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合作首部《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在渝发布
昨(19)日,以“数字经济合作下的法治现代化与中国东盟法学教育的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上发布了首部中缅法律法学界合作编写的《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

中缅合作首部《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在渝发布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0-12-20

活动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0日17时讯(记者 秦思思)昨(19)日,以“数字经济合作下的法治现代化与中国东盟法学教育的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上发布了首部中缅法律法学界合作编写的《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由中国法学会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和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国内和东盟国家共三十余所高校的法学院领导及专家学者采用线上视频与实体会场结合的方式,共同参与了论坛。

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首部中缅法律法学界合作编写的《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一书在论坛期间发布。《指南》由中国法学会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君教授和缅甸联邦最高检察院副总检察长吴温敏共同主编,在内容上涵盖了与缅甸外商投资相关的投资准入、土地、税收、海关、外汇管制、劳动用工以及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法律制度。

《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 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中国和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法律的交流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保障。”张晓君介绍,《指南》的出版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赴缅甸投资的法律风险防范,指导企业更好地在缅投资,也有利于当地法治营商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中国法学界与东盟国家法律组织加强法律服务合作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是中缅法学法律界以法治手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际行动。

另外,论坛期间还发布了《中国一东盟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行动纲要》,根据《行动纲要》,中国和东盟高校法学院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从协同深化区域法治研究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创新法治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协同建设法律数据库和服务平台以及探索构建“法学院院长论坛”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深入开展法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合作。

据了解,本届论坛也是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重要庆典活动。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由中国法学会于2010年依托西南政法大学创设,通过整合中国与东盟法律法学资源,聚焦中国—东盟区域法治建设研究、涉东盟高端法律人才培养以及东盟法律据库建设等,服务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一带一路”的共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中缅合作首部《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在渝发布

2020-12-20 17:15:00 来源:

活动现场 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12月20日17时讯(记者 秦思思)昨(19)日,以“数字经济合作下的法治现代化与中国东盟法学教育的未来”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东盟法学院院长论坛在重庆举行,论坛上发布了首部中缅法律法学界合作编写的《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

据了解,此次论坛由西南政法大学主办,由中国法学会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和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共同承办,来自中国国内和东盟国家共三十余所高校的法学院领导及专家学者采用线上视频与实体会场结合的方式,共同参与了论坛。

由法律出版社出版的首部中缅法律法学界合作编写的《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一书在论坛期间发布。《指南》由中国法学会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秘书长、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张晓君教授和缅甸联邦最高检察院副总检察长吴温敏共同主编,在内容上涵盖了与缅甸外商投资相关的投资准入、土地、税收、海关、外汇管制、劳动用工以及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等法律制度。

《缅甸外商投资法律实务指南》 受访单位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中国和东盟关系已成为亚太区域合作中最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范。法律的交流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关系发展的重要保障。”张晓君介绍,《指南》的出版有助于增强中国企业赴缅甸投资的法律风险防范,指导企业更好地在缅投资,也有利于当地法治营商环境的改善。更重要的是,中国法学界与东盟国家法律组织加强法律服务合作的有益尝试和探索,是中缅法学法律界以法治手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实际行动。

另外,论坛期间还发布了《中国一东盟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行动纲要》,根据《行动纲要》,中国和东盟高校法学院将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基本理念,从协同深化区域法治研究的合作与交流、探索创新法治人才的协同培养机制、探索协同建设法律数据库和服务平台以及探索构建“法学院院长论坛”长效机制等四个方面深入开展法治教育与人才培养共同体的合作。

据了解,本届论坛也是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重要庆典活动。中国—东盟法律研究中心由中国法学会于2010年依托西南政法大学创设,通过整合中国与东盟法律法学资源,聚焦中国—东盟区域法治建设研究、涉东盟高端法律人才培养以及东盟法律据库建设等,服务于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一带一路”的共建。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