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无声警务室 她用柔情和耐心打开听障人士心扉
沙坪坝区磁器口磁建村社区,乍一看与普通住宅小区没有什么区别。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居住着大约150名的听障人士。他们是福利企业——重庆市高压开关厂的安置职工。多年来,因为听障人士与社区居民沟通不畅、存在隔阂,小区内一度纠纷频发。

创建无声警务室 她用柔情和耐心打开听障人士心扉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3-15

记者 张莎  

沙坪坝区磁器口磁建村社区,乍一看与普通住宅小区没有什么区别。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居住着大约150名的听障人士。他们是福利企业——重庆市高压开关厂的安置职工。多年来,因为听障人士与社区居民沟通不畅、存在隔阂,小区内一度纠纷频发。

几年前,民警何巧开始负责这一片区的警务工作。用女性特有的柔情和耐心,打开了听障人士的心扉。

初次上门,对方只开了个门缝

2014年底,何巧到磁器口派出所工作,所负责的片区就是磁建村社区。

上班第一天,她就碰了钉子。“我到听障人士家走访,别人用手语比划了半天,我也弄不明白。看着我一脸茫然,对方也急得满头大汗。”

再到第二家,主人使劲摇头摆手,随即把门关上。

何巧有些沮丧:“社区里听力障碍居民这么多,如果不能与他们有效沟通,怎么开展工作?”

因为“听”不懂手语,何巧只能找人帮忙当翻译,但很快发现,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下功夫学手语。

何巧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学习手语,后来又跟着社区的听障人士学。慢慢地,沟通的桥梁畅通了。

在学习手语的过程中,何巧发现,听障人士的创造性很强,比如同一件东西,不同地方的人表达方式往往不一样。

2020年,何巧打听到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有正规的手语课程,便辗转联系上老师,成为一名编外学生。从去年9月到今年1月,她坚持每周两次去那边上“夜校”,手语技巧和水平不断提高,成就感随之而来。

她告诉记者,不少听障人士会觉得自己的世界是封闭起来的,“但如果他发现一个民警会手语,他的安全感会迅速提升,会更愿意信任你。我也希望,他们能因此而更深切地感受到法律对他们的保护。”

参与听障人士家庭育儿教育

记者近日跟随何巧走访社区时发现,听障人士都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有什么想法和需求,大家都愿意向她“诉说”。

四年前,社区为听障人士建了一个活动室,但很快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因为听障人士自己听不见,意识不到活动室内某些活动所产生噪音大,许多周边居民休息受到影响,双方产生了矛盾。

何巧采取张贴海报、上门宣传等方式,敦促听障人士主动调整娱乐时间,矛盾迎刃而解。“这个时候,我就很庆幸自学了手语。”何巧把手语比作一把钥匙、一张通行证,可以打开听障人士紧闭的心门。

前几天,一位听障妈妈在微信上向何巧求助:“我们家琪琪居然开始撒谎了,小朋友都‘怕’警察,你能不能来家里教育她一下?”

从起初被拒之门外,到如今可以走进听障人士家庭参与育儿教育,这些变化让何巧感慨:“你对一个人好,十个人、一百个人都知道。”

创建无声警务室 开设微课堂

2019年,以何巧名字命名的“巧姐无声警务室”在小区正式挂牌成立。在这里,她专门为听障人士开设微课堂,宣传反诈骗、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她希望这里成为听障人士遇到困难时的“避风港”。

在何巧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无声交流册”——有时词语手语难以表达,何巧就与他们通过书写交流。

其中一张纸上,写着“因为”“侄儿”“怎么样”“卖”“同意”等词语,这是王文钰夫妇委托侄儿卖房,特意找何巧咨询相关法律问题。

“驾照”“50CM”“双耳”“体检”……这是几位残疾人希望申请摩托车驾驶证。在何巧的帮助下,听障人士陈小云即将参加驾考。

近年来,何巧参与调解涉及听障人士的矛盾纠纷130多起,成功率高达100%,并累计帮助听障人士解决240多件难事。

现在何巧正在尝试联合一些机构和个人,为部分政务服务窗口单位制作手语手册,推动窗口工作人员学会与听障人士沟通的基本方法,提高办事效率。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创建无声警务室 她用柔情和耐心打开听障人士心扉

