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2-10

十月二十八日,庞建华(左)和妻子在蚕棚里做清洁。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十月二十七日,王贞六查看蜂箱。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十月二十九日,王运洪(左一)和茶农交流茶园管护注意事项。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黔江区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于一身。贫瘠的大山、恶劣的条件,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为摆脱贫困,黔江人民喊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口号,将内生动力转化为脱贫致富的强劲动力,于2017年脱贫摘帽,成为重庆市及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首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的区县之一。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黔江,看新时代黔江干部群众如何苦干、巧干、实干,靠自己的双手干出好日子,让贫困山区面貌焕然一新。

宁苦干不苦熬

“我们村在山沟沟,比山上要少照两三个小时的太阳,天黑得早,干啥都得抓紧!”10月28日,鹅池镇南溪村,57岁的庞建华弓着背,在镇上卖完今年最后一批蚕茧后,用左手帮忙“提”着左腿,沿着弯曲的人行便道一瘸一拐地回家。

庞家左邻右舍都是新楼房,相比之下,他家的平房最寒碜,但建在平房一旁的蚕棚十分气派。蚕棚是钢结构,有两层楼高,占地400平方米。“先把蚕子的家安好,以后再考虑自己的住房。”庞建华说。

庞建华左腿残疾,妻子聋哑,年近八旬的母亲双目失明,两个儿子还在读书。集因病、因学、因残三重致贫因素于一身,庞建华家因此成为南溪村条件最差的贫困户,一直靠低保维持生活。他以前也尝试过各种办法挣钱,但都失败了。

蚕桑是黔江区三大农业骨干产业之一,也是公认的“短平快”产业,当年栽桑养蚕,当年就能有收益。因此,当地将蚕桑作为脱贫增收支柱产业,新建桑园、桑园管理、建设蚕棚、购买机具、修建生产便道等,都有政府补贴。

政策虽好,可栽桑养蚕需要劳力,还要懂技术,庞建华看着自己的左腿,想干又不敢干。后来,在镇村干部的鼓励和牵线下,他到村里养蚕大户的蚕棚打工,第二年就成了技术员,自己还种了6亩桑树,养了4张蚕,加上养猪养牛,当年收入1万多元。

2017年,庞建华把自家桑园增加到30亩,养蚕30张,还请了几名村民帮忙。去年,他又建起了现代化的钢架蚕棚,蚕棚里有14个长9米、宽1.5米的4层棚架,每季可育蚕20张。

养蚕是个苦活。蚕子生长旺季每天要吃1.5吨桑叶;14个棚架数十张蚕台,每天至少要分别铺两次桑叶、消毒一次、扫灰一次;天旱时,还要背水上山浇灌桑树。妻子胡艾娥带着村民采摘桑叶、管护桑树,庞建华负责打理蚕房。

对于行动不便的庞建华来说,打理蚕房更不容易:他得用左手“拎”着左腿上高凳,给棚架高层的蚕喂桑叶,再用同样的姿势扶着棚架下到地面,再挪动高凳喂下一批。每天,他要挪动60次高凳,12个小时都泡在蚕棚里。

凭着这股子吃苦的劲,庞建华成了当地“苦干”的典型,光今年就养蚕70张,收入超过10万元,还带动李祝兰等几户村民增收。

庞建华为啥这么能吃苦?“我们这里有句土家山歌,‘桐子花开碗碗红,土家人穷志不穷’。”庞建华告诉记者,靠自己双手吃饭,才吃得硬气。去年,他还主动申请退出了贫困户。

在黔江,近年还涌现出了很多和庞建华一样“苦干”的贫困户典型:黎水镇华阳社区覃太清身有残疾,同样靠养蚕脱了贫;黑溪镇光明村的杨胜菊一个人养了20多头肥猪;蓬东乡麻田村贫困户周适合发展了170亩桑园……

“只要志气不消磨,办法总比困难多。”黔江区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身处极度贫困的黔江人,靠着一股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劲头,解决了温饱,“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我们仍然用这股劲头,来鼓舞干部群众,激发出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从蛮干到巧干

