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攻坚战 咬定目标打赢打好
决战决胜,必须攻坚克难。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三大攻坚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务必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部署,全面小康才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大攻坚战 咬定目标打赢打好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0-12-29

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村民正在整理农家乐客房的床铺。(摄于10月29日)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经现场搜救排查获悉,南滨路一居民楼有孕妇被困,消防救援队员立即乘橡皮艇前往救援。今年重庆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洪水。(摄于8月19日)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重庆统筹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社会风险等工作,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和谐

精准脱贫

190.6万 全市18个贫困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全部销号,现行标准下全市累计动态识别的190.6万建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12303元 2020年,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303元

污染防治

331天 截至12月27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1天

100%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6%,优于国家考核目标2.4个百分点

(资料由市扶贫办、市生态环境局等提供)

决战决胜,必须攻坚克难。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三大攻坚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务必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部署,全面小康才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近年来,重庆坚定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多措并举分类防范企业风险,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蓝天成为最亮底色,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和谐

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居安思危,防重大风险于未然,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和谐,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方能和谐。人民的幸福感来源于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机构改革后我市15个部门职能整合而成的应急管理部门,面对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以及应急救援的繁重任务,新部门首要解决的是从源头上明确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确立了权责清晰、关系顺畅、行动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行政管理体系,资源整合、强化基层、专常群结合的救援力量体系,强化责任、规范管理、加强协调的制度保障体系。

今年重庆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洪灾,全市应对有序,特大洪水来袭,坚守住了“零死亡”目标。

早在3月20日,重庆就根据部署召开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会议,分析研判今年汛期形势,并提出:坚持抓早、抓小、抓短、抓紧的防汛抗旱工作主基调,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将重庆今年的防汛抗旱措施提升一级、工作抢先一步。

4月上旬,市防办、市应急局联合规划自然资源、水利、林业、气象等部门组成8个检查组,由各部门分管负责人分别带队,对全市各区县汛前准备工作进行拉网式综合检查。

汛情发生后,重庆构建的应急管理、组织、人员、制度“四大体系”发挥出应有作用,带动全市应急系统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其中的每个成员犹如一个庞大中枢指挥下的神经末梢,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运行。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庆制定银行业保险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专项方案,建立不良处置月度监测机制,督导辖内机构真实暴露信用风险,加大不良处置力度,信用卡不良治理成效显著。主动摸排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相关业务进展情况,逐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开展房地产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持续监测居民杠杆率变动。同时,依托债委会机制,严控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对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实现近期解危、中期解困。  

此外,我市统筹推进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努力夯实社会稳定基础,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接下来,我市将积极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强化“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应急救援”,推进阳光信访、法治信访、网上信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向贫困亮剑 190.6万建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尤其是渝东南和渝东北分别处在武陵山、秦巴山连片特困区域,这些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发展相对滞后,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今年,脱贫攻坚要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历史罕见特大洪水,重重挑战交织。

解非常之困,当用非常之策;啃下硬骨头,必举全局之力。

重庆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制定脱贫攻坚方案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重点问题,根据脱贫攻坚的阶段性特点,陆续开展“定点攻坚战”“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其中,落实“定点攻坚”项目资金23.25亿元,实施项目1235个,在“百日大会战”中,围绕剩余贫困人口脱贫、疫情影响化解等方面,组织8.78万名干部,组建1.62万个工作组,进村入户查漏补缺。9月以来,我市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地、脱贫质量、问题整改、数据质量、圆满交卷等六个方面,逐项对标交账,保持响鼓重槌。

今年以来,全市20万名扶贫干部下沉到扶贫一线,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同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本土人才库,形成一支“不走的工作队”。5800个驻乡驻村工作队、2.27万名驻村工作队员(含第一书记)、20余万名结对帮扶干部扎根一线,把党旗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深入贫困户察实情、寻良策,带领贫困群众共克难题、同奔小康。

摧城拔寨阶段,更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一系列“加强版”“创新版”的举措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易地搬迁挪穷窝——

在位于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县,贫困户杨世元曾经居住在墙体破裂、漏雨漏风的狭小垛木房里。由于腿部残疾不能干重活,杨世元只能靠养羊、种玉米勉强度日。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杨世元一家搬进27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不仅满足日常居住,还能将多余房间变成民宿,用于经营农家乐。“旅游旺季,我一个星期的客房收入就有三四千元,再也不受穷了。”