2021-03-15 07:43:18 来源: 0 条评论

记者 张莎  

沙坪坝区磁器口磁建村社区,乍一看与普通住宅小区没有什么区别。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里居住着大约150名的听障人士。他们是福利企业——重庆市高压开关厂的安置职工。多年来,因为听障人士与社区居民沟通不畅、存在隔阂,小区内一度纠纷频发。

几年前,民警何巧开始负责这一片区的警务工作。用女性特有的柔情和耐心,打开了听障人士的心扉。

初次上门,对方只开了个门缝

2014年底,何巧到磁器口派出所工作,所负责的片区就是磁建村社区。

上班第一天,她就碰了钉子。“我到听障人士家走访,别人用手语比划了半天,我也弄不明白。看着我一脸茫然,对方也急得满头大汗。”

再到第二家,主人使劲摇头摆手,随即把门关上。

何巧有些沮丧:“社区里听力障碍居民这么多,如果不能与他们有效沟通,怎么开展工作?”

因为“听”不懂手语,何巧只能找人帮忙当翻译,但很快发现,最好的办法还是自己下功夫学手语。

何巧开始利用业余时间在网上学习手语,后来又跟着社区的听障人士学。慢慢地,沟通的桥梁畅通了。

在学习手语的过程中,何巧发现,听障人士的创造性很强,比如同一件东西,不同地方的人表达方式往往不一样。

2020年,何巧打听到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院有正规的手语课程,便辗转联系上老师,成为一名编外学生。从去年9月到今年1月,她坚持每周两次去那边上“夜校”,手语技巧和水平不断提高,成就感随之而来。

她告诉记者,不少听障人士会觉得自己的世界是封闭起来的,“但如果他发现一个民警会手语,他的安全感会迅速提升,会更愿意信任你。我也希望,他们能因此而更深切地感受到法律对他们的保护。”

参与听障人士家庭育儿教育

记者近日跟随何巧走访社区时发现,听障人士都会热情地和她打招呼,有什么想法和需求,大家都愿意向她“诉说”。

四年前,社区为听障人士建了一个活动室,但很快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因为听障人士自己听不见,意识不到活动室内某些活动所产生噪音大,许多周边居民休息受到影响,双方产生了矛盾。

何巧采取张贴海报、上门宣传等方式,敦促听障人士主动调整娱乐时间,矛盾迎刃而解。“这个时候,我就很庆幸自学了手语。”何巧把手语比作一把钥匙、一张通行证,可以打开听障人士紧闭的心门。

前几天,一位听障妈妈在微信上向何巧求助:“我们家琪琪居然开始撒谎了,小朋友都‘怕’警察,你能不能来家里教育她一下?”

从起初被拒之门外,到如今可以走进听障人士家庭参与育儿教育,这些变化让何巧感慨:“你对一个人好,十个人、一百个人都知道。”

创建无声警务室 开设微课堂

2019年,以何巧名字命名的“巧姐无声警务室”在小区正式挂牌成立。在这里,她专门为听障人士开设微课堂,宣传反诈骗、垃圾分类等相关知识。她希望这里成为听障人士遇到困难时的“避风港”。

在何巧的办公桌上,有一本“无声交流册”——有时词语手语难以表达,何巧就与他们通过书写交流。

其中一张纸上,写着“因为”“侄儿”“怎么样”“卖”“同意”等词语,这是王文钰夫妇委托侄儿卖房,特意找何巧咨询相关法律问题。

“驾照”“50CM”“双耳”“体检”……这是几位残疾人希望申请摩托车驾驶证。在何巧的帮助下,听障人士陈小云即将参加驾考。

近年来,何巧参与调解涉及听障人士的矛盾纠纷130多起,成功率高达100%,并累计帮助听障人士解决240多件难事。

现在何巧正在尝试联合一些机构和个人,为部分政务服务窗口单位制作手语手册,推动窗口工作人员学会与听障人士沟通的基本方法,提高办事效率。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杜漩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