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量“大事情” 敲定“施工图”
——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参会人士热议加快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12月14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这是今年以来两省市党政领导的第二次“会面”。如此高规格的频繁交流,在川渝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商量“大事情” 敲定“施工图”
——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参会人士热议加快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2-15

12月14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这是今年以来两省市党政领导的第二次“会面”。如此高规格的频繁交流,在川渝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此次会议,大家怎么看?更重要的是,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川渝两地如何进一步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为此,重庆日报联合四川日报,采访了川渝两地参会的部分人士,听听他们怎么说。

反响>>>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任务书”细化成“施工图”

“川渝两地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会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董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四川两省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重点规划编制方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两省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等文件,切实将“任务书”变成川渝两地推进工作的“施工图”。

“特别是重庆四川两省市共同制定贯彻落实的联合实施方案,体现了川渝一家亲意识,一盘棋思想,一体化理念。”董建国说,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结合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承接好、落实好中央规划纲要,持续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等方面发力。

如何才能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乘势而上?重庆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陈金山表示,产业发展方面,一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共同打造汽车、电子信息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要统筹推动协同发展,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共同培育一批赋能制造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要凝心聚力携手同进,共同建设一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力争成渝地区能够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再添新“筹码”

“本次会议形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提出了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必将有力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许洪斌表示。

为推动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市大力实施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已先后引进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电科等85家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许洪斌表示,接下来,重庆将聚焦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协同发力、相向发展。

重庆两江新区和重庆高新区是我市推动创新的两大“引擎”。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表示,今年以来,两江新区全面加强与四川天府新区以及多个地市的深度交流合作,先后召开两次联席会议,推动落实2020年十项重点任务。其中在科技创新方面,两江新区的中国汽研、药友制药、伟岸测器等企业、研究机构与成都相关单位和机构已开展项目联合研发。

王志杰表示,下一步,两江新区将按照此次联席会议部署,紧扣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定位,围绕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充分发挥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联动作用,携手天府新区等地,共推科技创新协同协作,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做到“四个突出四个协同发力”。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商奎介绍,重庆高新区全力以赴融入“双循环”、建好“经济圈”,已开工科学大道、科学谷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大装置、大平台,集中签约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创新平台项目24个、总投资超210亿元;全力以赴画好“同心圆”、唱好“双城记”,已与四川联合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与成都高新区建立“双区联动”合作机制,在全市率先互发川渝地区第一张异地营业执照。

商奎表示,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把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成为“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合作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快马加鞭共建大市场大平台

“会上,川渝两地都表示,要强化‘一家亲’意识,树牢‘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这让我心潮澎湃。”视频会后,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这样说道。

今年1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在重庆举行,川渝两地在深化协商共建、做强运营平台、完善规则体系、推动重大项目等多个方面达成共识。巴川江说,这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指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川渝两地共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重点任务。下一步,双方将共同推动通道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创新陆上贸易规则,扩大多式联运“一单制”和铁路运单物权化试点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定规则、定标准,共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和创新发展。

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珏表示,会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了深入系统的谋划和部署,为下一步工作定下任务书、绘制路线图,极大地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6月,川渝两地商务部门签署了《共建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工作方案》,明确双方主要聚焦“制度创新、平台共建、通道共享、产业协作、环境打造”五大重点领域,推动川渝两地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王珏表示,下一步,川渝两省市将以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为重点,聚焦制度创新、复制推广、联动试验等共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以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为抓手,全面深化川渝开放型经济发展协作,推动形成成渝一体化的区域大市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以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为目标,积极与国际规则接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营商环境,推动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软硬件上加快“互联互通”

“川渝人力社保服务信息化,让我最期待。”会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元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就近办”“异地办”等,提升为两地老百姓办事效率,引领人力社保服务规范化发展。

陈元春介绍,自3月17日川渝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以来,川渝两地人社部门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相关合作事宜。截至目前,川渝已实现人社信息化“两地通”,包括养老、工伤待遇资格认证等7项业务可以互办;实现求职招聘“一点通”,川渝两地公共招聘网能同步收集发布两地用工求职信息;实现社保卡服务“就近办”,两地持卡人前往当地的川渝社保卡通办服务网点或两地人社官方App服务专区,可方便快捷办理激活、挂失等服务。

