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对于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开拓社会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2-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对于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开拓社会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向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精准化转变,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激发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活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要激发全社会活力。首先,要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社会组织的群众动员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全民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其次,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再次,要创新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改进群团组织工作作风,提高群团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注重社会组织培育和引导,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明确权责、规范自律、依法自治,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全过程。

增强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和德治教化能力。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要善于综合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德治教化分析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是坚持硬法软法共治,实现“硬治理”与“软治理”同频共振。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既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发挥硬核作用,也需要居民公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道德标准等社会规范发挥软法功能。二是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三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提升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随着社会治理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智能化成为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金钥匙”“巧工具”。一要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抓手,以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构建从“城市大脑”到“微观细胞”的智能化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社会治理机制,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做好信息智能化的“通、聚、用”工作,用好大数据这个“显微镜”“透视镜”“望远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二要充分发挥智能化科学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深化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建好管理云、延伸服务链,拓展智能化科学技术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提升区域治理的科技含量和效能。三要切实解决好特殊群体的智能技术运用难题,通过技术人性化、替代渠道建构和终端机投放等举措发挥技术赋权增能的作用。

推进社会治理各主体和要素系统集成。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治理规律,把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结合起来。一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社会治理全过程,以党建“一条红线”穿起社会治理服务“千条线”,激活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细胞,构建良性有序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二要探索完善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机制,增强社会治理整体性和协同性。三要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增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以城乡社区为重心,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构建集中高效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的延伸衔接、综合供给和覆盖性扩散,提升社会治理的公众满意度。

实现社会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精致化和精品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建立力量下沉、保障下倾、运行管理高效的机制,使基层社会治理有人、有权、有物。一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对不同类型社区实行分类治理和差异化治理,通过深入调研、逐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围绕民意调查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靶向施策,制定问题清单,精准对接居民服务需求,突出做好“点对点”服务,下足“绣花”功夫,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二是着力提高干部素质。把培养一批专家型的社会治理干部和各类社会治理人才队伍作为重要任务,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增强社会治理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三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市域资源集结和力量动员等优势,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的方法与经验,打通市域援助基层治理的机制,特别在市域与乡村之间建立起支持互动的社会治理链条。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2020-12-10 10:10:58 来源: 0 条评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对于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开拓社会发展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面对新时代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需要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向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系统化和精准化转变,不断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

激发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活力。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水平要激发全社会活力。首先,要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政治优势同政府的资源整合优势、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社会组织的群众动员优势有机结合起来,打造全民参与的开放治理体系,充分调动城乡群众、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自主自治的积极性。其次,要完善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制度化渠道,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尊重民意、汇集民智、凝聚民力,把党的优良传统和新技术新手段结合起来,创新组织群众、发动群众的机制,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再次,要创新党建带群建制度机制,改进群团组织工作作风,提高群团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号召力、凝聚力。注重社会组织培育和引导,改革社会组织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明确权责、规范自律、依法自治,积极参与社会治理全过程。

增强社会治理的法治保障和德治教化能力。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治是现代社会治理的基本方式,要善于综合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德治教化分析解决社会治理中的问题,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一是坚持硬法软法共治,实现“硬治理”与“软治理”同频共振。在社会治理实践中,既需要相关法律法规发挥硬核作用,也需要居民公约、行业规章、团体章程、道德标准等社会规范发挥软法功能。二是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引导群众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三是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提升社会治理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随着社会治理从单向管理转向双向互动,从线下转向线上线下融合,智能化成为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金钥匙”“巧工具”。一要加强数字化智能化同社会治理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为重要抓手,以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构建从“城市大脑”到“微观细胞”的智能化社会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社会治理机制,以数据集中和共享为途径,做好信息智能化的“通、聚、用”工作,用好大数据这个“显微镜”“透视镜”“望远镜”,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二要充分发挥智能化科学技术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深化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建好管理云、延伸服务链,拓展智能化科学技术在政府管理、公共服务、社会治理等领域的应用示范,提升区域治理的科技含量和效能。三要切实解决好特殊群体的智能技术运用难题,通过技术人性化、替代渠道建构和终端机投放等举措发挥技术赋权增能的作用。

推进社会治理各主体和要素系统集成。完善社会治理体系,需要坚持系统观念,遵循治理规律,把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和源头治理结合起来。一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到社会治理全过程,以党建“一条红线”穿起社会治理服务“千条线”,激活社会治理体系的基层细胞,构建良性有序的社会治理共同体。二要探索完善政治引领、法治保障、自治强基、德治教化、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机制,增强社会治理整体性和协同性。三要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增强社会治理总体效能。以城乡社区为重心,强化网格化管理和服务,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综合机制,构建富有活力和效率的新型基层社会治理格局。构建集中高效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政务服务的延伸衔接、综合供给和覆盖性扩散,提升社会治理的公众满意度。

实现社会治理的精准化、精细化、精致化和精品化。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建立力量下沉、保障下倾、运行管理高效的机制,使基层社会治理有人、有权、有物。一是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要对不同类型社区实行分类治理和差异化治理,通过深入调研、逐户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围绕民意调查中群众反映的意见建议靶向施策,制定问题清单,精准对接居民服务需求,突出做好“点对点”服务,下足“绣花”功夫,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二是着力提高干部素质。把培养一批专家型的社会治理干部和各类社会治理人才队伍作为重要任务,用科学态度、先进理念、专业知识增强社会治理预见性、精准性、高效性,提高社会治理专业化水平。三是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发挥市域资源集结和力量动员等优势,形成市域社会治理的方法与经验,打通市域援助基层治理的机制,特别在市域与乡村之间建立起支持互动的社会治理链条。

(作者系西南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