产业扶贫拔穷根——

12月25日一大早,巴南区界石镇金鹅村71岁的贫困户江发祥已开始喂鸡、喂猪、喂兔子,老伴拄着拐杖在旁边帮忙,老两口忙得不亦乐乎。重庆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强化造血功能,确保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展扶贫特色产业1300余万亩,创建市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242个。

民生保障兜底线——

脱贫攻坚绝不能留下“锅底”,不让一家一户一人在小康路上掉队。我市将24.95万名扶贫对象纳入低保保障,1.26万名扶贫对象纳入特困救助供养。2020年,我市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496元,每年补助标准较扶贫标准线高1952元。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我市连续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农村困难群众累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4.16亿元。

截至目前,现行标准下全市累计动态识别的190.6万建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303元,年均增幅17.4%;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5万公里,农村贫困人口供水入户比例达99.7%,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8%、自来水普及率达86%;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5.2万人。

向污染亮剑 截至12月27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1天

清晨或傍晚,九龙坡区彩云湖湿地公园随处可见一群群白鹭,它们时而觅食、时而栖息、时而嬉戏、时而翱翔天空,与碧水蓝天构成靓丽的风景。

彩云湖原本是城市边缘的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凼,堆满了生活、工业垃圾,也是各种污水的汇聚地。经过多次分系统、分阶段的提档升级,彩云湖从最初的污水凼变身为集湿地科普教育、城市公园休憩健身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游览景点,提升了城市宜居生活环境品质。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顺应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期待,重庆对全市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不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我市成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分年度制定蓝天保卫战作战图,分解下达8大类70条2000多项工程和措施,实施量化考核。同时,建立空气质量、目标任务、重点项目、督导问题“四张清单”,实施动态管理。截至12月27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1天,“重庆蓝”正在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常态。

开展水源区环境综合整治。市生态环境局专门组建重点流域监督指导组,全年累计组织2000人次开展重点流域巡查检查,建立不达标重点河流日分析、周评判、月调度工作机制,每天分析自动站水质波动情况,每周结合日常巡查评判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每月调度流域综合治理进展、评估流域整治成效,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目前,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48段城市黑臭水体消除黑臭,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97.6%,优于国家考核目标2.4个百分点。  

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如火如荼。我市建立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将104块污染地块动态更新至名录。同时,明确市级统一组织划分、区县进行边界核实的工作机制,下达了各区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具体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量的95%以上。

严把环境准入关。我市严格执行产业禁投清单,严控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5公里”两条空间红线,禁止在长江、嘉陵江、乌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布局新建重化工、纸浆制造、印染等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5公里范围内坚决禁止新布局工业园区,从严审批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严守生态安全生命红线。

一系列重拳出击,让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清清的流水,蓝蓝的天,跳磴河呀笑开颜,陈年的污水变清泉,流域两岸是大花园……”这是年过八旬的九龙坡区居民张成远自己作词谱曲演唱的《跳磴河之歌》。正如歌词所唱,曾经沦为黑臭水体的跳磴河九龙坡段,在历经两年多综合整治后,沿河许多区域已成为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的滨河公园。

梁平区新盛镇污水处理厂由于投用时间早,设计标准低,已难以稳定达标排放,于2020年6月底完成了技改项目,设计处理能力提升至每天1000立方米,处理工艺也变更为A2O+深度化学处理,出水水质由一级B标提升至一级A标,每天能为新盛河提供近千立方米的补水。

位于云阳县双龙镇文龙村的文龙生猪养殖场,通过粪污集中处理、干湿分离等措施,让生态、养殖、种植实现了“三赢”。“我在山上承包了300多亩土地,种植了橙子、沃柑树,养殖场的有机肥全都派上了用场。”养殖场老板刘昌建告诉记者,现在环保措施做到位了,流经自家猪场的溪水都是清亮亮的。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颜安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三大攻坚战 咬定目标打赢打好

2020-12-29 07:16:21 来源: 0 条评论

酉阳县花田乡何家岩村,村民正在整理农家乐客房的床铺。(摄于10月29日)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经现场搜救排查获悉,南滨路一居民楼有孕妇被困,消防救援队员立即乘橡皮艇前往救援。今年重庆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洪水。(摄于8月19日)记者 郑宇 摄/视觉重庆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重庆统筹推进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社会风险等工作,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和谐

精准脱贫

190.6万 全市18个贫困区县全部摘帽,1919个贫困村全部销号,现行标准下全市累计动态识别的190.6万建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12303元 2020年,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303元

污染防治

331天 截至12月27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1天

100% 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7.6%,优于国家考核目标2.4个百分点

(资料由市扶贫办、市生态环境局等提供)