但是,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以及社保基金等更高层次的统筹,需要区域协同。陈元春说,下一步,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将在信息化上下功夫,通过信息化实现社保服务一体化。同时,两地人社部门将协调两地图书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通社保卡的借还书等更多功能。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除了社保互认等“软件”上更加便利,交通基础设施的“硬件”上,也将有“大动作”。

重庆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许仁安表示,目前川渝两地正加强规划衔接,配合国家部委编制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争取有更多的交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具体而言,双方将加快项目建设,铁路按照“五年全开工、十年全开通”目标,尽快启动成渝中线等高铁建设。高速公路会加快打通断头路,实现互联互通。比如尽快开工建设万州至达州等高速公路项目,推动形成“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水运方面,深化长江上游地区航运合作,协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枢纽。航空方面,重庆将规划建设第二机场,提升航空枢纽能级。“川渝两地会加强协同,加快建成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许仁安表示。

共鸣>>>

兄弟齐心做大事

做大产业

以重点项目落地落实为牵引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川渝两省市产业方面的合作正如火如荼。例如,按照两地经信部门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省市将共同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两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已在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率先启动合作。同时,双方将携手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联合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此外,两省市正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已推动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区。

四川省经信厅副厅长顾红松表示,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四川将以重点项目落地落实为牵引,推进制造业协同发展。下一步,四川将加快推动成渝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以首批10个产业合作园区为抓手,共同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川渝制造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载体;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产业发展数字化赋能,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要争取成渝地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打造成渝氢走廊。

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表示,这次会议强调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改革开放等多个方面的规划对接。开创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局面,对荣昌而言,当前的重点任务,是加快推进和内江、自贡、资阳等毗邻地区几十个合作项目,抓紧抓落实。

做大交通

陆路交通由“扇形开放”变为“360度全方位开放”

中央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放在重要位置。“过去一年,我们能够感受到两地群众对交通互联互通的盼望。”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罗佳明说,两地交通部门建立起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今年已召开7次联席会议,共同编制发展规划,签订三年行动计划和6个合作备忘录。就在几天前,四川与重庆首次联合开工开江至梁平高速公路。今年全年,已开工省际高速公路4条,建成成资渝和渝广支线等2条川渝高速通道,川渝间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达到17条,同时开通遂宁至潼南等多条省际公交,并实现川渝毗邻地区交通联合执法。

此次会议,对交通建设的目标提出了更加清晰的要求。“成渝‘双圈’的交通建设,不仅是要解决两地之间的通道问题。”罗佳明说,当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由“弓字型”向“钻石型”转变,川渝的战略位势和分量显著提升,两地作为连接中原与西南西北的中心枢纽,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通道建设将服务于国家通道建设的大战略,拓展南向西向开放的新格局,实现陆路交通由“扇形开放”向“360度全方位开放”转变。

罗佳明介绍,下一步,两地将提速扩能成渝双核主轴,推进成渝、成遂渝高速公路按八车道标准扩容改造,充分发挥好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目前,两地交通部门已达成共识,将以协作促协同,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官”。

做大市场

完善内部市场体系打通外部市场通道

重庆三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物流集团)日前揭牌成立。三峡物流集团由重庆万运集团、万商集团和四川港投新通道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机遇,合力转化万州东向开放门户等区域优势,深度发掘商贸物流产业蕴藏的巨大市场。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唐英瑜表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本质要求是高质量发展,这有赖于一个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我们希望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川渝两省市加快共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等工作协作机制,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专家咨询制度及第三方评估互评机制。全面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四川港投集团董事长贺晓春称,四川港投集团将大力发展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推动川渝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搭建全球物贸服务平台,促进川渝至东盟、欧盟等地区现代物流贸易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推进成渝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港产园城一体化发展,为川渝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构建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优势贡献四川国企力量。(四川人士采访内容由《四川日报》提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施工图”

1《关于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

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两省市共同研究起草形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重点规划编制方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两省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等文件,对《规划纲要》进行了全面贯彻和细化落实,明确了贯彻落实的实施路径,切实将《规划纲要》“任务书”变成川渝两地推进工作的“施工图”。

