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两地 历时4小时 一台特殊的家庭春晚
小提琴、古筝、芭蕾舞、抢红包……4个小时的表演时间里,这些节目轮番上演,热闹欢笑从重庆南岸传到了贵州桐梓。这是春节里一个大家族一台特殊的家庭春晚,因为就地过年,这一次,家庭春晚变成了在线形式,云端团聚,节目不少,亲情不减。更重要的是,互爱互助的家风被一代代传承,获得宽慰的家庭成员们新年伊始也有了更多前行动力。

跨越两地 历时4小时 一台特殊的家庭春晚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1-02-22

小提琴、古筝、芭蕾舞、抢红包……4个小时的表演时间里,这些节目轮番上演,热闹欢笑从重庆南岸传到了贵州桐梓。这是春节里一个大家族一台特殊的家庭春晚,因为就地过年,这一次,家庭春晚变成了在线形式,云端团聚,节目不少,亲情不减。更重要的是,互爱互助的家风被一代代传承,获得宽慰的家庭成员们新年伊始也有了更多前行动力。

筹备

大年初四晚8点40分,小提琴独奏曲拉开了谭家第四届家庭春晚的序幕。从重庆南岸区到贵州遵义市桐梓县,相隔近200公里的亲人们穿着新衣服、戴着红围巾,通过在线视频,终于又“聚”在了一起。

小提琴声悠扬动听,得到现场观众和云观众们的热烈欢迎,也为节目表演开了一个好头。46岁的谭燕见状,舒了一口气:效果很好!看来,精心准备没有白费。

前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谭燕表示,多年前,自己就从老家贵州桐梓来到重庆打拼。现在,她不仅在重庆安家,还成了重庆一家律所的行政主管。出来这么多年,每一年春节,她都尽量选择回家陪伴家人。去年春节因为疫情没能回去,今年春节响应就地过年,依旧没有回去。无法回家,如何让年过得有意义?一直是她春节前思考的问题。

因为疫情,家庭春晚已经两年没办。而这两年来,家族里有不少变化,老老少少都在为学习、工作和生活而忙碌。需要放松同时,也渴望家人的鼓励和宽慰。谭燕想:为啥不继续办下去?不能回去,那就重庆一个会场,桐梓一个会场,反正谭家人也主要是在这两个地方。

春节前两周,她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给了大家。起初,支持的人并不多。大家觉得,她在重庆,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不过,作为英语老师的大侄女倒很支持她,并表示他们年轻人可以搞定桐梓这边的一切。

每个家庭派一位成员参与,筹备组很快建立了起来,商讨可行性。虽然是家庭春晚,她还专门写了策划方案。当中,大部分是侄儿侄女们在执行,采购年货、场地布置、买话筒设备、投屏……综合来看,后辈们执行得都不错。

回望

开篇环节,兄长们回顾和陈述了谭家的家族史。

这个环节是固定节目,已经持续了四届。谭燕介绍,只要是办家庭春晚,他们就一定会保留这个环节。父亲谭宁驹在世时,陈述环节一直由父亲完成。

在她看来,回望是为了铭记过去,传承家风,展望未来。

她回忆,从她爷爷那一辈起,家族里就有人从事教育工作。爷爷曾在贵州省教育部门工作,父亲是教师,大侄女、大侄女婿也都是教师。对她和兄长们而言,受父母影响最大。父亲知识渊博、敬业,爱好文艺,特别喜欢拉二胡,身上永远流动着岁月的从容和淡定。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勤劳、朴实、善良,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养大了他们兄妹六人。

“虽然父母没有给我们创造优渥的物质条件,但他们身上各自的优点都影响着我们。父亲还总是告诉我们,不管生活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学会找乐子,乐观面对。在工作上,一定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我觉得,父亲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生活,怎样去获得前行的力量。在父母身上,我们还看到了互敬互助、包容理解,即便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不对等,但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谭燕说,这种包容和理解,也在她和兄长们身上体现了出来。面对家族里的事情,即使有意见不统一,但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兄妹间的感情。另外,她读书时,哥哥和嫂嫂们对她帮助特别多。现在,如果侄女侄儿们需要,她也会尽力去帮助照应。

