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者悦·远者来”英才故事|刘兴亮:重庆已成第二故乡 越来越多的文博人才愿意来
八年时间,这个从甘肃来到重庆的男人,将自己的青春时光全部奉献给了这座他口中的“第二故乡”。八年时间,他埋头长江三峡,将千余三峡石刻串连成了一部壮阔悠长的“诗”,致力让长江三峡独有的系统水文石刻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近者悦·远者来”英才故事|刘兴亮:重庆已成第二故乡 越来越多的文博人才愿意来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1-15

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刘兴亮。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5日6时讯(记者 李华侨)八年时间,这个从甘肃来到重庆的男人,将自己的青春时光全部奉献给了这座他口中的“第二故乡”。八年时间,他埋头长江三峡,将千余三峡石刻串连成了一部壮阔悠长的“诗”,致力让长江三峡独有的系统水文石刻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八年时间,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刘兴亮见证着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重庆出台的系列人才政策在全国都处于上游水平,让越来越多的文博人才愿意来到这座最年轻的直辖市。”

他将千余三峡石刻串连成“诗”

说起自己热爱的三峡石刻,刘兴亮的语速极快,一块块在我们看来枯燥的石刻,在他口中却变成了一首首华丽壮阔的“诗歌”。

“重庆最早的三峡石刻就在朝天门的灵石之上,这段石刻名为《灵石社日记》,它的年代要追溯到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它记述着当时人们在社日时祈祷丰年的美好愿望。”刘兴亮说。

而往三峡一路走去,石刻的年代从东汉绵延开来,跨魏晋、到唐朝、至明清,从四言诗歌到长篇记赋,从零散分布在江中巨石两岸高山,到最后集中呈现在白鹤梁的巨大石梁之上。“可以说,长江三峡的石刻在全世界都是独有的,它们不仅有着别处石刻的文学功能,还有着三峡地区特有的水文标志的作用。”刘兴亮说。

刘兴亮说,在长江三峡已知的千余段石刻之中,就有超过一半和江水枯荣有关,“这其中不仅有包括白鹤梁在内的枯水石刻,还有许许多多洪水石刻。它们共同记录下了两千年来长江的水文变化,这些石刻的价值由此变成了无价之宝。”

目前,刘兴亮承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计划用一年多的时间,将三峡地区石刻系统整理成册,由此助力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申报成为重庆又一处的世界文化遗产。

刘兴亮埋头长江三峡,将千余三峡石刻串连成了一部壮阔悠长的“诗”。受访者供图

重庆“筑巢引凤”引世界人才瞩目

在重庆八年的时光,让刘兴亮最遗憾的是还没能学会一口重庆话,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第二故乡”的热爱。

“重庆这座城市的兼容并包,让每一个从外地来的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别处没有的舒适感。”而这种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的舒适感,让刘兴亮在自己的领域能够更好地大展拳脚。

而让刘兴亮惊喜地是,最近这几年,重庆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让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愿意来到重庆。

但是,在刘兴亮看来,光有优越的人才政策,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重庆这几年大力建设文博设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出现在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里,让文博人才拥有了大展才华的空间。

“软硬件兼具发展,双拳出击的重庆,才是真正让世界人才愿意来这里落户的原因所在。”刘兴亮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近者悦·远者来”英才故事|刘兴亮:重庆已成第二故乡 越来越多的文博人才愿意来

2020-11-15 06:00:00 来源:

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刘兴亮。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5日6时讯(记者 李华侨)八年时间,这个从甘肃来到重庆的男人,将自己的青春时光全部奉献给了这座他口中的“第二故乡”。八年时间,他埋头长江三峡,将千余三峡石刻串连成了一部壮阔悠长的“诗”,致力让长江三峡独有的系统水文石刻成为世界文化遗产。

八年时间,重庆三峡博物馆三峡文化研究所所长、历史学博士刘兴亮见证着这座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重庆出台的系列人才政策在全国都处于上游水平,让越来越多的文博人才愿意来到这座最年轻的直辖市。”

他将千余三峡石刻串连成“诗”

说起自己热爱的三峡石刻,刘兴亮的语速极快,一块块在我们看来枯燥的石刻,在他口中却变成了一首首华丽壮阔的“诗歌”。

“重庆最早的三峡石刻就在朝天门的灵石之上,这段石刻名为《灵石社日记》,它的年代要追溯到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它记述着当时人们在社日时祈祷丰年的美好愿望。”刘兴亮说。

而往三峡一路走去,石刻的年代从东汉绵延开来,跨魏晋、到唐朝、至明清,从四言诗歌到长篇记赋,从零散分布在江中巨石两岸高山,到最后集中呈现在白鹤梁的巨大石梁之上。“可以说,长江三峡的石刻在全世界都是独有的,它们不仅有着别处石刻的文学功能,还有着三峡地区特有的水文标志的作用。”刘兴亮说。

刘兴亮说,在长江三峡已知的千余段石刻之中,就有超过一半和江水枯荣有关,“这其中不仅有包括白鹤梁在内的枯水石刻,还有许许多多洪水石刻。它们共同记录下了两千年来长江的水文变化,这些石刻的价值由此变成了无价之宝。”

目前,刘兴亮承接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计划用一年多的时间,将三峡地区石刻系统整理成册,由此助力将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申报成为重庆又一处的世界文化遗产。

刘兴亮埋头长江三峡,将千余三峡石刻串连成了一部壮阔悠长的“诗”。受访者供图

重庆“筑巢引凤”引世界人才瞩目

在重庆八年的时光,让刘兴亮最遗憾的是还没能学会一口重庆话,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第二故乡”的热爱。

“重庆这座城市的兼容并包,让每一个从外地来的人,都能在这里感受到别处没有的舒适感。”而这种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的舒适感,让刘兴亮在自己的领域能够更好地大展拳脚。

而让刘兴亮惊喜地是,最近这几年,重庆推出了一系列的人才引进政策,让越来越多的高端人才愿意来到重庆。

但是,在刘兴亮看来,光有优越的人才政策,只是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重庆这几年大力建设文博设施,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开始出现在这座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城市里,让文博人才拥有了大展才华的空间。

“软硬件兼具发展,双拳出击的重庆,才是真正让世界人才愿意来这里落户的原因所在。”刘兴亮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