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都县三合街道童仙寨村党支部:
支部建在产业上 脱贫有了主心骨
不久前,丰都县三合街道童仙寨村顺利完成“两委”换届选举。这段时间,新一届支部成员正忙着搜集民意,制定新的发展规划。“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我们还将带领村民办好乡村振兴这件大事,把童仙寨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村党支部书记秦宗祥说。

丰都县三合街道童仙寨村党支部:
支部建在产业上 脱贫有了主心骨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3-26

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

不久前,丰都县三合街道童仙寨村顺利完成“两委”换届选举。这段时间,新一届支部成员正忙着搜集民意,制定新的发展规划。“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我们还将带领村民办好乡村振兴这件大事,把童仙寨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村党支部书记秦宗祥说。

童仙寨村曾是丰都龙河沿线有名的贫困村,产业滞后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童仙寨村确定了“支部+扶贫”思路,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发展壮大枇杷、花椒等特色产业,实现了村民稳步增收。

“从产业前期规划到中期管护,再到后期扩展,各个环节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干部群众扭成一股绳,一心一意谋发展。”秦宗祥说,早在脱贫攻坚开展之初,童仙寨村便引入农业公司,打算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枇杷。然而,村民们种惯了“三大坨”(玉米、土豆、红苕),突然改种水果有些不习惯。村干部们就深入田间院坝,挨家挨户做工作,先后召开院坝会20余次,逐社逐户走访群众300余次。

“最初我对产业发展没信心,多亏干部的耐心讲解才让我看到产业增收的希望。”脱贫户戴万碧将4亩多地陆续流转给公司,农闲时又在枇杷基地务工,一年纯收入有3万余元,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日子越过越好。

在童仙寨村,像戴万碧这样的脱贫户不在少数。短短三年时间,村里便发展了1500余亩枇杷林,带动村民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2019年,童仙寨村又想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建设花椒基地,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然而,最大的难点就是村民普遍缺技术。为此,村党支部动员当地“土专家”开展田间教学,手把手教农户修枝、剪枝、病害防治等。农忙时节,村里还组织“红镰”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移栽、补苗等。截至目前,村里共发展1000余亩大红袍花椒,带动了10余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秦宗祥告诉记者。今年56岁的村民张长海患有肢体残疾,没钱修房子,一直借住在姐姐家,村里就帮张长海申请到农村危旧房补助,又帮忙请了施工队,为他搭建起一座90多平方米的砖墙房。“多亏党的好政策,我总算圆了新房梦。”搬家那天,张长海拉着秦宗祥的手感激地说。

据了解,这几年,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童仙寨村共改造C、D级危房156户,让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安全房。此外,村里还累计新建、改建通组公路13.55公里,新建人行便道13公里,整修山坪塘20口,并通过“积分管理”等举措,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现了人居环境的大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依托龙河沿线风景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上做文章,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秦宗祥说。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丰都县三合街道童仙寨村党支部:
支部建在产业上 脱贫有了主心骨

2021-03-26 09:49:32 来源: 0 条评论

重庆日报记者 左黎韵

不久前,丰都县三合街道童仙寨村顺利完成“两委”换届选举。这段时间,新一届支部成员正忙着搜集民意,制定新的发展规划。“脱贫摘帽不是终点,我们还将带领村民办好乡村振兴这件大事,把童仙寨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村党支部书记秦宗祥说。

童仙寨村曾是丰都龙河沿线有名的贫困村,产业滞后是制约当地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一轮脱贫攻坚战打响后,童仙寨村确定了“支部+扶贫”思路,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发展壮大枇杷、花椒等特色产业,实现了村民稳步增收。

“从产业前期规划到中期管护,再到后期扩展,各个环节都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让干部群众扭成一股绳,一心一意谋发展。”秦宗祥说,早在脱贫攻坚开展之初,童仙寨村便引入农业公司,打算以“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种植枇杷。然而,村民们种惯了“三大坨”(玉米、土豆、红苕),突然改种水果有些不习惯。村干部们就深入田间院坝,挨家挨户做工作,先后召开院坝会20余次,逐社逐户走访群众300余次。

“最初我对产业发展没信心,多亏干部的耐心讲解才让我看到产业增收的希望。”脱贫户戴万碧将4亩多地陆续流转给公司,农闲时又在枇杷基地务工,一年纯收入有3万余元,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日子越过越好。

在童仙寨村,像戴万碧这样的脱贫户不在少数。短短三年时间,村里便发展了1500余亩枇杷林,带动村民户均年增收4000余元。2019年,童仙寨村又想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建设花椒基地,进一步拓宽村民增收渠道。然而,最大的难点就是村民普遍缺技术。为此,村党支部动员当地“土专家”开展田间教学,手把手教农户修枝、剪枝、病害防治等。农忙时节,村里还组织“红镰”党员志愿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移栽、补苗等。截至目前,村里共发展1000余亩大红袍花椒,带动了10余户贫困户就业增收。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产业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危旧房改造,不断提升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感。”秦宗祥告诉记者。今年56岁的村民张长海患有肢体残疾,没钱修房子,一直借住在姐姐家,村里就帮张长海申请到农村危旧房补助,又帮忙请了施工队,为他搭建起一座90多平方米的砖墙房。“多亏党的好政策,我总算圆了新房梦。”搬家那天,张长海拉着秦宗祥的手感激地说。

据了解,这几年,在党支部的引领下,童仙寨村共改造C、D级危房156户,让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安全房。此外,村里还累计新建、改建通组公路13.55公里,新建人行便道13公里,整修山坪塘20口,并通过“积分管理”等举措,引导村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实现了人居环境的大幅提升。“下一步我们将以特色产业为基础,依托龙河沿线风景在农旅、文旅融合发展上做文章,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秦宗祥说。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熊世华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