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㊷|尘封70年的一封信,记载了长征路上真实版“沙家浜”

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㊷|尘封70年的一封信,记载了长征路上真实版“沙家浜”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5-18

 

本期主讲人:

周勇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

核心摘要:

2005年,在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唐安华家,发现了一封红军留下的信。这封信1935年由红军战士用毛笔沾着松烟,在粗糙的皮纸上书写而成。信中记载了7位红军战士在四面山养伤的经过。经过专家多次鉴定,最终证明了它的真实性,并入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沙家浜》是文艺作品中的军民鱼水情,这封信则是发生在长征路上真实版的“沙家浜”,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白描式地记录了唐家父子对红军战士的悉心照顾。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带领团队前往信中故事的发生地,无数次与三峡博物馆的专家探讨,进而一字一字地研究、解读这封短短的书信。10年辛苦,终于使这段近乎湮灭的历史渐渐清晰起来、鲜活起来。

这封信忠实地记录了红军战士与重庆百姓之间的军民鱼水深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的初心使命、力量所在、火种传播、作风传承。

原文:

一定回来看望唐陶二位老人

(1935年4月5日)

廖永江

我们七名红军是陈远明、吴贞和、廖永江、彭迁高、杨玉生、张光荣、周永和,有四人是三军团、三人是一军团,都是一方面军战士。一月二十七日土城战役激战一天一夜,我方伤亡严重。上级决定大部队立即转移,伤员分头转到后方。

在陶家休息了一天。晚上就送我们到四川唐树田家。唐老人有个儿子叫唐安华,父子决定马上送我们到九凤山去找周和尚。

这周师傅对人客气,武术高强,学得一手医术,周和尚会医刀伤。周师傅要我们内服中草药,外用丹药,用神水清洗,晚上在庙内住宿,白天转到离庙子一华里路远的石岩寨子里。

唐父子每天换着给我们送米、送菜、送药。国民党到处抓捕红军,干部团的陈赓、杨德志同我们在庙里过了一个春节。唐父子给我们送来白酒、猪腿、汤元、红糖、白豆腐。

七名战士有四个党员,成立党小组,廖永江任组长。到四月五日,大多数同志伤也治好,组织决定返回部队。

我们七人历时六十多天,唐老人一文钱都不要。四月五日晚,在唐老人家中,组织上请了陶炳兴老人来,共同吃饭吃酒,凌晨分别走时,大家都掉泪哭了。吃酒时,我们七名战士都说,一定回来看望唐、陶二位老人。组织再三感谢。

此文字依据,留给唐老人保存,组织查证。

资料来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

总制片:李春燕 周勇

总策划:周勇 周秋含

总监制:张一叶

监制:康延芳 刘颜 黄晓东

统筹:张译文 孙柯 易华

文案组:佘振芳 林楠 李露

撰稿人:周勇 惠科 唐伯友 艾智科 蔡斐 马英莉 李文富 罗辑 王瑞 杨向昆 谢丹 冯雪霞 耿密 杨湛 洪富忠 周玉顺 吴婧瑀 汪浩 傅德岷 吴兵 刘婧雨 张忠伟 熊杰 吴文杰 王进 赵正超

摄影摄像组:罗盛杰 李文科 孙思谋(实习)

制作组:张惠丽 李春雪 李炎昊(实习) 黄佳怡(实习)

技术支持:樊俊豪 王国华

解说:杨洋 欧阳瑜浩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

 

《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往期回顾

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㊷|尘封70年的一封信,记载了长征路上真实版“沙家浜”

2021-05-18 06:00:00 来源: 0 条评论

 

本期主讲人:

周勇 

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

核心摘要:

2005年,在重庆市江津区四面山镇唐安华家,发现了一封红军留下的信。这封信1935年由红军战士用毛笔沾着松烟,在粗糙的皮纸上书写而成。信中记载了7位红军战士在四面山养伤的经过。经过专家多次鉴定,最终证明了它的真实性,并入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

《沙家浜》是文艺作品中的军民鱼水情,这封信则是发生在长征路上真实版的“沙家浜”,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白描式地记录了唐家父子对红军战士的悉心照顾。中国抗日战争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会长周勇带领团队前往信中故事的发生地,无数次与三峡博物馆的专家探讨,进而一字一字地研究、解读这封短短的书信。10年辛苦,终于使这段近乎湮灭的历史渐渐清晰起来、鲜活起来。

这封信忠实地记录了红军战士与重庆百姓之间的军民鱼水深情,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工农红军的初心使命、力量所在、火种传播、作风传承。

原文:

一定回来看望唐陶二位老人

(1935年4月5日)

廖永江

我们七名红军是陈远明、吴贞和、廖永江、彭迁高、杨玉生、张光荣、周永和,有四人是三军团、三人是一军团,都是一方面军战士。一月二十七日土城战役激战一天一夜,我方伤亡严重。上级决定大部队立即转移,伤员分头转到后方。

在陶家休息了一天。晚上就送我们到四川唐树田家。唐老人有个儿子叫唐安华,父子决定马上送我们到九凤山去找周和尚。

这周师傅对人客气,武术高强,学得一手医术,周和尚会医刀伤。周师傅要我们内服中草药,外用丹药,用神水清洗,晚上在庙内住宿,白天转到离庙子一华里路远的石岩寨子里。

唐父子每天换着给我们送米、送菜、送药。国民党到处抓捕红军,干部团的陈赓、杨德志同我们在庙里过了一个春节。唐父子给我们送来白酒、猪腿、汤元、红糖、白豆腐。

七名战士有四个党员,成立党小组,廖永江任组长。到四月五日,大多数同志伤也治好,组织决定返回部队。

我们七人历时六十多天,唐老人一文钱都不要。四月五日晚,在唐老人家中,组织上请了陶炳兴老人来,共同吃饭吃酒,凌晨分别走时,大家都掉泪哭了。吃酒时,我们七名战士都说,一定回来看望唐、陶二位老人。组织再三感谢。

此文字依据,留给唐老人保存,组织查证。

资料来源: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品

总制片:李春燕 周勇

总策划:周勇 周秋含

总监制:张一叶

监制:康延芳 刘颜 黄晓东

统筹:张译文 孙柯 易华

文案组:佘振芳 林楠 李露

撰稿人:周勇 惠科 唐伯友 艾智科 蔡斐 马英莉 李文富 罗辑 王瑞 杨向昆 谢丹 冯雪霞 耿密 杨湛 洪富忠 周玉顺 吴婧瑀 汪浩 傅德岷 吴兵 刘婧雨 张忠伟 熊杰 吴文杰 王进 赵正超

摄影摄像组:罗盛杰 李文科 孙思谋(实习)

制作组:张惠丽 李春雪 李炎昊(实习) 黄佳怡(实习)

技术支持:樊俊豪 王国华

解说:杨洋 欧阳瑜浩

 

联合出品

重庆华龙网集团

重庆市地方史研究会

 

《百年百篇 留声复兴之路》往期回顾

[责任编辑: 谭周]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