决战决胜,必须攻坚克难。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跨越的关口。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三大攻坚战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也是必须完成的硬任务,务必迎难而上、真抓实干、不折不扣落实各项部署,全面小康才会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

近年来,重庆坚定把打好三大攻坚战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和重大发展机遇,多措并举分类防范企业风险,帮助群众过上好日子,让蓝天成为最亮底色,为全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支撑。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确保社会安全稳定和谐

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必须守住的底线。

“居安思危,防重大风险于未然,确保社会的安全稳定和谐,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市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安居才能乐业,乐业方能和谐。人民的幸福感来源于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机构改革后我市15个部门职能整合而成的应急管理部门,面对安全生产和自然灾害防治以及应急救援的繁重任务,新部门首要解决的是从源头上明确最核心最本质的问题,确立了权责清晰、关系顺畅、行动高效的组织指挥体系,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行政管理体系,资源整合、强化基层、专常群结合的救援力量体系,强化责任、规范管理、加强协调的制度保障体系。

今年重庆遭遇了历史罕见特大洪灾,全市应对有序,特大洪水来袭,坚守住了“零死亡”目标。

早在3月20日,重庆就根据部署召开了防汛抗旱指挥部工作会议,分析研判今年汛期形势,并提出:坚持抓早、抓小、抓短、抓紧的防汛抗旱工作主基调,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将重庆今年的防汛抗旱措施提升一级、工作抢先一步。

4月上旬,市防办、市应急局联合规划自然资源、水利、林业、气象等部门组成8个检查组,由各部门分管负责人分别带队,对全市各区县汛前准备工作进行拉网式综合检查。

汛情发生后,重庆构建的应急管理、组织、人员、制度“四大体系”发挥出应有作用,带动全市应急系统各级各部门协同联动,其中的每个成员犹如一个庞大中枢指挥下的神经末梢,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运行。

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重庆制定银行业保险业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专项方案,建立不良处置月度监测机制,督导辖内机构真实暴露信用风险,加大不良处置力度,信用卡不良治理成效显著。主动摸排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相关业务进展情况,逐步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开展房地产中介机构乱象专项整治工作,持续监测居民杠杆率变动。同时,依托债委会机制,严控重点企业债务风险。对暂时出现经营困难的企业,最大限度地帮助企业实现近期解危、中期解困。  

此外,我市统筹推进防范化解社会风险、积极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工作,努力夯实社会稳定基础,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切实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等工作,牢牢守住风险底线。

接下来,我市将积极防控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强化“风险防控、隐患排查、应急救援”,推进阳光信访、法治信访、网上信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断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向贫困亮剑 190.6万建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重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并存,尤其是渝东南和渝东北分别处在武陵山、秦巴山连片特困区域,这些地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发展相对滞后,脱贫攻坚任务十分艰巨。

今年,脱贫攻坚要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历史罕见特大洪水,重重挑战交织。

解非常之困,当用非常之策;啃下硬骨头,必举全局之力。

重庆市委、市政府多次专题研究制定脱贫攻坚方案制度,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重点问题,根据脱贫攻坚的阶段性特点,陆续开展“定点攻坚战”“百日大会战”“收官大决战”。其中,落实“定点攻坚”项目资金23.25亿元,实施项目1235个,在“百日大会战”中,围绕剩余贫困人口脱贫、疫情影响化解等方面,组织8.78万名干部,组建1.62万个工作组,进村入户查漏补缺。9月以来,我市聚焦责任落实、政策落地、脱贫质量、问题整改、数据质量、圆满交卷等六个方面,逐项对标交账,保持响鼓重槌。

今年以来,全市20万名扶贫干部下沉到扶贫一线,精准识别,分类施策。同时,以乡镇为单位,建立本土人才库,形成一支“不走的工作队”。5800个驻乡驻村工作队、2.27万名驻村工作队员(含第一书记)、20余万名结对帮扶干部扎根一线,把党旗插在脱贫攻坚第一线,深入贫困户察实情、寻良策,带领贫困群众共克难题、同奔小康。

摧城拔寨阶段,更要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一系列“加强版”“创新版”的举措不断推出,很多“老大难”问题迎刃而解。

易地搬迁挪穷窝——

在位于大巴山腹地的城口县,贫困户杨世元曾经居住在墙体破裂、漏雨漏风的狭小垛木房里。由于腿部残疾不能干重活,杨世元只能靠养羊、种玉米勉强度日。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杨世元一家搬进270平方米的三层小楼,不仅满足日常居住,还能将多余房间变成民宿,用于经营农家乐。“旅游旺季,我一个星期的客房收入就有三四千元,再也不受穷了。”