让谭燕很欣慰的是,陈述环节,对于谭家的这些老故事,后辈们听得津津有味。包括女儿许熹地在内,准备节目之余,还一个劲儿地拉着她问外公外婆的故事。

传承

为了让四个小时的家庭春晚有内容、有看点,今年,女儿许熹地作为家族里最小的成员也准备了许多节目。不仅表演了独唱、时装走秀、跳芭蕾舞等多个节目,还制作了剪纸,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作为总策划的谭燕也表演了节目,唱起了《妈妈告诉我一句话》这首儿歌。虽然是儿歌,但却是她最想告诉给后辈的。就像歌词里唱的,“妈妈告诉我一句话,对待伙伴要像亲兄弟呀,你要爱护他,要像亲兄弟你要爱护他……你要帮助他,遇见困难时你要帮助他……要和伙伴互爱互助呀,结下友谊花,互爱又互助结下友谊花。”她希望,谭家的后辈们也能把互爱互助的家风传承下去。

家庭春晚中间环节是抢红包,也是整个家庭春晚最欢乐、最热闹的时候,通过视频,每一个人都听到了对方打开红包时的欢呼和惊喜。谭燕说,虽然是在线,但这个效果跟大家聚在一起没有太大差别,互动感特别强。

颁发奖状环节,除了对表演者进行肯定和鼓励,今年还新增了一个内容:互赠礼物。礼物包括红包和其他礼品,出发点是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行。

谭燕提前准备了两本书,一本是《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另一本是《好爸爸不缺席》,希望以书来勉励亲人。头一本,她送给了当医生的侄女。在过去一年,侄女面对许多人生大事,但都处理得很好,她希望来年侄女能有更多突破和成长。而《好爸爸不缺席》则是她送给丈夫的,她明白,丈夫工作很辛苦,但也希望丈夫能多陪伴家里两个孩子的成长时光。

书的勉励作用胜过口头表达,家庭春晚之后,她发现,丈夫对孩子们的关注更多了。

变迁

家庭春晚结束,已经是12点过。视频两头,团圆蛋糕被端了上来,跟每一个人都戴着的红围巾一样,蛋糕也是中国红主题,象征团团圆圆。

因为今年特殊,谭家家庭春晚被放在了大年初四。以前,他们家的春晚都是除夕,等节目进行得差不多,大家还要做一件事情:包汤圆。汤圆必须手工包,在大年初一零点前煮好,端上桌给每个成员。“这是我们家族里的传统,子时吃汤圆,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吃下去,意味着去年一年的结束,新年的开启。也告诫我们要互相调和,永远记住我们是一家人。”谭燕解释。

她介绍,2010年,第一届家庭春晚,是在父亲渴望中筹备起来的。地点在桐梓老家的平房,条件最为简陋,场地布置简单,连上话筒音响就开始表演,但大家都很开心。

2013年,第二届家庭春晚,当时父亲病重,作为子孙,为了给父亲一个美好的回忆,大家都积极参与,没有一个人缺席。父亲也是吸着氧气全程参加,为此,还专门去到卡拉OK厅。春晚结束后3个月,父亲就离开了。

到2018年,第三届家庭春晚时,桐梓老家已经有了新的模样,平房新盖了一层,更加气派,在话筒音响的基础之上,筹备组还增加了投影仪,硬件上越来越好。

到今年家庭春晚,借助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分布在两个地方的亲人在线聚到了一起,家庭里的温馨感觉又回来了。而谭燕也看到,家族里的年轻后辈们开始承担起家庭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只是后辈,兄长们也对这场在线春晚很满意。二哥谭强当面向作为小妹的谭燕说:“小妹给我们的,永远是后面有惊喜。”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实习生 杨璐嘉 受访者供图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跨越两地 历时4小时 一台特殊的家庭春晚