10月27日,太阳刚爬上树梢,黑水镇胜利村村民王贞六养的两百多箱蜜蜂,已开始四处寻花觅食。

70岁的王贞六在养蜂路上屡败屡战,从不服输,现在成了黔江有名的“中蜂大王”,每年养蜂收入20多万元,还带动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王贞六床头的养蜂技术书籍堆成了小山,内页已被翻得卷边。“要搞产业,离不开书里的技术——和以前不一样了……”他感慨地对记者说。

“年轻时,我屋条件算好的。”王贞六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都穷,他不愿苦熬,不但种粮、养猪、种烤烟,还在施工队搞爆破,“加起来一年收入有几万块,很快让家里变了个样。”

没想到,2009年命运出现转折——老伴患病,大儿子残疾,他自己因年龄超限不能再从事爆破工作……王家从殷实户变成了贫困户。

“丢不起这个人。”他不愿意戴顶贫困户帽子,想养蜂,但没技术。

“硬是瞌睡来了遇到枕头。”正好,黔江区搞养蜂培训,当时65岁的王贞六成为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

觉得自己“入门”了,王贞六当年就雄心勃勃养了8桶蜜蜂,结果因为没有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巢脾,8桶蜂跑得只剩下1桶。这年秋天,他又买回8桶蜂,又由于没及时发现幼蜂病症,蜂群再次“全军覆没”。

屡次失败,这是王贞六没想到的,“以前条件那么差,还没得这么多扶持政策,我都搞得好,我就不相信现在养不好蜜蜂!”王贞六找到了失败的症结所在——技术不过关。

他虚心请教专家,专家主动上门指导,还给他推荐养蜂专业书籍。王贞六到处没买到书,便找人借来逐页复印,光复印费就花了500多元。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他都蹲在蜂箱跟前看书。”老伴罗启碧说。

2016年春,王贞六再次借钱买了4桶中蜂,年终扩繁到8桶,收入8000多元。“莫看我年龄大,还是要跟上时代。”他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方便随时向专家咨询技术。

2017年,王贞六获得1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买了60桶中蜂,当年就发展到220桶,成为胜利村最大的养蜂户。他还领头成立了担子坪中蜂养殖合作社,免费给村里27户贫困户送蜂群、送技术,带动他们一起致富。目前,合作社已发展了300多桶中蜂,每年能为村民带来30多万元收入。

“脱贫光有劲儿还不够,还得学技术,巧干。”一辈子都在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王贞六现在明白了什么叫“与时俱进”。

“王贞六最终能脱贫,是因为他刻苦钻研技术。‘扶技’是确保贫困户顺利实现‘造血’的重要保障。”该负责人介绍,黔江区近年来坚持技能扶贫强素质、就业扶贫增收入、利益捆绑保稳定,实现有培训意愿的贫困群众应训尽训,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心劲能使得出、有效果。

带头干创新干

10月29日,黔江区中塘乡双石村茶树基地,记者远远看到王运洪时,一大群村民正将他围在中间,很是激动地说着什么。

难道又起争执了?——毕竟,双石村群众工作难做,在整个黔江都是出了名的。记者走近才发现,大家在讨论茶树冬季管护技术。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大意都是“王书记,只要是你说的,我们就听”。

53岁的王运洪是黔江区委宣传部副调研员,2017年主动申请来双石村当驻村第一书记。他上任第一天,正好有部门领导来村里检查工作,上百名群众围上来反映问题。王运洪在旁边听了半天,发现村民的意见集中在道路和饮水上。

双石村基础设施薄弱,村里也没有支柱产业,全村900余户3800多人中,就有贫困户127户511人。

王运洪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当老师时,就喜欢给学生讲身边的典型人物故事,比如黔江“土家愚公”简旺超带领子孙苦干15年,硬把87个乱石坑改成22块梯田,“现在有政策,条件也好,我不相信改变不了双石村的面貌。”

他从村民们最关心的水和路着手,找水源、争取资金修公路……让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公路也通组入户了。办这些实事,让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脱贫必须要有产业。他经过调研,发现村里适合发展茶叶,但村民是否愿意,他心里没底。

2017年底,王运洪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村民意见,大家都很支持。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还有啥说的,干!”短短两个多月,大家就凑了40多万元,整治了600余亩土地。

王运洪又牵头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走“合作社+农户+产业带头人”的路子,带动村民种茶。

基础设施好了,产业有眉目了,外出务工的能人纷纷返乡。在外做生意多年的肖斌返乡发展了100多亩茶叶,带动10多名贫困户务工;在外搞工程的杨伟回老家担任了合作社常务理事长……