提出了两省市将共同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共同完成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等8大领域37项重点任务,两地将共同抓好《规划纲要》落实,共同推进政策协同,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共同建设重大平台,体现了川渝“一家亲”意识,“一盘棋”思想,“一体化”理念。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主要对《规划纲要》中的重大规划和重大事项进行细化和具象化,通过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综合交通发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规划,制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国际消费目的地等方案,促进两地挂图作战、压茬推进、限时完成。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

主要从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推进两地公共服务政策协同的目的出发,推动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6方面16项重点任务,提高两地群众便捷生活水平,促进两地人口流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不断增强两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两省市领导联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项目工作机制》

以“联系省市领导+工作专班”的方式,在项目确定、项目服务、总结评估等方面构建工作机制,配套制定《两省市领导联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工作方案》,明确了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联系省市领导、工作专班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单位和联系事项,做到高位推动、多方参与、共抓落实,更好发挥重点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

资料来源: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商量“大事情” 敲定“施工图”
——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参会人士热议加快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

2020-12-15 10:38:33 来源: 0 条评论

12月14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以视频连线的方式举行。这是今年以来两省市党政领导的第二次“会面”。如此高规格的频繁交流,在川渝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此次会议,大家怎么看?更重要的是,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川渝两地如何进一步唱好“双城记”、建好“经济圈”?为此,重庆日报联合四川日报,采访了川渝两地参会的部分人士,听听他们怎么说。

反响>>>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

“任务书”细化成“施工图”

“川渝两地会迎来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会后,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董建国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本次会议审议通过了重庆四川两省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重点规划编制方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两省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等文件,切实将“任务书”变成川渝两地推进工作的“施工图”。

“特别是重庆四川两省市共同制定贯彻落实的联合实施方案,体现了川渝一家亲意识,一盘棋思想,一体化理念。”董建国说,下一步,市发展改革委将结合本次会议精神,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承接好、落实好中央规划纲要,持续在重大规划、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平台等方面发力。

如何才能抓住这一重大机遇,乘势而上?重庆市经信委党组书记、主任陈金山表示,产业发展方面,一是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共同打造汽车、电子信息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二是要统筹推动协同发展,聚焦大数据、智能化,共同培育一批赋能制造业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要凝心聚力携手同进,共同建设一批产业合作示范园区。通过双方的共同努力,力争成渝地区能够在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技创新中心再添新“筹码”

“本次会议形成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提出了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和开放创新示范区,必将有力推动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市科技局党委书记、局长许洪斌表示。

为推动成渝两地双城经济圈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市大力实施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已先后引进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电科等85家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企业。许洪斌表示,接下来,重庆将聚焦建设成渝综合性科学中心,高标准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两江协同创新区,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布局、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人才集聚等方面协同发力、相向发展。

重庆两江新区和重庆高新区是我市推动创新的两大“引擎”。两江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王志杰表示,今年以来,两江新区全面加强与四川天府新区以及多个地市的深度交流合作,先后召开两次联席会议,推动落实2020年十项重点任务。其中在科技创新方面,两江新区的中国汽研、药友制药、伟岸测器等企业、研究机构与成都相关单位和机构已开展项目联合研发。

王志杰表示,下一步,两江新区将按照此次联席会议部署,紧扣打造内陆开放门户和重庆智慧之城定位,围绕建设成为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高品质生活示范区目标,充分发挥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联动作用,携手天府新区等地,共推科技创新协同协作,共同打造协同创新平台、集聚高端创新要素,助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努力做到“四个突出四个协同发力”。

重庆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商奎介绍,重庆高新区全力以赴融入“双循环”、建好“经济圈”,已开工科学大道、科学谷等一批标志性项目,落地超瞬态物质科学实验装置、北京大学重庆大数据研究院等一批大装置、大平台,集中签约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创新平台项目24个、总投资超210亿元;全力以赴画好“同心圆”、唱好“双城记”,已与四川联合设立总规模300亿元的双城经济圈发展基金,与成都高新区建立“双区联动”合作机制,在全市率先互发川渝地区第一张异地营业执照。

商奎表示,下一步,重庆高新区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联动全域创新“赋能”,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深化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增强协同创新发展能力,加快把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成为“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合作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改革开放新高地——

快马加鞭共建大市场大平台

“会上,川渝两地都表示,要强化‘一家亲’意识,树牢‘一盘棋’思想,贯彻‘一体化’理念,这让我心潮澎湃。”视频会后,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市政府口岸物流办主任巴川江这样说道。

