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巴渝来 | 全国人大代表李春奎:建议将三峡库区生态廊道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
编者按
2021年全国两会,在这个春天“如期”相约。
过去一年,疫情突如其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战疫有力宣言。
过去一年,多地洪水肆掠,“不畏艰险,同心协力”谱写鱼水情深新篇章。
过去一年,决战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啃下最难的“硬骨头”。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开启。我们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两会期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风从巴渝来》系列报道,来倾听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传递的两会好声音。
奋进新时代,风从巴渝来。3400万重庆人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追梦前行!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8日11时43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实习生 梁浩楠)为长期保障三峡库区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水质和长江中下游群众饮水安全,协同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和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巫山县委书记李春奎建议,将三峡库区生态廊道建设纳入国家生态建设规划。
三峡库区生态廊道建设意义重大
有助于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廊道,全面维系和提升长江流域特别是三峡库区的生态功能、生态价值,有助于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李春奎说。
全面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通过实行最严格的环境约束性指标,有助于推动沿线区县产业转型升级和城镇绿色化发展。以生态承载力为依据统筹优化沿线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强化区域合作与互动,有利于更好集聚资源要素和资本要素,提升沿线地区的发展潜力。
另外,三峡库区位于湖北、重庆两省市,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廊道有助于创新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李春奎认为,三峡库区城镇群要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山地特色城镇化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上发挥示范作用,必须在推动城乡融合发展上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发展道路。
李春奎表示,以持续改善水环境质量为切入点,在生态承载力与环境容量约束下推进产业发展,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创新区域协调与联防联控机制,建设一道坚强有力的生态保护屏障和绿色发展廊道,在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更好发挥示范作用。
总体构想:
一江碧水、两岸青山、绿色产业、四季宜居
“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廊道,必须坚持统筹推进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推动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相得益彰。”李春奎说。
打造千里长江“一江碧水·最美岸线”。加强跨区域跨流域自然生态保护管控和环境污染联防联治,深入推进三峡库区库岸综合整治、消落区水环境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加强长江干支流沿线污水治理。
实施长江沿岸“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重点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长江防护林建设、湖库与湿地生态修复等大规模绿化重点工程,有效提升森林质量。综合采取监测预警、避险搬迁和工程治理等措施,整体提升库区地质灾害防灾减灾保障能力。
建设“三峡生态·绿色产业”集群。立足现有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生态康养、生态工业,打造长江经济带上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构建“四季宜居·山水城乡”格局。顺应山水本底,营造显山露水、疏密有致的山城江城特色景观风貌,在沿江城镇规划布局一批亲水空间和观景平台,打造一批以旅游休闲、健康疗养、文化民俗、特色商贸、特色创意等为重点的特色示范镇。
李春奎建议,将三峡库区生态廊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编制三峡库区生态廊道建设规划;设立三峡库区生态廊道建设专项基金;加大对重大生态建设和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带动创新区域协同发展体制机制。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