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公益花葬
人生归程如花绚烂、回归自然
可降解的骨灰坛被放置在花丛中,亲人手持鲜花,鞠躬怀念。这种“花葬”形式,大家接受吗?昨日,重庆石桥铺殡仪馆(九龙陵园)举行公益花葬仪式。18名逝者的骨灰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被安放至仁爱园公益安葬墓区。从2009年至今,九龙陵园已有141位逝者安葬于此,用绿色、环保、生态的安葬方式回归自然。

生态公益花葬
人生归程如花绚烂、回归自然

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2021-04-01

可降解的骨灰坛被放置在花丛中,亲人手持鲜花,鞠躬怀念。这种“花葬”形式,大家接受吗?昨日,重庆石桥铺殡仪馆(九龙陵园)举行公益花葬仪式。18名逝者的骨灰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被安放至仁爱园公益安葬墓区。从2009年至今,九龙陵园已有141位逝者安葬于此,用绿色、环保、生态的安葬方式回归自然。

绿色殡葬 吸引更多市民支持

从奠哀思酒,敬献福果到敬献鲜花,现场没有香烛纸钱,只有礼仪人员略显低沉的介绍声。“哀思酒,一杯感谢先人恩;再拭盒,静傍百花慰平生;献鲜花,生如夏花之绚丽,逝若秋叶之静美。”伴随肃穆的音乐,亲属鞠躬悼念。随后,礼仪人员便将可降解骨灰坛安放在花丛中,为逝者的骨灰覆土,敬献鲜花。

至此,倡导文明祭扫新理念,传播文明祭祀新风尚的“花葬”仪式结束。

现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很认可“花葬”这种形式。“我哥哥生前就是爱花的人,如今可以长眠花海,我想他也是满意的。”

“我们想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营造利于殡葬改革的良好环境。”陵园相关负责人谈道,移风易俗并非一日之功。长期以来,陵园致力于环保殡葬推广,在实现了祭祀烟花爆竹禁放的同时,也大力推动发展草坪墓、花葬、树葬等生态安葬方式。

据统计,作为市石桥铺殡仪馆下辖的三大陵园之一,九龙陵园壁墓、草坪墓、树葬等节地葬式墓位总计8100个,占墓位总数的46.24%。初步形成设备设施现代化、陵园景观园林化。

文明祭扫 最后一次烧这种“纸”

沿仁爱园公益安葬专区往上行,便是陵园的正常安葬区。在现场,郑奶奶的祭奠方式颇有不同——她在烧大摞大摞的报纸。

郑奶奶祭奠的是她的老伴。“你喜欢看报纸,这次就给你多烧点。家里的老报纸,今年清明就一次性给你烧完。”老人边烧,还边自言自语地念叨着,“现在也不兴烧纸了,下次我就带着鲜花来看你。”

老人说,她可不是观念陈旧的“老古董”。“说实话,我以前就不太信烧纸钱,逝去的亲人就能在另一个世界有钱花的说法。因为我老伴爱看报,每年清明,我都会带几份报纸来烧。”在郑奶奶看来,表达怀念的方式有很多种。“以后不烧纸钱,也不烧报纸了。选一个环保点的,不用‘烟熏火燎’的方式有何不可?”

倡导文明低碳祭扫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将继续积极倡导文明低碳祭扫,将通过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为此,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管理机构通过创建祭扫网站等方式,提供优质网络祭扫服务,并鼓励祭扫服务机构积极创建“无烟陵园”,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祭扫活动,引导群众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报道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生态公益花葬
人生归程如花绚烂、回归自然

2021-04-01 09:33:36 来源: 0 条评论

可降解的骨灰坛被放置在花丛中,亲人手持鲜花,鞠躬怀念。这种“花葬”形式,大家接受吗?昨日,重庆石桥铺殡仪馆(九龙陵园)举行公益花葬仪式。18名逝者的骨灰在礼仪人员的引导下,被安放至仁爱园公益安葬墓区。从2009年至今,九龙陵园已有141位逝者安葬于此,用绿色、环保、生态的安葬方式回归自然。

绿色殡葬 吸引更多市民支持

从奠哀思酒,敬献福果到敬献鲜花,现场没有香烛纸钱,只有礼仪人员略显低沉的介绍声。“哀思酒,一杯感谢先人恩;再拭盒,静傍百花慰平生;献鲜花,生如夏花之绚丽,逝若秋叶之静美。”伴随肃穆的音乐,亲属鞠躬悼念。随后,礼仪人员便将可降解骨灰坛安放在花丛中,为逝者的骨灰覆土,敬献鲜花。

至此,倡导文明祭扫新理念,传播文明祭祀新风尚的“花葬”仪式结束。

现场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她很认可“花葬”这种形式。“我哥哥生前就是爱花的人,如今可以长眠花海,我想他也是满意的。”

“我们想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营造利于殡葬改革的良好环境。”陵园相关负责人谈道,移风易俗并非一日之功。长期以来,陵园致力于环保殡葬推广,在实现了祭祀烟花爆竹禁放的同时,也大力推动发展草坪墓、花葬、树葬等生态安葬方式。

据统计,作为市石桥铺殡仪馆下辖的三大陵园之一,九龙陵园壁墓、草坪墓、树葬等节地葬式墓位总计8100个,占墓位总数的46.24%。初步形成设备设施现代化、陵园景观园林化。

文明祭扫 最后一次烧这种“纸”

沿仁爱园公益安葬专区往上行,便是陵园的正常安葬区。在现场,郑奶奶的祭奠方式颇有不同——她在烧大摞大摞的报纸。

郑奶奶祭奠的是她的老伴。“你喜欢看报纸,这次就给你多烧点。家里的老报纸,今年清明就一次性给你烧完。”老人边烧,还边自言自语地念叨着,“现在也不兴烧纸了,下次我就带着鲜花来看你。”

老人说,她可不是观念陈旧的“老古董”。“说实话,我以前就不太信烧纸钱,逝去的亲人就能在另一个世界有钱花的说法。因为我老伴爱看报,每年清明,我都会带几份报纸来烧。”在郑奶奶看来,表达怀念的方式有很多种。“以后不烧纸钱,也不烧报纸了。选一个环保点的,不用‘烟熏火燎’的方式有何不可?”

倡导文明低碳祭扫

记者从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将继续积极倡导文明低碳祭扫,将通过大力推广网络祭扫、鲜花祭扫、家庭追思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引导树立移风易俗新风尚。

为此,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管理机构通过创建祭扫网站等方式,提供优质网络祭扫服务,并鼓励祭扫服务机构积极创建“无烟陵园”,组织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时空信箱”等祭扫活动,引导群众选择文明低碳祭扫方式,抵制低俗祭祀用品和迷信行为。

重庆晚报-上游新闻记者 周荞 报道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