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山乡巨变 | 精准扶贫的石柱样本
【开栏语】
中国减贫奇迹的巴渝篇章,堪称一份气壮山河的“硬核答卷”。
1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区县、4个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区县全部脱贫摘帽,1919个贫困村脱贫出列,累计动态识别的190.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追问答卷背后的故事,方知奇迹来之不易。
即日起,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推出《巴渝山乡巨变》系列报道,聚焦多个区县的扶贫亮点经验。
“只要我们多勤快,不愁吃来不愁穿……”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唱出重庆石柱儿女如今的好日子。这个曾经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成为精准扶贫的一个典型样本。
脱贫攻坚,责任重大、使命如山。
如何聚焦“四个深度”发力,压实责任,把干部组织起来、把攻坚责任落实下去;如何注重精准到人头,把措施实起来、把扶贫政策落下去;如何注重统筹到区域,把发展搞起来、把整体贫困攻下去……一个个问题摆在石柱面前。
千钧重担众人挑
统筹扶贫力量,分线构建责任体系
一幢幢崭新漂亮的农房拔地而起,一个个产业基地硕果累累。石柱中益乡,今非昔比,山乡巨变。
解析石柱的脱贫密码,“合力”二字是重点。
面对党政、社会、群众三方扶贫力量,石柱坚持把政治素质好、工作能力强的干部放到重要位置,压重担、委重任,精准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打硬仗、拔穷根。
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定点帮扶、对口帮扶,石柱强统筹、聚合力;发挥党建引领优势、志智双扶激励作用,感党恩、增动力。
为层层压实责任,石柱分线构建起组织领导、业务技术、监督问责三大攻坚责任体系,建立33名县领导任组长的包帮攻坚小组、33个乡镇突击队、222个村支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组成的一线战斗队,形成上下联动的指挥作战体系。
群龙不可无首。石柱建立由县领导任指挥长、县级部门和乡镇业务技术骨干为成员的16个行业扶贫指挥部,形成纵横协作的业务技术保障体系;建立5个片区督导组与监督执纪、责任落实、业务工作3个专项督查组,形成贯穿全程的监督问责体系。
三大体系高效运转、同步发力,推动形成攻坚拔寨强大合力,全县处处呈现出干部带着干、群众主动干的火热场面。
筑牢脱贫硬底
统筹扶贫政策,分类落实帮扶措施
“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那就是真正的好!”
牢记殷殷嘱托,石柱统筹中央、市级和县级政策,实施两不愁、产业、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饮水安全六大专项行动,用“绣花”功夫做细做实帮扶措施,将政策含金量转化为群众获得感。
为筑牢“两不愁三保障”的脱贫硬底,石柱县深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将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强化社会救助和饮水安全保障,确保两不愁真不愁。
此外,石柱还全覆盖落实贫困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控辍保学,采取结对帮扶、送教上门方式用心用情助学,确保义务教育有保障。创新构建“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保障体系,健全“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制度,为每个贫困户确定一名家庭医生、量身定制健康档案,确保基本医疗有保障。
破解“区域性整体贫困”
统筹各方资源,分域补齐短板弱项
区域性整体贫困,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三大瓶颈。
重庆市扶贫办指出,石柱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人、财、物等资源,不仅破解了上述瓶颈,更增强了自我发展能力。
在产业扶贫方面,石柱县大力引进培育龙头企业调结构、延链条、建机制,鼓励贫困群众兴办农家乐、参与民宿经营,积极发展农村电商,探索推广股权、基金、信贷、旅游4种资产收益扶贫模式,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为改善贫困地区发展环境,石柱深入实施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专项行动,大力开展清垃圾、清杂物、清残垣断壁、清庭院、清违章建筑“五清行动”,深入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文化“五化行动”,扎实推进改厨、改厕、改地坪、改风貌、改危房、改习惯“六改行动”。
如今的石柱,水泥路通到村村寨寨、人行道连接千家万户,村村连上互联网、户户通上安全电,家家喝上安全水、户户住上安稳房,乡乡有扶贫产业、村村有增收项目、户户有致富门路、人人有生活保障……
老百姓过上了向往的生活,全县85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出列,17541户63101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达标。石柱不仅成功摘掉国家级贫困县帽子,还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连肖 李燊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