今年11月,西部陆海新通道省际协商合作联席会议第一次会在重庆举行,川渝两地在深化协商共建、做强运营平台、完善规则体系、推动重大项目等多个方面达成共识。巴川江说,这次联席会议进一步指出,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是川渝两地共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重点任务。下一步,双方将共同推动通道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探索创新陆上贸易规则,扩大多式联运“一单制”和铁路运单物权化试点等方面先行先试、大胆创新,定规则、定标准,共同推动西部陆海新通道高质量和创新发展。

市商务委党组成员、副主任王珏表示,会议对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作了深入系统的谋划和部署,为下一步工作定下任务书、绘制路线图,极大地提振了我们的信心和决心。

今年6月,川渝两地商务部门签署了《共建内陆改革开放高地战略合作协议》和《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工作方案》,明确双方主要聚焦“制度创新、平台共建、通道共享、产业协作、环境打造”五大重点领域,推动川渝两地自贸试验区协同发展。王珏表示,下一步,川渝两省市将以共建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开放示范区为重点,聚焦制度创新、复制推广、联动试验等共同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以建设“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为抓手,全面深化川渝开放型经济发展协作,推动形成成渝一体化的区域大市场,积极融入国内国际经济双循环;以打造富有巴蜀特色的国际消费目的地为目标,积极与国际规则接轨,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增强城市吸引力和营商环境,推动城市开放型经济发展。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软硬件上加快“互联互通”

“川渝人力社保服务信息化,让我最期待。”会后,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元春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通过信息化,可以实现“就近办”“异地办”等,提升为两地老百姓办事效率,引领人力社保服务规范化发展。

陈元春介绍,自3月17日川渝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以来,川渝两地人社部门一直在紧锣密鼓地推进相关合作事宜。截至目前,川渝已实现人社信息化“两地通”,包括养老、工伤待遇资格认证等7项业务可以互办;实现求职招聘“一点通”,川渝两地公共招聘网能同步收集发布两地用工求职信息;实现社保卡服务“就近办”,两地持卡人前往当地的川渝社保卡通办服务网点或两地人社官方App服务专区,可方便快捷办理激活、挂失等服务。

但是,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以及社保基金等更高层次的统筹,需要区域协同。陈元春说,下一步,川渝两地人社部门将在信息化上下功夫,通过信息化实现社保服务一体化。同时,两地人社部门将协调两地图书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通社保卡的借还书等更多功能。

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除了社保互认等“软件”上更加便利,交通基础设施的“硬件”上,也将有“大动作”。

重庆市交通局党委书记、局长许仁安表示,目前川渝两地正加强规划衔接,配合国家部委编制出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2021—2035年)》,争取有更多的交通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具体而言,双方将加快项目建设,铁路按照“五年全开工、十年全开通”目标,尽快启动成渝中线等高铁建设。高速公路会加快打通断头路,实现互联互通。比如尽快开工建设万州至达州等高速公路项目,推动形成“三环十八射多联线”高速公路网。水运方面,深化长江上游地区航运合作,协同建设长江上游航运枢纽。航空方面,重庆将规划建设第二机场,提升航空枢纽能级。“川渝两地会加强协同,加快建成西部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和国际门户枢纽。”许仁安表示。

共鸣>>>

兄弟齐心做大事

做大产业

以重点项目落地落实为牵引推进产业协同发展

川渝两省市产业方面的合作正如火如荼。例如,按照两地经信部门签订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两省市将共同打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消费品三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和生物医药、先进材料两个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目前已在汽车、电子信息等领域率先启动合作。同时,双方将携手共建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正联合争取国家相关部委支持。此外,两省市正加快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产业合作园区建设,已推动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制造业协同发展区。

四川省经信厅副厅长顾红松表示,以此次会议为契机,四川将以重点项目落地落实为牵引,推进制造业协同发展。下一步,四川将加快推动成渝地区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建设,以首批10个产业合作园区为抓手,共同承接产业转移,建设川渝制造业高质量协同发展载体;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工业互联网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为产业发展数字化赋能,塑造产业发展新动能;要争取成渝地区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打造成渝氢走廊。