2021-02-22 06:43:07 来源: 0 条评论

小提琴、古筝、芭蕾舞、抢红包……4个小时的表演时间里,这些节目轮番上演,热闹欢笑从重庆南岸传到了贵州桐梓。这是春节里一个大家族一台特殊的家庭春晚,因为就地过年,这一次,家庭春晚变成了在线形式,云端团聚,节目不少,亲情不减。更重要的是,互爱互助的家风被一代代传承,获得宽慰的家庭成员们新年伊始也有了更多前行动力。

筹备

大年初四晚8点40分,小提琴独奏曲拉开了谭家第四届家庭春晚的序幕。从重庆南岸区到贵州遵义市桐梓县,相隔近200公里的亲人们穿着新衣服、戴着红围巾,通过在线视频,终于又“聚”在了一起。

小提琴声悠扬动听,得到现场观众和云观众们的热烈欢迎,也为节目表演开了一个好头。46岁的谭燕见状,舒了一口气:效果很好!看来,精心准备没有白费。

前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谭燕表示,多年前,自己就从老家贵州桐梓来到重庆打拼。现在,她不仅在重庆安家,还成了重庆一家律所的行政主管。出来这么多年,每一年春节,她都尽量选择回家陪伴家人。去年春节因为疫情没能回去,今年春节响应就地过年,依旧没有回去。无法回家,如何让年过得有意义?一直是她春节前思考的问题。

因为疫情,家庭春晚已经两年没办。而这两年来,家族里有不少变化,老老少少都在为学习、工作和生活而忙碌。需要放松同时,也渴望家人的鼓励和宽慰。谭燕想:为啥不继续办下去?不能回去,那就重庆一个会场,桐梓一个会场,反正谭家人也主要是在这两个地方。

春节前两周,她把自己这个想法告诉给了大家。起初,支持的人并不多。大家觉得,她在重庆,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不过,作为英语老师的大侄女倒很支持她,并表示他们年轻人可以搞定桐梓这边的一切。

每个家庭派一位成员参与,筹备组很快建立了起来,商讨可行性。虽然是家庭春晚,她还专门写了策划方案。当中,大部分是侄儿侄女们在执行,采购年货、场地布置、买话筒设备、投屏……综合来看,后辈们执行得都不错。

回望

开篇环节,兄长们回顾和陈述了谭家的家族史。

这个环节是固定节目,已经持续了四届。谭燕介绍,只要是办家庭春晚,他们就一定会保留这个环节。父亲谭宁驹在世时,陈述环节一直由父亲完成。

在她看来,回望是为了铭记过去,传承家风,展望未来。

她回忆,从她爷爷那一辈起,家族里就有人从事教育工作。爷爷曾在贵州省教育部门工作,父亲是教师,大侄女、大侄女婿也都是教师。对她和兄长们而言,受父母影响最大。父亲知识渊博、敬业,爱好文艺,特别喜欢拉二胡,身上永远流动着岁月的从容和淡定。母亲虽然没有文化,但勤劳、朴实、善良,把家里操持得井井有条,养大了他们兄妹六人。

“虽然父母没有给我们创造优渥的物质条件,但他们身上各自的优点都影响着我们。父亲还总是告诉我们,不管生活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学会找乐子,乐观面对。在工作上,一定要恪尽职守、兢兢业业。我觉得,父亲教会了我们如何去生活,怎样去获得前行的力量。在父母身上,我们还看到了互敬互助、包容理解,即便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不对等,但也丝毫没有影响他们的感情。”谭燕说,这种包容和理解,也在她和兄长们身上体现了出来。面对家族里的事情,即使有意见不统一,但也丝毫不会影响他们兄妹间的感情。另外,她读书时,哥哥和嫂嫂们对她帮助特别多。现在,如果侄女侄儿们需要,她也会尽力去帮助照应。

