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全市70%外资金融机构 未来投资渝中还有这些机遇
11月18日,由重庆市政府外办和渝中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外国驻渝蓉领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中行活动成功举办。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目前渝中区聚集了全市70%的外资金融机构,接下来将聚焦现代金融、商贸文旅、商务服务、软件信息、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聚集全市70%外资金融机构 未来投资渝中还有这些机遇

来源:华龙网-重庆商报2020-11-19

11月18日,由重庆市政府外办和渝中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外国驻渝蓉领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中行活动成功举办。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目前渝中区聚集了全市70%的外资金融机构,接下来将聚焦现代金融、商贸文旅、商务服务、软件信息、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渝中聚集全市70%外资金融机构

渝中是重庆母城、经济高地和开放窗口。记者从昨日上午举办的“合作创新·共赢未来”开放发展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渝中区充分发挥外事资源富集、对外交往“窗口”优势,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与市政府外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核心区。

据悉,总共有12家外国驻渝领事馆聚集渝中区。借此优势,在国际化交流方面,渝中区联动举办参与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会议等国际活动80余起,落地新加坡企发局等十余家国际机构和组织,聚集全市70%的外资金融机构。同时,支持143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1200余家涉外企业在渝中提质发展。

渝中区的国际化配套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渝中区的国际化配套也在不断完善。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平均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此外,布局巴蜀小学、人民小学等国际学生接收学校8所,明确重医附一院等6家定点医疗机构为涉外人员开展便利化就医服务;建设化龙桥、协信公馆等国际化社区、小区,为2000余名常住外籍人士提供就业、创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国际服务。在渝中区的5家签证中心可办理26个国家签证。

据介绍,2019年渝中区共吸引境外游客164万人次观光游览,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0亿美元。

成渝商圈将联动打造消费节会

“面对新起点、新机遇、新使命,我们将抢抓重庆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战略机遇,全面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高水平打造成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区。”渝中区政府区长左永祥在会上透露,未来渝中区将持续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具体来看,在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方面,渝中区将继续锁定现代金融、商贸文旅、商务服务、软件信息、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策划开展解放碑、春熙路等成渝商圈联动消费节会,举办招商、会展、论坛等各类活动;积极争取一批政务商务机构落地渝中,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友好交往城市10个,举办国际性交流活动突破100场次。

此外,渝中区将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开展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全覆盖,“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等事项全面高效运行,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方面,高质量推进解放碑—朝天门中央商务区、化龙桥国际商务区、菜园坝滨江城等十大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推动渝湘高铁和轨道5、9、10、18号线等一批铁路、轨道项目通车;打造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新增多语种标识体系覆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以上,全力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上午的论坛上,成渝双城(重庆)国际商务中心正式揭牌。未来,驻成渝两地的国际机构在渝开展公务时,这里也将成为他们临时办公、小型会议、商务会谈的空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聚集全市70%外资金融机构 未来投资渝中还有这些机遇

2020-11-19 09:54:12 来源: 0 条评论

11月18日,由重庆市政府外办和渝中区政府共同主办的外国驻渝蓉领团“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中行活动成功举办。记者从活动中了解到,目前渝中区聚集了全市70%的外资金融机构,接下来将聚焦现代金融、商贸文旅、商务服务、软件信息、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渝中聚集全市70%外资金融机构

渝中是重庆母城、经济高地和开放窗口。记者从昨日上午举办的“合作创新·共赢未来”开放发展论坛上了解到,近年来,渝中区充分发挥外事资源富集、对外交往“窗口”优势,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建设,与市政府外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打造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核心区。

据悉,总共有12家外国驻渝领事馆聚集渝中区。借此优势,在国际化交流方面,渝中区联动举办参与第二届亚欧合作对话会议等国际活动80余起,落地新加坡企发局等十余家国际机构和组织,聚集全市70%的外资金融机构。同时,支持143家世界500强企业及其分支机构、1200余家涉外企业在渝中提质发展。

渝中区的国际化配套不断完善

另一方面,渝中区的国际化配套也在不断完善。对标世界银行标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全面实施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制度和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平均办理时限压缩50%以上。此外,布局巴蜀小学、人民小学等国际学生接收学校8所,明确重医附一院等6家定点医疗机构为涉外人员开展便利化就医服务;建设化龙桥、协信公馆等国际化社区、小区,为2000余名常住外籍人士提供就业、创业、就医、就学等方面的国际服务。在渝中区的5家签证中心可办理26个国家签证。

据介绍,2019年渝中区共吸引境外游客164万人次观光游览,实现旅游外汇收入10亿美元。

成渝商圈将联动打造消费节会

“面对新起点、新机遇、新使命,我们将抢抓重庆市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和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战略机遇,全面投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高水平打造成为中西部国际交往中心的核心区。”渝中区政府区长左永祥在会上透露,未来渝中区将持续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不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具体来看,在提升现代服务业能级方面,渝中区将继续锁定现代金融、商贸文旅、商务服务、软件信息、大健康等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同时,策划开展解放碑、春熙路等成渝商圈联动消费节会,举办招商、会展、论坛等各类活动;积极争取一批政务商务机构落地渝中,缔结国际友好城市、友好交往城市10个,举办国际性交流活动突破100场次。

此外,渝中区将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开展投资便利化、贸易便利化,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全覆盖,“一件事一次办”“跨省通办”等事项全面高效运行,不断释放政策红利,增强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在提升城市功能和品质方面,高质量推进解放碑—朝天门中央商务区、化龙桥国际商务区、菜园坝滨江城等十大重点片区开发建设;推动渝湘高铁和轨道5、9、10、18号线等一批铁路、轨道项目通车;打造一批国际学校、国际医院、国际社区;新增多语种标识体系覆盖政务服务、城市管理、社会治理等领域;实现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20天以上,全力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城区。

值得注意的是,在昨日上午的论坛上,成渝双城(重庆)国际商务中心正式揭牌。未来,驻成渝两地的国际机构在渝开展公务时,这里也将成为他们临时办公、小型会议、商务会谈的空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赵秋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