2019年,正值茶叶栽植的关键时期,王运洪却病倒了,医生让他住院。可他每天输完液便偷偷跑到村里,晚上再赶回去住院。

目前,双石村已发展龙井和安吉白茶1540亩、油茶4500亩、油菜4500亩,还规划了2000亩高山魔芋。贫困户杨天俊去年种了9亩安吉白茶,后年可进入盛产期,“这日子可有盼头了!”杨天俊说。

如今,村民们最担心不再是水和路,而是王运洪离开。王运洪说,前两年种下的茶明年才能见成效,下一步村里还要搞乡村旅游,“这些事不做完,我不走。”

“在黔江,近年来涌现出的基层扶贫干部典型还有很多。比如‘背包书记’田杰、‘点子书记’全克军等。”黔江区相关负责人说,新时代的“黔江精神”需要党员干部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发挥带头作用,“既要埋头苦干,也要创新实干。”

在黔江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黔江破解基础设施短板,培育、发展、壮大了一大批新兴农业产业,生态旅游业迈出坚实步伐,贫困山区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底,该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2873元,累计实现1.15万余户4.47万人脱贫,全区6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发生率降至0.05%。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接下来,我们要实现乡村振兴,还要撸起袖子继续干!”该负责人说。

记者 罗芸

数读黔江脱贫攻坚>>>

4.47万人

截至2019年底,黔江全区累计实现1.15万户4.47万人脱贫、全区6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

1.3万元

2019年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近1.3万元

15万亩

建设“烟+菜”“林+菜”“稻+鳅”“桑+菌”等立体农业基地15万亩,带动贫困户增收

7295户

388名产业发展指导员通过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技术培训,引导7295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5052对

5052名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了“扶志”“扶智”与“扶技”相结合

资料来源:黔江区扶贫办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

2020-12-10 06:42:37 来源: 0 条评论

十月二十八日,庞建华(左)和妻子在蚕棚里做清洁。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十月二十七日,王贞六查看蜂箱。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十月二十九日,王运洪(左一)和茶农交流茶园管护注意事项。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黔江区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聚居区、边远山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于一身。贫瘠的大山、恶劣的条件,严重制约了其发展。

为摆脱贫困,黔江人民喊出“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口号,将内生动力转化为脱贫致富的强劲动力,于2017年脱贫摘帽,成为重庆市及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首批通过国家评估验收的区县之一。

近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黔江,看新时代黔江干部群众如何苦干、巧干、实干,靠自己的双手干出好日子,让贫困山区面貌焕然一新。

宁苦干不苦熬

“我们村在山沟沟,比山上要少照两三个小时的太阳,天黑得早,干啥都得抓紧!”10月28日,鹅池镇南溪村,57岁的庞建华弓着背,在镇上卖完今年最后一批蚕茧后,用左手帮忙“提”着左腿,沿着弯曲的人行便道一瘸一拐地回家。

庞家左邻右舍都是新楼房,相比之下,他家的平房最寒碜,但建在平房一旁的蚕棚十分气派。蚕棚是钢结构,有两层楼高,占地400平方米。“先把蚕子的家安好,以后再考虑自己的住房。”庞建华说。

庞建华左腿残疾,妻子聋哑,年近八旬的母亲双目失明,两个儿子还在读书。集因病、因学、因残三重致贫因素于一身,庞建华家因此成为南溪村条件最差的贫困户,一直靠低保维持生活。他以前也尝试过各种办法挣钱,但都失败了。

蚕桑是黔江区三大农业骨干产业之一,也是公认的“短平快”产业,当年栽桑养蚕,当年就能有收益。因此,当地将蚕桑作为脱贫增收支柱产业,新建桑园、桑园管理、建设蚕棚、购买机具、修建生产便道等,都有政府补贴。

政策虽好,可栽桑养蚕需要劳力,还要懂技术,庞建华看着自己的左腿,想干又不敢干。后来,在镇村干部的鼓励和牵线下,他到村里养蚕大户的蚕棚打工,第二年就成了技术员,自己还种了6亩桑树,养了4张蚕,加上养猪养牛,当年收入1万多元。