让谭燕很欣慰的是,陈述环节,对于谭家的这些老故事,后辈们听得津津有味。包括女儿许熹地在内,准备节目之余,还一个劲儿地拉着她问外公外婆的故事。

传承

为了让四个小时的家庭春晚有内容、有看点,今年,女儿许熹地作为家族里最小的成员也准备了许多节目。不仅表演了独唱、时装走秀、跳芭蕾舞等多个节目,还制作了剪纸,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

作为总策划的谭燕也表演了节目,唱起了《妈妈告诉我一句话》这首儿歌。虽然是儿歌,但却是她最想告诉给后辈的。就像歌词里唱的,“妈妈告诉我一句话,对待伙伴要像亲兄弟呀,你要爱护他,要像亲兄弟你要爱护他……你要帮助他,遇见困难时你要帮助他……要和伙伴互爱互助呀,结下友谊花,互爱又互助结下友谊花。”她希望,谭家的后辈们也能把互爱互助的家风传承下去。

家庭春晚中间环节是抢红包,也是整个家庭春晚最欢乐、最热闹的时候,通过视频,每一个人都听到了对方打开红包时的欢呼和惊喜。谭燕说,虽然是在线,但这个效果跟大家聚在一起没有太大差别,互动感特别强。

颁发奖状环节,除了对表演者进行肯定和鼓励,今年还新增了一个内容:互赠礼物。礼物包括红包和其他礼品,出发点是物质和精神奖励并行。

谭燕提前准备了两本书,一本是《董卿:做一个有才情的女子》,另一本是《好爸爸不缺席》,希望以书来勉励亲人。头一本,她送给了当医生的侄女。在过去一年,侄女面对许多人生大事,但都处理得很好,她希望来年侄女能有更多突破和成长。而《好爸爸不缺席》则是她送给丈夫的,她明白,丈夫工作很辛苦,但也希望丈夫能多陪伴家里两个孩子的成长时光。

书的勉励作用胜过口头表达,家庭春晚之后,她发现,丈夫对孩子们的关注更多了。

变迁

家庭春晚结束,已经是12点过。视频两头,团圆蛋糕被端了上来,跟每一个人都戴着的红围巾一样,蛋糕也是中国红主题,象征团团圆圆。

因为今年特殊,谭家家庭春晚被放在了大年初四。以前,他们家的春晚都是除夕,等节目进行得差不多,大家还要做一件事情:包汤圆。汤圆必须手工包,在大年初一零点前煮好,端上桌给每个成员。“这是我们家族里的传统,子时吃汤圆,起到的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吃下去,意味着去年一年的结束,新年的开启。也告诫我们要互相调和,永远记住我们是一家人。”谭燕解释。

她介绍,2010年,第一届家庭春晚,是在父亲渴望中筹备起来的。地点在桐梓老家的平房,条件最为简陋,场地布置简单,连上话筒音响就开始表演,但大家都很开心。

2013年,第二届家庭春晚,当时父亲病重,作为子孙,为了给父亲一个美好的回忆,大家都积极参与,没有一个人缺席。父亲也是吸着氧气全程参加,为此,还专门去到卡拉OK厅。春晚结束后3个月,父亲就离开了。

到2018年,第三届家庭春晚时,桐梓老家已经有了新的模样,平房新盖了一层,更加气派,在话筒音响的基础之上,筹备组还增加了投影仪,硬件上越来越好。

到今年家庭春晚,借助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分布在两个地方的亲人在线聚到了一起,家庭里的温馨感觉又回来了。而谭燕也看到,家族里的年轻后辈们开始承担起家庭角色,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不只是后辈,兄长们也对这场在线春晚很满意。二哥谭强当面向作为小妹的谭燕说:“小妹给我们的,永远是后面有惊喜。”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朱婷 实习生 杨璐嘉 受访者供图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