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农业品牌化,最大IP是什么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重庆的农业品牌化建设之路该如何走?

重庆农业品牌化,最大IP是什么

来源:两江观察2021-02-24

产业兴则乡村兴,品牌强则农业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今年两会重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做强农业品牌,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工程。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重庆的农业品牌化建设之路该如何走?

▲黔江区白土乡由水产、蚕桑、羊肚菌、药材等产业组成的立体农业基地与民居、河流、公路、树林相间。杨敏 摄/视觉重庆

最大IP

两江君研读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发现,重庆在对“三农”工作的部署中,反复提及“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重庆现代农业发展的立足点,如果转化得好,将构成颇具特色的竞争力。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就是重庆农业品牌化建设的最大IP。

这个大IP可进一步“拆解”为3个关键词——

一是山地。重庆山地丘陵面积占比高达98%(其中山区占76%,丘陵占22%)。虽然人均耕地面积仅1.17亩,但重庆的山多为中低山(地质学家称为“平行岭谷”),谷较宽广,适宜作物种植和人类生活,这就将稀缺的耕地资源由平面拉成了立体,产业规模空间骤呈几何级数增长。

二是特色。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品牌。重庆农业的特色必须“靠山吃山”。在全国享有知名度的重庆农产品品牌,大多数来自山地,如奉节脐橙、忠县“忠橙”、巫山脆李、梁平柚、潼南柠檬、巫溪高山土豆等。

扎根于山地的农产品,就是重庆农业品牌的立足点,也是最大的特色,同时构成品牌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高效。特色农业不一定是高效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高,才是真正的高效农业,而现代化产业发展是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

2020年,重庆十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综合产值达45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3%、21%。

▲梁平区碧山镇川主村四组,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在平整好的田块上进行水稻播种。 刘辉 摄/视觉重庆

成绩不易

近年来,重庆在农业品牌化建设上取得了亮眼成绩——

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方案。2018年,《重庆市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出炉,要求在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引领上狠下功夫,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拳头农产品。

首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重庆创建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初步形成了以“巴味渝珍”市级公用品牌为引领、以区县级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以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

目前,重庆已拥有“巴味渝珍”品牌授权农产品568个,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

引进量子防伪技术,结合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累计为“巴味渝珍”授权农产品发放720.9万枚量子云码防伪商标。

推进“三峡”品牌培育。除了“巴味渝珍”,重庆还以渝东北三峡库区为重点,从柑橘、茶叶、菊花等优势产业入手,大力推进“三峡”系列农产品品牌培育。2020年助力库区晚熟柑橘销售31万吨,实现交易额18亿元,销售菊花1300吨,年产值1.2亿元。

整合做优区域品牌。近年来,重庆做实品牌宣传推介,品牌效益开始显现。

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全国200个地标产品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其中重庆梁平柚、巫溪洋芋、南川大树茶和彭水苏麻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上榜。

2020年,鱼泉榨菜、汇达柠檬、派森百橙汁、凯扬农业4家龙头企业分别跻身全国农业行业蔬菜类、水果类、林特类TOP10龙头品牌。

正视问题

农业本来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如今则成为“靠市场吃饭”的产业。在此进程中,重庆与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区相比,在山地发展高效农业,难度更大、问题更多。

——在“人、地、钱”方面,重庆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比重达60%;耕地细碎化问题突出,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不充分;地方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要求不相匹配,社会资本进入乡村积极性不够高,金融支农面临障碍,乡村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保障困难。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而重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龙头企业较为短缺,带动性还不强,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还不多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品牌产业链。

▲綦江区三江街道寨门村陈家坝,千亩梯田油菜花与村庄构成美丽的乡村画卷。 陈星宇 摄/视觉重庆

多措并举

品牌是市场的敲门砖。

“质”上立得住。优化品种,整合“产学研推”资源,构建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链,重点推广优质良种、适用技术。提升品质,从抓农业标准化入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支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稳步推进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培育发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让牌子叫得更响。以“巴味渝珍”为引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重点强化品牌营销渠道建设。以城区农贸市场、主要商超和重点社区为依托,构建线下营销网络。升级“巴味渝珍”线上营销平台,实现宣传与线上线下销售紧密结合。

精准上下绣花功夫。聚焦渝东北三峡库区柑橘、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做优“三峡”特色高效农业;继续推进涪陵青菜头、奉节脐橙、巫山脆李、永川秀芽等品牌整合。抓紧谋划蜂蜜、食用菌等其它产业区域品牌打造,推动形成“三峡”品牌集群效应。

品牌保护上严起来。实行认证产品动态管理机制,推行产地标识管理,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强对品牌产品商标、专利、使用等保护,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等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农产品品牌公信力。开展品牌监测,科学评价建设成效。推进诚信建设、强化行业自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推进共治共享。

让“接二连三”更完整。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尤其重要的是要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的进程。提升一产、做优二产、壮大三产,形成一个完整的品牌产业链,让农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让农村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振兴,让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中能真正地分享收益,开启重庆“三农”工作新局面。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重庆农业品牌化,最大IP是什么

2021-02-24 21:00:31 来源: 0 条评论

产业兴则乡村兴,品牌强则农业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

今年两会重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做强农业品牌,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工程。

农业品牌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重庆的农业品牌化建设之路该如何走?

