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的“逆生长”——渝中区双钢路小区“变身”记
记者 廖雪梅
四月二日,渝中区双钢路小区,居民正在文化长廊里休闲。首席记者 龙帆 摄视觉重庆
整洁的墙面,光洁的路面,油亮的绿植,以及三三两两笑谈的人们,在闹市中营造出一个静谧的“港湾”。
这里,是渝中区双钢路小区。
一年多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污水横流,蝇虫飞舞,空中网线“星罗密布”。
变化是怎么发生的?4月2日,重庆日报记者来此寻找答案。
拆雨棚拆出一套创新工作机制
在重庆母城——渝中区,近五成楼栋建于二十年前。多年的风吹雨打,加上年久失修,这些老旧社区和老旧建筑面貌陈旧、设施老化,有的地方甚至破败不堪。
其中,双钢路小区情况最为典型。该小区有30栋老旧居民住宅,建成年代跨度特别大,最早的建于1953年,最晚的建于2000年;“毛病”特别多,环境脏乱差、基础设施破损、公共服务设施缺失、消防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让住在这里的居民苦不堪言。
2020年初,双钢路小区入选全市高层消防安全隐患整治试点小区。能不能以消防安全隐患整治为契机,给小区环境来一次“大手术”?经过调研和论证,一场围绕“消隐患、提环境、补功能、留记忆、强管理”的城市更新行动,就此展开。
老旧小区小修小补易,而要大面积、全方位改造,就有难度了。仅更换防盗网、拆除雨棚,就成为摆在街道和社区干部面前的一块“硬骨头”。
这些存在严重消防隐患的雨棚和防盗网,安装多年,螺丝件锈迹斑斑,拆除起来非常麻烦。更让居民们抵触的是,换雨棚和防护栏每户需要出总价11%的费用。
关键时刻,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双钢路社区书记杜贤利介绍,他们成立了党员工作组,分批分组给居民打电话,上门走访宣讲政策,利用晚上、周末居民在家的时段,通过社区院坝会,向居民讲解整治雨棚和防盗网的必要性。同时,社区创新采取“政府支持、居民出资”的方式,政府支持材料费,居民出拆除和安装费,得到了广大群众的支持。
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换来了居民的理解和支持。截至目前,该社区已有593户居民主动配合换上了特殊防火材质的哑光雨棚和滑拉式防盗网。
通过工作机制创新,在拆除雨棚和防盗网上找到突破口,此后,双钢路小区顺势扩大改造面。截至目前,该小区已经改造路面1.5万平方米,修补外墙1.4万平方米,补栽小乔木200余株、地被2000余平方米,增设垃圾桶等171处,设置上百个临时停车位,目前3部老旧住宅电梯加装工作仍在推进中。二期改造工程预计今年启动,小区内的历史建筑——“红楼”也将被打造为社区文化中心。
监控设施让小区“耳聪目明”
“双钢路小区改造的一大特色,是坚持共建共享共治理念,构建‘政府牵头、社会协同、多元出资、群众参与’的机制。”大溪沟街道党工委书记朱传富介绍,双钢路小区改造一期项目共投入资金1815万元,其中,政府,电力、通信、燃气部门,中冶赛迪、祥佳物业等单位,以及居民均有出资。在小区改造中各方形成了合力,使得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老旧社区改造的目的,不仅是“好看”,更是“好用”,真正提升居民的幸福感。硬件改造后,一场软件功能提升行动,随即展开。
去年以来,双钢路小区先后建起了多个文化设施。其中,仅社区消防文化游园内就设置了羽毛球场,修建了塑胶健身步道,小区还建成了文化长廊。
“以前居民搞文娱活动,场地基本靠‘抢’。经常早上7点刚过太极拳队开始训练,舞蹈队就在一旁等着场地。现在小区休闲健身场地至少扩大了一倍,大家再也不用‘抢’了”,双钢路居民周师蕴说。
双钢路小区曾是重庆钢铁设计研究院的职工居住区,老人占小区总人数的30%左右。有针对性地开展“智慧小区”建设,重点提升这个群体的生活便利度,是小区改造的一大亮点。
84岁的朱振兴是位空巢老人,在老人身上偶尔会发生忘关天然气的事。此次改造小区为孤寡、残疾、独居、60岁以上老人家中安装路联网型独立式感烟探测器和可燃气体探测器。探测器不仅联网到位于小区28栋的消防指挥中心,也连接到社区网格员、消防员和物业人员的手机。一旦出现意外,可及时通知相关人士进行处置。
据悉,双钢路小区的消防指挥中心可显示200多套火灾、燃气泄漏预警终端的分布和运行情况。去年6月以来,这套智慧消防系统已预警6起意外情况。
在城市高空瞭望摄像头,实时监控消防车道占用情况;安装门禁系统和小区视频监控系统,让居民出入更有安全感……如今的双钢路小区变得“耳聪目明”。“这些设施我们有了,大家住得更安心了!”朱振兴说。
更让朱振兴高兴的是,双钢路小区为老年人打造了便民食堂,每日可解决上百位居民的用餐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年活动室、便民小菜店,也成为老人们的心头好。
记者在便民食堂看到,食堂摆出了老味烧白、鱼香狮子头、青椒四季豆、红烧茄子等10余个菜,还可为行动不便的老人送菜到家。家住南方上格林的丁林战说,他于2012年搬离双钢路小区,但小区改造好后,他现在经常一个人走过黄花园大桥回来“蹭饭”。
5年内渝中老旧小区将“大变样”
易志然在双钢路小区修鞋将近40年了,可谓城市更新的见证人。“亲眼看到小区环境越来越好,大家生活越来越方便。”他说自己前不久已在小区租房长住了下来。
建设容易管理难,如何让小区“青春常驻”?
网格化治理是首选“法宝”。杜贤利介绍,他们将建立街道、社区、单元三级网格,将社区划分为13个单元网格,由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担任单元网格长,按照“一格十二员”的方式配备支部书记、志愿者、物业人员、安全员等力量,坚持每日巡查和处置安全隐患等各类问题;依托“马路办公”“五长制”“街道点题、部门答疑”等机制,基本实现公共事务“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难事不出街道”。
同时,小区将创新实施“党建引领”机制,将物业管理融入社区治理。突出问题导向、需求导向,由社区党委牵头,加强基层党的建设,成立双钢路社区物业服务中心,由社区书记兼任负责人,设置8个专业组,组织居民小组长、热心群众等担任物业监督员,切实解决老旧小区“无人员、无资金、无管理”等难题。
“十四五”时期,渝中区将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提升社区环境条件,补充完善社区配套服务功能,让更多老旧小区将像双钢路小区一样实现“逆生长”。该区计划推进“重庆长滨”片区治理提升、解放西路文化大道品质提升等26个重点片区的整体更新工作,提档升级老旧商业楼宇50栋,完成老旧小区改造提升860万平方米,确保5年内全面完成2000年前老旧小区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