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区江南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向红——
扶贫先扶志 动员村民发展特色种植
记者 左黎韵
谢向红(左一)和扶贫干部在村里走访。(受访者供图)
3月5日,长寿区江南街道天星村,村民王永培正将农药、肥料等农用物资扛下三轮车,为春耕春播做准备。“这几年,我们从土墙房搬入了新房,门前通了公路,还靠产业发展脱贫增收,这都离不开谢主任的帮扶。”王永培感慨道。
王永培口中的“谢主任”便是江南街道农业服务中心副主任谢向红。天星村地理位置偏僻,曾是长寿区10个贫困村之一。2015年,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谢向红便主动请缨,投入脱贫攻坚第一线。他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村支两委干部挨家挨户走访,摸清村民情况,最终决定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天星村整村脱贫的突破口。
他一方面着手危房改造工作,农村存量危房应改尽改,让村里的百姓都住上“安全房”;一方面完善道路、人饮等基础设施,方便村民生产生活,为产业发展奠定基础。过去,王永培一家挤在山上的土墙房里,靠种植几亩粮食勉强生活,脱贫信心不足。在谢向红的帮助下,他争取到贫困户危旧房改造指标,从山上搬到山脚,住进了新房,门前还新修了村组公路。
2015年以来,谢向红先后协调落实资金2500余万元,完成公路硬化整治16.5公里,新修人行便道10.6公里,解决出行及运输难题;协调资金90余万元,修建水池及管网设施,解决600余人饮水、灌溉难题。
“过去,村民们‘等靠要’思想严重,内生动力不足。”谢向红说,扶贫先扶志,为此,他又争取到1000余万元产业帮扶资金,依托“一村一品”发展规划,在天星村发展起特色种植。起初,村民们没兴趣,谢向红带着扶贫干部,再次挨家挨户做工作,扭转大家的观念。在他的动员下,村民们主动将土地流转给农业公司,先后发展起700亩枇杷园、100亩蔬菜园。
“去年,我养了6头猪,闲暇时还在枇杷园务工,全家年纯收入超过4万余元,多亏谢主任鼓励,我才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王永培高兴地说。
作为一线扶贫干部,谢向红一个月有20多天都“泡”在村里,双休节假日也常常用来加班。这几年,天星村34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人均年纯收入比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之前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