黄强介绍,自己参与过的两个项目分别是“新型二氧化碳、甲烷转化催化剂开发及等离子体-催化剂协同作用机制研究”和“非平衡等离子体催化分解反应与膜分离耦合机理研究”。“我们是把二氧化碳通过半导体材料的照射进行分解,最后变成汽车的燃料、燃烧的燃料等等。”

与团队正在进行实验的黄强。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今年,黄强再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的资助,将进行“冷等离子体催化-光催化协同作用分解二氧化碳机制研究”他介绍,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近年来显著增加,如何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难题。

“冷等离子体中存在大量电子、离子、原子、激发态分子等高活性粒子,能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二氧化碳的转化利用。我们在微波等离子体分解二氧化碳均相反应中,实现了59.3%的能量效率,在同类研究中处于领先水平。”

黄强表示,今年获批的项目有望实现冷等离子体与光催化剂间的协同作用,通过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转化利用的综合效率,促进该技术的大规模推广使用。“二氧化碳少了,可用的绿色能源还增加了,重庆的发展就会更绿色。”他笑着说道。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