产业扶贫拔穷根——

12月25日一大早,巴南区界石镇金鹅村71岁的贫困户江发祥已开始喂鸡、喂猪、喂兔子,老伴拄着拐杖在旁边帮忙,老两口忙得不亦乐乎。重庆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强化造血功能,确保村村有主导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发展扶贫特色产业1300余万亩,创建市级以上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1个、现代农业产业园11个、“一村一品”示范村242个。

民生保障兜底线——

脱贫攻坚绝不能留下“锅底”,不让一家一户一人在小康路上掉队。我市将24.95万名扶贫对象纳入低保保障,1.26万名扶贫对象纳入特困救助供养。2020年,我市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月496元,每年补助标准较扶贫标准线高1952元。特别是今年4月以来,我市连续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对农村困难群众累计发放临时价格补贴4.16亿元。

截至目前,现行标准下全市累计动态识别的190.6万建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2303元,年均增幅17.4%;全市农村公路里程超过15万公里,农村贫困人口供水入户比例达99.7%,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8%、自来水普及率达86%;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5.2万人。

向污染亮剑 截至12月27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1天

清晨或傍晚,九龙坡区彩云湖湿地公园随处可见一群群白鹭,它们时而觅食、时而栖息、时而嬉戏、时而翱翔天空,与碧水蓝天构成靓丽的风景。

彩云湖原本是城市边缘的垃圾填埋场和污水凼,堆满了生活、工业垃圾,也是各种污水的汇聚地。经过多次分系统、分阶段的提档升级,彩云湖从最初的污水凼变身为集湿地科普教育、城市公园休憩健身功能为一体的休闲游览景点,提升了城市宜居生活环境品质。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顺应群众对改善环境质量的期待,重庆对全市污染防治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

不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我市成立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分年度制定蓝天保卫战作战图,分解下达8大类70条2000多项工程和措施,实施量化考核。同时,建立空气质量、目标任务、重点项目、督导问题“四张清单”,实施动态管理。截至12月27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31天,“重庆蓝”正在成为市民生活中的常态。

开展水源区环境综合整治。市生态环境局专门组建重点流域监督指导组,全年累计组织2000人次开展重点流域巡查检查,建立不达标重点河流日分析、周评判、月调度工作机制,每天分析自动站水质波动情况,每周结合日常巡查评判流域水质变化趋势,每月调度流域综合治理进展、评估流域整治成效,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目前,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为优,支流全面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48段城市黑臭水体消除黑臭,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常年保持100%,42个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提升至97.6%,优于国家考核目标2.4个百分点。  

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如火如荼。我市建立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名录制度,将104块污染地块动态更新至名录。同时,明确市级统一组织划分、区县进行边界核实的工作机制,下达了各区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具体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任务量的95%以上。

严把环境准入关。我市严格执行产业禁投清单,严控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岸线“1公里”“5公里”两条空间红线,禁止在长江、嘉陵江、乌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布局新建重化工、纸浆制造、印染等存在环境风险的项目,5公里范围内坚决禁止新布局工业园区,从严审批产生有毒有害污染物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严控新增污染物排放,严守生态安全生命红线。

一系列重拳出击,让全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清清的流水,蓝蓝的天,跳磴河呀笑开颜,陈年的污水变清泉,流域两岸是大花园……”这是年过八旬的九龙坡区居民张成远自己作词谱曲演唱的《跳磴河之歌》。正如歌词所唱,曾经沦为黑臭水体的跳磴河九龙坡段,在历经两年多综合整治后,沿河许多区域已成为鸟语花香、景色宜人的滨河公园。

梁平区新盛镇污水处理厂由于投用时间早,设计标准低,已难以稳定达标排放,于2020年6月底完成了技改项目,设计处理能力提升至每天1000立方米,处理工艺也变更为A2O+深度化学处理,出水水质由一级B标提升至一级A标,每天能为新盛河提供近千立方米的补水。

位于云阳县双龙镇文龙村的文龙生猪养殖场,通过粪污集中处理、干湿分离等措施,让生态、养殖、种植实现了“三赢”。“我在山上承包了300多亩土地,种植了橙子、沃柑树,养殖场的有机肥全都派上了用场。”养殖场老板刘昌建告诉记者,现在环保措施做到位了,流经自家猪场的溪水都是清亮亮的。

重庆日报首席记者 颜安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