2017年,庞建华把自家桑园增加到30亩,养蚕30张,还请了几名村民帮忙。去年,他又建起了现代化的钢架蚕棚,蚕棚里有14个长9米、宽1.5米的4层棚架,每季可育蚕20张。

养蚕是个苦活。蚕子生长旺季每天要吃1.5吨桑叶;14个棚架数十张蚕台,每天至少要分别铺两次桑叶、消毒一次、扫灰一次;天旱时,还要背水上山浇灌桑树。妻子胡艾娥带着村民采摘桑叶、管护桑树,庞建华负责打理蚕房。

对于行动不便的庞建华来说,打理蚕房更不容易:他得用左手“拎”着左腿上高凳,给棚架高层的蚕喂桑叶,再用同样的姿势扶着棚架下到地面,再挪动高凳喂下一批。每天,他要挪动60次高凳,12个小时都泡在蚕棚里。

凭着这股子吃苦的劲,庞建华成了当地“苦干”的典型,光今年就养蚕70张,收入超过10万元,还带动李祝兰等几户村民增收。

庞建华为啥这么能吃苦?“我们这里有句土家山歌,‘桐子花开碗碗红,土家人穷志不穷’。”庞建华告诉记者,靠自己双手吃饭,才吃得硬气。去年,他还主动申请退出了贫困户。

在黔江,近年还涌现出了很多和庞建华一样“苦干”的贫困户典型:黎水镇华阳社区覃太清身有残疾,同样靠养蚕脱了贫;黑溪镇光明村的杨胜菊一个人养了20多头肥猪;蓬东乡麻田村贫困户周适合发展了170亩桑园……

“只要志气不消磨,办法总比困难多。”黔江区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身处极度贫困的黔江人,靠着一股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劲头,解决了温饱,“在新一轮脱贫攻坚中,我们仍然用这股劲头,来鼓舞干部群众,激发出了强劲的内生动力。”

从蛮干到巧干

10月27日,太阳刚爬上树梢,黑水镇胜利村村民王贞六养的两百多箱蜜蜂,已开始四处寻花觅食。

70岁的王贞六在养蜂路上屡败屡战,从不服输,现在成了黔江有名的“中蜂大王”,每年养蜂收入20多万元,还带动村民一起脱贫致富。

王贞六床头的养蜂技术书籍堆成了小山,内页已被翻得卷边。“要搞产业,离不开书里的技术——和以前不一样了……”他感慨地对记者说。

“年轻时,我屋条件算好的。”王贞六回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都穷,他不愿苦熬,不但种粮、养猪、种烤烟,还在施工队搞爆破,“加起来一年收入有几万块,很快让家里变了个样。”

没想到,2009年命运出现转折——老伴患病,大儿子残疾,他自己因年龄超限不能再从事爆破工作……王家从殷实户变成了贫困户。

“丢不起这个人。”他不愿意戴顶贫困户帽子,想养蜂,但没技术。

“硬是瞌睡来了遇到枕头。”正好,黔江区搞养蜂培训,当时65岁的王贞六成为班上年纪最大的学生。

觉得自己“入门”了,王贞六当年就雄心勃勃养了8桶蜜蜂,结果因为没有及时根据天气变化增减巢脾,8桶蜂跑得只剩下1桶。这年秋天,他又买回8桶蜂,又由于没及时发现幼蜂病症,蜂群再次“全军覆没”。

屡次失败,这是王贞六没想到的,“以前条件那么差,还没得这么多扶持政策,我都搞得好,我就不相信现在养不好蜜蜂!”王贞六找到了失败的症结所在——技术不过关。

他虚心请教专家,专家主动上门指导,还给他推荐养蜂专业书籍。王贞六到处没买到书,便找人借来逐页复印,光复印费就花了500多元。

“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他都蹲在蜂箱跟前看书。”老伴罗启碧说。

2016年春,王贞六再次借钱买了4桶中蜂,年终扩繁到8桶,收入8000多元。“莫看我年龄大,还是要跟上时代。”他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方便随时向专家咨询技术。

2017年,王贞六获得10万元政府贴息贷款,买了60桶中蜂,当年就发展到220桶,成为胜利村最大的养蜂户。他还领头成立了担子坪中蜂养殖合作社,免费给村里27户贫困户送蜂群、送技术,带动他们一起致富。目前,合作社已发展了300多桶中蜂,每年能为村民带来30多万元收入。