▲黔江区白土乡由水产、蚕桑、羊肚菌、药材等产业组成的立体农业基地与民居、河流、公路、树林相间。杨敏 摄/视觉重庆

最大IP

两江君研读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发现,重庆在对“三农”工作的部署中,反复提及“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重庆现代农业发展的立足点,如果转化得好,将构成颇具特色的竞争力。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就是重庆农业品牌化建设的最大IP。

这个大IP可进一步“拆解”为3个关键词——

一是山地。重庆山地丘陵面积占比高达98%(其中山区占76%,丘陵占22%)。虽然人均耕地面积仅1.17亩,但重庆的山多为中低山(地质学家称为“平行岭谷”),谷较宽广,适宜作物种植和人类生活,这就将稀缺的耕地资源由平面拉成了立体,产业规模空间骤呈几何级数增长。

二是特色。没有特色,就难以形成品牌。重庆农业的特色必须“靠山吃山”。在全国享有知名度的重庆农产品品牌,大多数来自山地,如奉节脐橙、忠县“忠橙”、巫山脆李、梁平柚、潼南柠檬、巫溪高山土豆等。

扎根于山地的农产品,就是重庆农业品牌的立足点,也是最大的特色,同时构成品牌化建设的核心竞争力。

三是高效。特色农业不一定是高效农业,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全面提高,才是真正的高效农业,而现代化产业发展是高效农业的必由之路。

2020年,重庆十大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综合产值达4500亿元,农产品加工产值、网络零售额分别增长3%、21%。

▲梁平区碧山镇川主村四组,工作人员操作无人机在平整好的田块上进行水稻播种。 刘辉 摄/视觉重庆

成绩不易

近年来,重庆在农业品牌化建设上取得了亮眼成绩——

做好顶层设计,制定实施方案。2018年,《重庆市农业品种品质品牌建设工程实施方案(2018—2022)》出炉,要求在品种优化、品质提升、品牌引领上狠下功夫,集中力量打造一批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立得住、叫得响、卖得好的拳头农产品。

首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重庆创建了全国首个省级层面、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巴味渝珍”,初步形成了以“巴味渝珍”市级公用品牌为引领、以区县级区域公用品牌为支撑、以企业品牌为主体的农产品品牌体系。

目前,重庆已拥有“巴味渝珍”品牌授权农产品568个,其年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

引进量子防伪技术,结合重庆市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累计为“巴味渝珍”授权农产品发放720.9万枚量子云码防伪商标。

推进“三峡”品牌培育。除了“巴味渝珍”,重庆还以渝东北三峡库区为重点,从柑橘、茶叶、菊花等优势产业入手,大力推进“三峡”系列农产品品牌培育。2020年助力库区晚熟柑橘销售31万吨,实现交易额18亿元,销售菊花1300吨,年产值1.2亿元。

整合做优区域品牌。近年来,重庆做实品牌宣传推介,品牌效益开始显现。

2019年,中央财政安排资金支持全国200个地标产品实施地理标志农产品保护工程,其中重庆梁平柚、巫溪洋芋、南川大树茶和彭水苏麻4个地理标志农产品上榜。

2020年,鱼泉榨菜、汇达柠檬、派森百橙汁、凯扬农业4家龙头企业分别跻身全国农业行业蔬菜类、水果类、林特类TOP10龙头品牌。

正视问题

农业本来是“靠天吃饭”的产业,如今则成为“靠市场吃饭”的产业。在此进程中,重庆与平原地区和沿海地区相比,在山地发展高效农业,难度更大、问题更多。

——在“人、地、钱”方面,重庆农村劳动力常年在外务工比重达60%;耕地细碎化问题突出,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不充分;地方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要求不相匹配,社会资本进入乡村积极性不够高,金融支农面临障碍,乡村产业发展资金需求保障困难。

——农业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就是产业化、规模化、集群化,而重庆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龙头企业较为短缺,带动性还不强,形成规模化、集群化的产业还不多不强,没有形成完整的品牌产业链。

▲綦江区三江街道寨门村陈家坝,千亩梯田油菜花与村庄构成美丽的乡村画卷。 陈星宇 摄/视觉重庆

多措并举

品牌是市场的敲门砖。

“质”上立得住。优化品种,整合“产学研推”资源,构建特色产业技术创新链,重点推广优质良种、适用技术。提升品质,从抓农业标准化入手,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追溯体系建设,支持发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农产品,稳步推进良好农业规范认证,培育发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

让牌子叫得更响。以“巴味渝珍”为引领,加大品牌宣传力度,重点强化品牌营销渠道建设。以城区农贸市场、主要商超和重点社区为依托,构建线下营销网络。升级“巴味渝珍”线上营销平台,实现宣传与线上线下销售紧密结合。

精准上下绣花功夫。聚焦渝东北三峡库区柑橘、茶叶、中药材等优势产业,做优“三峡”特色高效农业;继续推进涪陵青菜头、奉节脐橙、巫山脆李、永川秀芽等品牌整合。抓紧谋划蜂蜜、食用菌等其它产业区域品牌打造,推动形成“三峡”品牌集群效应。

品牌保护上严起来。实行认证产品动态管理机制,推行产地标识管理,试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加强对品牌产品商标、专利、使用等保护,加大打击假冒伪劣等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农产品品牌公信力。开展品牌监测,科学评价建设成效。推进诚信建设、强化行业自律,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推进共治共享。

让“接二连三”更完整。实施农业品牌提升,尤其重要的是要推进农业“接二连三”的进程。提升一产、做优二产、壮大三产,形成一个完整的品牌产业链,让农业实现高质高效发展,让农村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振兴,让农民在一二三产融合中能真正地分享收益,开启重庆“三农”工作新局面。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