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让清明“走心”不“走形”
人间三月芳菲始,每年仲春与暮春之交时节,便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让清明“走心”不“走形”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4-01

人间三月芳菲始,每年仲春与暮春之交时节,便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经历二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清明已不仅仅是缅怀先烈、祭祀祖先的肃穆节日,更是融汇了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众多元素,成为了人们寄托情感、增进认同、感悟美好的重要纽带。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清明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人们继续开展传统祭祀方式的同时,也推出了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多种简朴、环保的祭祀方式。而清明假期陪同家人、召集好友放风筝、荡秋千、蹴鞠诸多玩法更是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然而,不论形式如何变化,祭祀的传统理念始终是清明节的内核。我们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清明活动,表达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增进亲情与友情,完成情感的寄托,使清明节更意义。

始终勿忘家与国。自新中国成立,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就成了传统,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追忆革命先烈的故事,弘扬先烈精神,感念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忆往昔峥嵘岁月,今天的我们,在这个复杂的世界环境中,仍然需要用革命先辈的精神作为航灯,扛起新时代的历史重任,用家国情怀开启新的征程。

难以割舍亲与情。在中国人的清明节日活动里,“挂青”是必不可少的,每家每户都要回到故乡祭祀祖先,这不仅仅单是认祖归宗、薪火相传的家族传承,更多的是对亲与情的认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最浓烈的是乡愁,最悲伤的是“亲不在”的忧愁。

感悟人生苦与乐。“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清明节的“双属性”注定了我们要向前看,无论过往有多少苦,经历了多少痛,我们都需要积极向前,把前人的嘱托和希望扛在肩上,擦干眼泪跨步向前,迎接新生命,迈向新生活。

清明节是形式多样的,但无论这些形式如何变化,都需要我们带着真情实感,用心去体会,用爱去传承。

作者:杨森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让清明“走心”不“走形”

2021-04-01 21:20:30 来源:

人间三月芳菲始,每年仲春与暮春之交时节,便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经历二千多年的历史积淀,清明已不仅仅是缅怀先烈、祭祀祖先的肃穆节日,更是融汇了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乐趣众多元素,成为了人们寄托情感、增进认同、感悟美好的重要纽带。

作为中国传统四大节日之一,清明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人们继续开展传统祭祀方式的同时,也推出了鲜花祭祀、植树祭祀、网上祭祀等多种简朴、环保的祭祀方式。而清明假期陪同家人、召集好友放风筝、荡秋千、蹴鞠诸多玩法更是得到了丰富与发展。

然而,不论形式如何变化,祭祀的传统理念始终是清明节的内核。我们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清明活动,表达对逝者的追忆与祭奠,增进亲情与友情,完成情感的寄托,使清明节更意义。

始终勿忘家与国。自新中国成立,清明节祭扫烈士墓就成了传统,市民特别是青少年,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追忆革命先烈的故事,弘扬先烈精神,感念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忆往昔峥嵘岁月,今天的我们,在这个复杂的世界环境中,仍然需要用革命先辈的精神作为航灯,扛起新时代的历史重任,用家国情怀开启新的征程。

难以割舍亲与情。在中国人的清明节日活动里,“挂青”是必不可少的,每家每户都要回到故乡祭祀祖先,这不仅仅单是认祖归宗、薪火相传的家族传承,更多的是对亲与情的认同。“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最浓烈的是乡愁,最悲伤的是“亲不在”的忧愁。

感悟人生苦与乐。“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清明节的“双属性”注定了我们要向前看,无论过往有多少苦,经历了多少痛,我们都需要积极向前,把前人的嘱托和希望扛在肩上,擦干眼泪跨步向前,迎接新生命,迈向新生活。

清明节是形式多样的,但无论这些形式如何变化,都需要我们带着真情实感,用心去体会,用爱去传承。

作者:杨森云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