“脱贫光有劲儿还不够,还得学技术,巧干。”一辈子都在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王贞六现在明白了什么叫“与时俱进”。

“王贞六最终能脱贫,是因为他刻苦钻研技术。‘扶技’是确保贫困户顺利实现‘造血’的重要保障。”该负责人介绍,黔江区近年来坚持技能扶贫强素质、就业扶贫增收入、利益捆绑保稳定,实现有培训意愿的贫困群众应训尽训,让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心劲能使得出、有效果。

带头干创新干

10月29日,黔江区中塘乡双石村茶树基地,记者远远看到王运洪时,一大群村民正将他围在中间,很是激动地说着什么。

难道又起争执了?——毕竟,双石村群众工作难做,在整个黔江都是出了名的。记者走近才发现,大家在讨论茶树冬季管护技术。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大意都是“王书记,只要是你说的,我们就听”。

53岁的王运洪是黔江区委宣传部副调研员,2017年主动申请来双石村当驻村第一书记。他上任第一天,正好有部门领导来村里检查工作,上百名群众围上来反映问题。王运洪在旁边听了半天,发现村民的意见集中在道路和饮水上。

双石村基础设施薄弱,村里也没有支柱产业,全村900余户3800多人中,就有贫困户127户511人。

王运洪告诉记者,20多年前他当老师时,就喜欢给学生讲身边的典型人物故事,比如黔江“土家愚公”简旺超带领子孙苦干15年,硬把87个乱石坑改成22块梯田,“现在有政策,条件也好,我不相信改变不了双石村的面貌。”

他从村民们最关心的水和路着手,找水源、争取资金修公路……让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公路也通组入户了。办这些实事,让他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脱贫必须要有产业。他经过调研,发现村里适合发展茶叶,但村民是否愿意,他心里没底。

2017年底,王运洪组织召开村民大会,征求村民意见,大家都很支持。

“宁愿苦干,不愿苦熬!还有啥说的,干!”短短两个多月,大家就凑了40多万元,整治了600余亩土地。

王运洪又牵头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走“合作社+农户+产业带头人”的路子,带动村民种茶。

基础设施好了,产业有眉目了,外出务工的能人纷纷返乡。在外做生意多年的肖斌返乡发展了100多亩茶叶,带动10多名贫困户务工;在外搞工程的杨伟回老家担任了合作社常务理事长……

2019年,正值茶叶栽植的关键时期,王运洪却病倒了,医生让他住院。可他每天输完液便偷偷跑到村里,晚上再赶回去住院。

目前,双石村已发展龙井和安吉白茶1540亩、油茶4500亩、油菜4500亩,还规划了2000亩高山魔芋。贫困户杨天俊去年种了9亩安吉白茶,后年可进入盛产期,“这日子可有盼头了!”杨天俊说。

如今,村民们最担心不再是水和路,而是王运洪离开。王运洪说,前两年种下的茶明年才能见成效,下一步村里还要搞乡村旅游,“这些事不做完,我不走。”

“在黔江,近年来涌现出的基层扶贫干部典型还有很多。比如‘背包书记’田杰、‘点子书记’全克军等。”黔江区相关负责人说,新时代的“黔江精神”需要党员干部结合新时代的新特点发挥带头作用,“既要埋头苦干,也要创新实干。”

在黔江区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黔江破解基础设施短板,培育、发展、壮大了一大批新兴农业产业,生态旅游业迈出坚实步伐,贫困山区面貌焕然一新。2019年底,该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达到12873元,累计实现1.15万余户4.47万人脱贫,全区6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贫困发生率降至0.05%。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接下来,我们要实现乡村振兴,还要撸起袖子继续干!”该负责人说。

记者 罗芸

数读黔江脱贫攻坚>>>

4.47万人

截至2019年底,黔江全区累计实现1.15万户4.47万人脱贫、全区65个贫困村全部销号

1.3万元

2019年底,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可支配年收入近1.3万元

15万亩

建设“烟+菜”“林+菜”“稻+鳅”“桑+菌”等立体农业基地15万亩,带动贫困户增收

7295户

388名产业发展指导员通过为贫困户提供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技术培训,引导7295户贫困户顺利脱贫

5052对

5052名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实现了“扶志”“扶智”与“扶技”相结合

资料来源:黔江区扶贫办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李辉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