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者悦·远者来”英才故事|他带领村民打造智慧果园 让农业生产更“聪明”
作为乡村领军人才,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福德村党支部书记熊炳科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领头雁”。

“近者悦·远者来”英才故事|他带领村民打造智慧果园 让农业生产更“聪明”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1-17

熊炳科与村民交谈。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7日6时讯(记者 李袅)作为乡村领军人才,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福德村党支部书记熊炳科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领头雁”。为当好“领头雁”,他组织召开干群会议130余次,聘请专业团队对全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他成功带领村民致富,福德村的“三变+特色产业”模式也随之家喻户晓,在开州区50多个村进行推广。

在创新中探索 请专家进村讲解破僵局

带领全村干部大胆尝试承包地“三权分置”“三变”等农业农村改革,探索出“四统四分五联”适度统分结合的农村经营新模式……在新模式下,熊炳科带领村民种出晚熟沃柑3700亩,2019年便实现村集体收入50万元。

创新的背后也有重重困难。熊炳科回忆,2016年,当他决心“大干一场”的时候,迎来很多村民的不理解:“当时也没有气馁,花了近半年时间,做各方面的引导工作,组织召开各类会议130余场,自己也多次走出去学习,随后请专家到村里讲解……”经过系列铺垫,终于打破僵局。

2016年7月,区镇村三级为福德村初步确立了“以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为基础,产业发展为载体,坚持村支‘两委’主抓、经营主体运作、群众深度参与,走‘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路子。

“我们福德村常年在外务工人数有2000余人,留在家中的多是儿童、老人,导致闲置耕地达2500余亩,土地资源利用率很低。”熊炳科表示,对此,他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并结合实际,成立了福德村柑橘种植股份合作社,建成了晚熟柑橘果园3360亩。此后,又成立了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福德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为果园装上土壤监测传感器 带领村民打造智慧果园

2017年,福德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资产评估达350余万元,实现1387户农户为股东。2019年,柑橘使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

福德村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的晚熟沃柑,果园采取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并建设了水果分级、打蜡、包装、保鲜储藏、冷藏运输为一体的果品冷链加工厂2000平方米。”熊炳科介绍,柑橘基地在发展创收的同时,也吸纳了本地168名长期务工人员,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全村9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为促进果园良性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村里投入500多万元资金,为果园安装了土壤监测传感器。熊炳科说,传感器一共安装了25个监控探头,360度无死角监测果园的土壤、果树的病虫害,对偷盗行为进行监控,松土、打药都是机械化。

自从有了土壤监测传感器,福德村用上“云”科技、大数据,享受精准气象、遥感观测、水肥一体等智慧服务,坐在家里,看屏幕、用手机就能把上千亩地里的农活干了。熊炳科说:“我们的果园是‘智慧果园’,在这里劳作的农民是‘新型农民’。智慧果园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也是我们与时俱进的见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近者悦·远者来”英才故事|他带领村民打造智慧果园 让农业生产更“聪明”

2020-11-17 06:00:00 来源:

熊炳科与村民交谈。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1月17日6时讯(记者 李袅)作为乡村领军人才,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福德村党支部书记熊炳科被村民们亲切地称为“领头雁”。为当好“领头雁”,他组织召开干群会议130余次,聘请专业团队对全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进行全面规划、系统设计。他成功带领村民致富,福德村的“三变+特色产业”模式也随之家喻户晓,在开州区50多个村进行推广。

在创新中探索 请专家进村讲解破僵局

带领全村干部大胆尝试承包地“三权分置”“三变”等农业农村改革,探索出“四统四分五联”适度统分结合的农村经营新模式……在新模式下,熊炳科带领村民种出晚熟沃柑3700亩,2019年便实现村集体收入50万元。

创新的背后也有重重困难。熊炳科回忆,2016年,当他决心“大干一场”的时候,迎来很多村民的不理解:“当时也没有气馁,花了近半年时间,做各方面的引导工作,组织召开各类会议130余场,自己也多次走出去学习,随后请专家到村里讲解……”经过系列铺垫,终于打破僵局。

2016年7月,区镇村三级为福德村初步确立了“以集体资产量化确权改革为基础,产业发展为载体,坚持村支‘两委’主抓、经营主体运作、群众深度参与,走‘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路子。

“我们福德村常年在外务工人数有2000余人,留在家中的多是儿童、老人,导致闲置耕地达2500余亩,土地资源利用率很低。”熊炳科表示,对此,他以农业产业发展为基础,并结合实际,成立了福德村柑橘种植股份合作社,建成了晚熟柑橘果园3360亩。此后,又成立了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福德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

为果园装上土壤监测传感器 带领村民打造智慧果园

2017年,福德村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资产评估达350余万元,实现1387户农户为股东。2019年,柑橘使村集体收入达到50万元。

福德村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的晚熟沃柑,果园采取水肥一体化灌溉设施,并建设了水果分级、打蜡、包装、保鲜储藏、冷藏运输为一体的果品冷链加工厂2000平方米。”熊炳科介绍,柑橘基地在发展创收的同时,也吸纳了本地168名长期务工人员,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实现了全村90户贫困户稳定脱贫。

为促进果园良性发展,打造优势产业集群,村里投入500多万元资金,为果园安装了土壤监测传感器。熊炳科说,传感器一共安装了25个监控探头,360度无死角监测果园的土壤、果树的病虫害,对偷盗行为进行监控,松土、打药都是机械化。

自从有了土壤监测传感器,福德村用上“云”科技、大数据,享受精准气象、遥感观测、水肥一体等智慧服务,坐在家里,看屏幕、用手机就能把上千亩地里的农活干了。熊炳科说:“我们的果园是‘智慧果园’,在这里劳作的农民是‘新型农民’。智慧果园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也是我们与时俱进的见证。”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韩曜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