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将这样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5月17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全会决议。

重庆,将这样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来源:重庆日报2021-05-18

核心提示

5月17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全会决议。

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地支撑引领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全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

到2025年

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和核心功能。

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使重庆加快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产业科技创新在全国有鲜明特色,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

力争整体创新水平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科技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领会落实六个重要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亲自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视察重庆时对重庆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市上下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领会落实六个重要要求:

一是领会落实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要求

二是领会落实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重要要求

三是领会落实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要求

四是领会落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要求

五是领会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要求

六是领会落实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要求

三、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义和作用

去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11月,中央下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根据成渝地区具体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有利于优化全国科技创新版图

有利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有利于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支撑力量

有利于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

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方向

把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主目标

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

把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主平台

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

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

进一步增强重庆科技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四、把握优势

综合分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拥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国家战略定位优势

特殊区位优势

产业基础优势

良好生态优势

大数据智能化先行优势

五、方向和路径

一是在要素集聚上着力

具有大量高端先进的创新要素资源和平台设施,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支撑。

二是在产业引领上着力

成为产业创新策源地,是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标志。

三是在科技服务上着力

推动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应有之义。

四是在创新生态上着力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土壤条件。

六、主攻领域三个聚焦

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科技赋能

聚焦社会民生强化科技添彩

聚焦生态环保强化科技支撑

七、科技创新任务抓手

一是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实验室体系,着力建设大科学装置,推进科研力量优化配置,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加速创新资源汇聚,服务好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大局。

二是加快科创平台建设,丰富完善“一城多园”模式,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高起点创建广阳岛智创生态城,高质量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发展,高效率推动“一区两群”协同创新,形成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创新发展新格局。

三是各区县要遵循创新规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着力打造本地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的优势特色。

四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重点企业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努力打造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五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聚集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上下更大功夫,持续优化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让重庆成为各类人才向往之地。

六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完善创新决策、创新投入、权益分配、容错纠错等方面机制,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效率。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手机阅读分享话题

重庆,将这样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2021-05-18 10:29:40 来源:

核心提示

5月17日,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和全会决议。

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和对重庆提出的系列重要指示要求,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更好地支撑引领新时代重庆高质量发展,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一、全会提出推动科技创新的主要目标

到2025年

初步形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框架体系和核心功能。

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10%以上,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使重庆加快成为更多重大科技成果诞生地和全国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产业科技创新在全国有鲜明特色,大数据智能化应用走在全国前列,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以上,现代化经济体系初步形成。

到2035年

力争整体创新水平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科技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二、领会落实六个重要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科技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亲自部署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求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视察重庆时对重庆科技创新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我们提供了根本遵循。

全市上下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领会落实六个重要要求:

一是领会落实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要求

二是领会落实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的重要要求

三是领会落实加快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要求

四是领会落实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要求

五是领会落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要求

六是领会落实加强国际科技交流合作的重要要求

三、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义和作用

去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第六次会议,提出使成渝地区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11月,中央下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四大战略定位之一。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根据成渝地区具体实际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

有利于优化全国科技创新版图

有利于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有利于形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支撑力量

有利于推动重庆高质量发展

要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动力

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方向

把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作为主目标

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

把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作为主平台

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

把优化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

进一步增强重庆科技创新的集聚度、活跃度、开放度、贡献度、辐射度,努力在新一轮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四、把握优势

综合分析,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拥有相对的比较优势:

国家战略定位优势

特殊区位优势

产业基础优势

良好生态优势

大数据智能化先行优势

五、方向和路径

一是在要素集聚上着力

具有大量高端先进的创新要素资源和平台设施,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基础支撑。

二是在产业引领上着力

成为产业创新策源地,是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标志。

三是在科技服务上着力

推动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是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的应有之义。

四是在创新生态上着力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科技创新中心的土壤条件。

六、主攻领域三个聚焦

聚焦产业发展强化科技赋能

聚焦社会民生强化科技添彩

聚焦生态环保强化科技支撑

七、科技创新任务抓手

一是布局战略科技力量,加快构建实验室体系,着力建设大科学装置,推进科研力量优化配置,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加速创新资源汇聚,服务好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大局。

二是加快科创平台建设,丰富完善“一城多园”模式,高水平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高标准打造两江协同创新区,高起点创建广阳岛智创生态城,高质量推进特色产业园区发展,高效率推动“一区两群”协同创新,形成星罗棋布、众星拱月的创新发展新格局。

三是各区县要遵循创新规律,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着力打造本地科技进步和产业创新的优势特色。

四是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挥重点企业创新引领支撑作用,引进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强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努力打造创新创造的生力军。

五是促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强化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联结,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完善成果转化服务体系,让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要激发人才创新活力,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的人才政策,在聚集人才、激励人才、服务人才上下更大功夫,持续优化近悦远来的良好环境,让重庆成为各类人才向往之地。

六是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着力完善创新决策、创新投入、权益分配、容错纠错等方面机制,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提升科技创新的质量效率。

[责任编辑: 邓旻璐]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