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表示,这次会议强调了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城乡建设、公共服务、生态环保、改革开放等多个方面的规划对接。开创双城经济圈建设新局面,对荣昌而言,当前的重点任务,是加快推进和内江、自贡、资阳等毗邻地区几十个合作项目,抓紧抓落实。

做大交通

陆路交通由“扇形开放”变为“360度全方位开放”

中央部署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把构建一体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放在重要位置。“过去一年,我们能够感受到两地群众对交通互联互通的盼望。”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罗佳明说,两地交通部门建立起常态化沟通协调机制,今年已召开7次联席会议,共同编制发展规划,签订三年行动计划和6个合作备忘录。就在几天前,四川与重庆首次联合开工开江至梁平高速公路。今年全年,已开工省际高速公路4条,建成成资渝和渝广支线等2条川渝高速通道,川渝间已建和在建高速公路达到17条,同时开通遂宁至潼南等多条省际公交,并实现川渝毗邻地区交通联合执法。

此次会议,对交通建设的目标提出了更加清晰的要求。“成渝‘双圈’的交通建设,不仅是要解决两地之间的通道问题。”罗佳明说,当前,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布局由“弓字型”向“钻石型”转变,川渝的战略位势和分量显著提升,两地作为连接中原与西南西北的中心枢纽,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和参与国际竞争的新基地,通道建设将服务于国家通道建设的大战略,拓展南向西向开放的新格局,实现陆路交通由“扇形开放”向“360度全方位开放”转变。

罗佳明介绍,下一步,两地将提速扩能成渝双核主轴,推进成渝、成遂渝高速公路按八车道标准扩容改造,充分发挥好长江黄金水道作用。目前,两地交通部门已达成共识,将以协作促协同,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当好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先行官”。

做大市场

完善内部市场体系打通外部市场通道

重庆三峡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物流集团)日前揭牌成立。三峡物流集团由重庆万运集团、万商集团和四川港投新通道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将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机遇,合力转化万州东向开放门户等区域优势,深度发掘商贸物流产业蕴藏的巨大市场。

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唐英瑜表示,推动双城经济圈建设本质要求是高质量发展,这有赖于一个高标准的市场体系。我们希望以这次会议为契机,川渝两省市加快共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打击传销规范直销等工作协作机制,建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公平竞争审查工作专家咨询制度及第三方评估互评机制。全面清理和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

四川港投集团董事长贺晓春称,四川港投集团将大力发展铁公水空多式联运,推动川渝现代物流体系建设,搭建全球物贸服务平台,促进川渝至东盟、欧盟等地区现代物流贸易产业发展,着力打造枢纽经济、通道经济,推进成渝地区及“一带一路”沿线港产园城一体化发展,为川渝建设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构建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优势贡献四川国企力量。(四川人士采访内容由《四川日报》提供)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施工图”

1《关于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

联席会议审议通过了两省市共同研究起草形成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联合实施方案、重点规划编制方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两省市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工作机制等文件,对《规划纲要》进行了全面贯彻和细化落实,明确了贯彻落实的实施路径,切实将《规划纲要》“任务书”变成川渝两地推进工作的“施工图”。

提出了两省市将共同构建双城经济圈发展新格局,共同完成基础设施、现代产业体系、科技创新等8大领域37项重点任务,两地将共同抓好《规划纲要》落实,共同推进政策协同,共同实施重大项目,共同建设重大平台,体现了川渝“一家亲”意识,“一盘棋”思想,“一体化”理念。

2《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重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主要对《规划纲要》中的重大规划和重大事项进行细化和具象化,通过编制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土空间、综合交通发展、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等规划,制定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国际消费目的地等方案,促进两地挂图作战、压茬推进、限时完成。

3《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便捷生活行动方案》

主要从打造区域协作高水平样板,推进两地公共服务政策协同的目的出发,推动实施交通通信、户口迁移、就业社保、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6方面16项重点任务,提高两地群众便捷生活水平,促进两地人口流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不断增强两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两省市领导联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点项目工作机制》

以“联系省市领导+工作专班”的方式,在项目确定、项目服务、总结评估等方面构建工作机制,配套制定《两省市领导联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工作方案》,明确了成渝中线高铁、成达万高铁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联系省市领导、工作专班组长、副组长及成员单位和联系事项,做到高位推动、多方参与、共抓落实,更好发挥重点项目的支撑引领作用。

资料来源:重庆市发展改革委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谭周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