络病防治中国行走进重庆 专家齐聚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病
3月27日,络病防治中国行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络病专业委会暨第十七届国际络病学大会糖尿病络病周启动会召开。

络病防治中国行走进重庆 专家齐聚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病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3-28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8日14时30分讯(首席记者 黄宇)络病已成为当代中医临床与理论研究的热点,被越来越多的医家所重视,其研究的范围已经涉及到中医临床各科。3月27日,络病防治中国行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络病专业委会暨第十七届国际络病学大会糖尿病络病周启动会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络病及其诊疗进行探讨。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梅霞教授表示,中医认为,经络纵横沟通全身,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干,络脉是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由于络脉所形成的三维立体网络式结构遍络脏腑百骸,就决定着络病具有局部性与广泛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络病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

遍布人体的脉络系统主要负责运行血液,脉络中最细小的孙络部分与西医的微血管高度一致,因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牵头提出的“孙络-微血管”概念,成为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

梅霞说,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络病理论作为新时期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吴以岭院士的带领下,建立了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通力协作的的研究团队,走出了一条“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一体化的道路。

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现患病人数为3.3亿,每5位死亡者中有2人死于心血管病。微血管病变是心脑(糖)肾疾病发生的共性机制,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则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是防治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关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在慢性病防治中具有特色优势,络病理论作为中医药的独特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慢病防治体系的早期防治、康复治疗等多个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二者的优势,为人类疾病的诊治做出新贡献。”梅霞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络病防治中国行走进重庆 专家齐聚探讨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病

2021-03-28 17:13:41 来源: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3月28日14时30分讯(首席记者 黄宇)络病已成为当代中医临床与理论研究的热点,被越来越多的医家所重视,其研究的范围已经涉及到中医临床各科。3月27日,络病防治中国行暨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络病专业委会暨第十七届国际络病学大会糖尿病络病周启动会召开。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络病及其诊疗进行探讨。

重庆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络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梅霞教授表示,中医认为,经络纵横沟通全身,经脉是运行气血的主干,络脉是由经脉支横别出的分支。由于络脉所形成的三维立体网络式结构遍络脏腑百骸,就决定着络病具有局部性与广泛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络病可以是局部的,也可以是全身性的。

遍布人体的脉络系统主要负责运行血液,脉络中最细小的孙络部分与西医的微血管高度一致,因此,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牵头提出的“孙络-微血管”概念,成为中西医研究微血管病变理论结合点和治疗突破口。

梅霞说,国家高度重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中医络病理论作为新时期中医药传承与创新的典型代表之一,在吴以岭院士的带领下,建立了多领域知名专家、学者通力协作的的研究团队,走出了一条“理论-临床-科研-教学-产业”一体化的道路。

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居高不下,现患病人数为3.3亿,每5位死亡者中有2人死于心血管病。微血管病变是心脑(糖)肾疾病发生的共性机制,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则是治疗微血管病变的核心机制,是防治心脑血管病和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关键。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在慢性病防治中具有特色优势,络病理论作为中医药的独特组成部分,长期以来在慢病防治体系的早期防治、康复治疗等多个环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中西医结合,可以发挥二者的优势,为人类疾病的诊治做出新贡献。”梅霞说。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邓旻璐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