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党的文献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2-10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党的文献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重庆是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早、老龄化程度较深、“未富先老”较为典型的地区之一。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影响我市高质量发展和人口均衡型社会构建的重要问题。“十四五”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市要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包括老年人在内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重庆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养老产业发展以及养老政策支撑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与我市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与群众美好养老生活新期待、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十四五”时期,我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还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窗口期”。深入研究人口发展战略,既是研究和探寻人口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时期人口发展战略将重点研究与我市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相关的如财政、产业、土地、医疗、人才、环保、基本公共服务以及绩效考核等政策,力争“十四五”时期我市人口分布、产业分布、国土利用、基本公共服务和城镇化格局适应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是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政策改革创新。在财政、金融、产业及养老模式等领域开展政策创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坚实政策保障。强化政府兜底保障和监督职责,坚持覆盖全生命周期、多层次保障、城乡一体化原则,健全老龄事业投入经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事业、养老产业,提高对护理型、连锁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引导规范金融、地产企业进入养老市场,鼓励养老机构探索各类跨界养老商业模式。扶持发展老年康复辅助器具研发制造产业,加快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教育、培训、文化、体育、旅游、家政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市场主体参与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体系;创新各类社会组织为“一老一小”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政策体系。

三是积极推进智慧养老工程。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要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近年来,我市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全力构建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发展智慧养老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为此,“十四五”时期,要大力推进智慧养老工程,建设一批示范企业、一批示范街道(乡镇)和一批示范基地等,实现养老服务与智能终端、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探索智慧化、多元化养老服务的场景应用,切实解决智慧时代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四是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健全成渝两地养老服务协作机制,大力推进中医药、大健康、康养产业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包括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在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协同发展;大力支持位于成渝主轴的区市县尤其是在川渝或成渝毗邻的区市县争取民政部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争取国家发改委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以此进一步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最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目标顺利实现。

五是提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保障。目前,全国已有天津、浙江、北京、江苏、宁夏、广东、山东、甘肃等省区市制定养老服务条例,上海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邻的成都、西安也已出台了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而我市尚未出台,这与我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极不匹配。为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尽快出台《重庆市养老服务条例》,进一步加强在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推动医养深度融合发展以及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等方面的法治保障。

(作者系市委党校教育长、教授,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RK004研究成果)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2020-12-10 10:11:28 来源: 0 条评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这是党的文献首次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将对我国“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有效应对我国人口老龄化,事关国家发展全局,事关亿万百姓福祉。重庆是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最早、老龄化程度较深、“未富先老”较为典型的地区之一。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影响我市高质量发展和人口均衡型社会构建的重要问题。“十四五”时期,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市要化危为机、危中寻机,加强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整体性推进,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政府、市场、社会、家庭和包括老年人在内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重庆特色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之路。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养老工作,机构养老、社区居家养老、养老产业发展以及养老政策支撑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但与我市人口老龄化严峻形势、与群众美好养老生活新期待、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十四五”时期,我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还需要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是加快推进“十四五”时期我市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重要“窗口期”。深入研究人口发展战略,既是研究和探寻人口发展规律的现实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的必然要求。“十四五”时期人口发展战略将重点研究与我市养老服务政策体系相关的如财政、产业、土地、医疗、人才、环保、基本公共服务以及绩效考核等政策,力争“十四五”时期我市人口分布、产业分布、国土利用、基本公共服务和城镇化格局适应老龄化社会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二是加快推进我市养老服务政策改革创新。在财政、金融、产业及养老模式等领域开展政策创新,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提供坚实政策保障。强化政府兜底保障和监督职责,坚持覆盖全生命周期、多层次保障、城乡一体化原则,健全老龄事业投入经费保障机制。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撬动作用,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养老事业、养老产业,提高对护理型、连锁型民办养老机构的扶持力度,引导规范金融、地产企业进入养老市场,鼓励养老机构探索各类跨界养老商业模式。扶持发展老年康复辅助器具研发制造产业,加快促进养老服务与医疗、教育、培训、文化、体育、旅游、家政等产业的深度融合。优化市场主体参与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等政策体系;创新各类社会组织为“一老一小”提供多样化、个性化服务的政策体系。

三是积极推进智慧养老工程。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提出,要把技术创新作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第一动力和战略支撑。近年来,我市推进智慧养老服务大数据平台建设,全力构建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为发展智慧养老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为此,“十四五”时期,要大力推进智慧养老工程,建设一批示范企业、一批示范街道(乡镇)和一批示范基地等,实现养老服务与智能终端、物联网、大数据、智能机器人等产业集群的深度融合,探索智慧化、多元化养老服务的场景应用,切实解决智慧时代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

四是大力推进成渝地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健全成渝两地养老服务协作机制,大力推进中医药、大健康、康养产业等新兴产业协同发展;大力推进包括家庭、社区和机构养老在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协同发展;大力支持位于成渝主轴的区市县尤其是在川渝或成渝毗邻的区市县争取民政部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争取国家发改委城企联动普惠养老项目。以此进一步打造高质量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以及构建养老、孝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最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两中心两地”目标顺利实现。

五是提供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法治保障。目前,全国已有天津、浙江、北京、江苏、宁夏、广东、山东、甘肃等省区市制定养老服务条例,上海养老服务条例草案已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相邻的成都、西安也已出台了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而我市尚未出台,这与我市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极不匹配。为此,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建议尽快出台《重庆市养老服务条例》,进一步加强在养老服务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养老服务人才保障、推动医养深度融合发展以及推进长期护理保险等方面的法治保障。

(作者系市委党校教育长、教授,本文为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ARK004研究成果)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丹丹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