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从巴渝来 | 全国人大代表李延萍:希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落户重庆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提出建议,希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建设落户重庆。

风从巴渝来 | 全国人大代表李延萍:希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落户重庆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3-09

编者按

2021年全国两会,在这个春天“如期”相约。

过去一年,疫情突如其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战疫有力宣言。

过去一年,多地洪水肆掠,“不畏艰险,同心协力”谱写鱼水情深新篇章。

过去一年,决战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啃下最难的“硬骨头”。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开启。我们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两会期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风从巴渝来》系列报道,来倾听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传递的两会好声音。

奋进新时代,风从巴渝来。3400万重庆人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追梦前行!

 
全国人大代表李延萍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9日10时33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实习生 梁浩楠)近日,《“十四五”时期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实施,旨在进一步增强国家医学中心引领带动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提出建议,希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建设落户重庆。

中心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纳入《纲要》并加快推进。2020年5月,重庆与四川签署《川渝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明确提出整合两地优势资源,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带动区域内中医医疗、科研、人才等全方位发展。

“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可有效整合集聚‘政医学研企’要素资源,延伸拓展产业链、价值链,打造以国家医学中心为核心的高质量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有利于推动成渝地区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李延萍说。

中心落户重庆符合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规划

《方案》明确提出,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各规划建设1-2所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各省(区、市)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优质医疗资源现状,自愿推荐1-2家高水平医疗机构成为揭榜单位,并围绕揭榜单位制定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配套政策等。

重庆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是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和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西部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且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

李延萍认为,在重庆建设国家中医医疗中心,不仅可推进医学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更好发挥中医药的“三个作用”,防止库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能强化与区域生产力布局、中药产业集聚发展有机协同。

重庆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基础夯实

近年来,在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支持下,重庆中医药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重庆市中医院常年稳居“中国医院竞争力中医医院100强”排行榜前列,领跑西部地区。重庆中医医疗服务规模西部领先、区域辐射力实现了西南地区的全覆盖。

医疗方面,重庆地区拥有针灸、皮肤、肿瘤等三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36个。

教学科研方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在中医药科研方面发挥了支撑作用,在中药资源学、中医皮肤病学、针灸、中医风湿病等学科方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

人才队伍方面,建立了以国医大师、国家青年岐黄人才为代表的高层次中医医教研人才队伍。在建的重庆中医药学院将于2022年9月实现开校招生;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附属综合医院也集聚了一批中医高层次医教研人才。

此外,近年来,儿童健康与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功能性脑疾病诊治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先后落户重庆,也为中医医学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基于此,李延萍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落户重庆。该举措将充分调动、整合和提升重庆地区优势资源,有利于全面提升川渝和西南地区高水平医疗服务能力、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教育能力、高水准医学科研创新与应用转化能力,为西南地区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发挥更大作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风从巴渝来 | 全国人大代表李延萍:希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落户重庆

2021-03-09 10:41:05 来源:

编者按

2021年全国两会,在这个春天“如期”相约。

过去一年,疫情突如其来,“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成为战疫有力宣言。

过去一年,多地洪水肆掠,“不畏艰险,同心协力”谱写鱼水情深新篇章。

过去一年,决战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啃下最难的“硬骨头”。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了不起!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开启。我们朝着共同富裕目标,努力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两会期间,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风从巴渝来》系列报道,来倾听在渝全国人大代表、住渝全国政协委员传递的两会好声音。

奋进新时代,风从巴渝来。3400万重庆人民,披荆斩棘,勇往直前,追梦前行!

 
全国人大代表李延萍 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9日10时33分讯(首席记者 佘振芳 实习生 梁浩楠)近日,《“十四五”时期国家医学中心建设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启动实施,旨在进一步增强国家医学中心引领带动作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今年全国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市中医院副院长李延萍提出建议,希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建设落户重庆。

中心建设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任务

2020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将建设国家医学中心纳入《纲要》并加快推进。2020年5月,重庆与四川签署《川渝中医药一体化发展合作协议》,明确提出整合两地优势资源,争创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和区域中医医疗中心,带动区域内中医医疗、科研、人才等全方位发展。

“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可有效整合集聚‘政医学研企’要素资源,延伸拓展产业链、价值链,打造以国家医学中心为核心的高质量中医药大健康产业集群,有利于推动成渝地区大健康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李延萍说。

中心落户重庆符合国家医学中心的建设规划

《方案》明确提出,在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六大区域,各规划建设1-2所综合类国家医学中心。各省(区、市)结合区域发展实际和优质医疗资源现状,自愿推荐1-2家高水平医疗机构成为揭榜单位,并围绕揭榜单位制定国家医学中心建设方案,明确发展目标、建设任务和配套政策等。

重庆地处长江经济带上游,是面积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直辖市和国家五大中心城市之一,是西部人口密集度最高的区域,且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主战场。

李延萍认为,在重庆建设国家中医医疗中心,不仅可推进医学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更好发挥中医药的“三个作用”,防止库区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还能强化与区域生产力布局、中药产业集聚发展有机协同。

重庆建设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基础夯实

近年来,在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项目支持下,重庆中医药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重庆市中医院常年稳居“中国医院竞争力中医医院100强”排行榜前列,领跑西部地区。重庆中医医疗服务规模西部领先、区域辐射力实现了西南地区的全覆盖。

医疗方面,重庆地区拥有针灸、皮肤、肿瘤等三个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36个。

教学科研方面,重庆市中药研究院、重庆市中医研究院在中医药科研方面发挥了支撑作用,在中药资源学、中医皮肤病学、针灸、中医风湿病等学科方向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优势。

人才队伍方面,建立了以国医大师、国家青年岐黄人才为代表的高层次中医医教研人才队伍。在建的重庆中医药学院将于2022年9月实现开校招生;陆军军医大学、重庆医科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附属综合医院也集聚了一批中医高层次医教研人才。

此外,近年来,儿童健康与疾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功能性脑疾病诊治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先后落户重庆,也为中医医学中心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基于此,李延萍建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国家中医医学中心落户重庆。该举措将充分调动、整合和提升重庆地区优势资源,有利于全面提升川渝和西南地区高水平医疗服务能力、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教育能力、高水准医学科研创新与应用转化能力,为西南地区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发挥更大作用。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