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青年说 | 李翀:做好药物的“搬运工” 期待更多成果在重庆落地转化
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科技的未来在青年,他强调,“要高度重视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使他们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新的时代,赋予青年科技工作者新的使命。在重庆,也有一大批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们奋战在科研攻关第一线,挥洒青春和汗水,攻克一个个难关,用他们的研究成果,为产业和社会发展解决一个个实际问题。
当前,重庆提出要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对重庆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来说,这意味着什么?他们又有什么期待?近日,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走进高校、走进企业、走进实验室,听听这些科技青年们的心声。
李翀(中间)正在与团队一起做实验。受访者供图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发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1日6时讯(记者 秦思思)俗话说,是药三分毒,明明治病救人的药,怎么变成了毒?有没有办法控制住这个“毒”呢?出生于1983年的西南大学医学研究院副院长李翀,围绕这个问题,潜心研究了10余年,带领团队研发出新型脂质体递药平台技术,他说,“希望自己做好药物的搬运工。”
十年磨一剑 做好药物的“搬运工”
李翀向记者介绍,是药三分毒中的“毒”,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毒副作用”,其原理是指药物传输进人体后,在不该发挥作用的地方有了药物反应。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从2010年来到重庆后,李翀便与团队围绕多肽介导药物靶向递送研究开展相关工作。这一研究方向,是近年来药物制剂领域的新兴方向之一,能够提高药物在病灶部位的富集程度并减少其全身性分布,从而有望实现高效低毒的治疗。“通俗点说,我们所做的,相当于是将药物装在‘车子’里,保证它中途不下‘车’,安全抵达病处发挥作用。”李翀解释。
十年多来,李翀带领团队刻苦攻关,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及省部级重点项目、制药企业联合研发项目10余项,牵头获批重庆市高校创新群体。他带领团队研发出新型脂质体递药平台技术,以他为第一发明人申请的PCT专利已获欧、美等多国授权,该技术已成功在企业落地。并正在推进相关制剂的临床转化。
“我们不创造新的药物分子,但希望做好药物的搬运工。”李翀表示,未来自己依然会将研究方向聚焦于药物靶向递送,也希望有更多科研成果能够在重庆落地转化。
信心满满 科研工作者动力与责任并驾齐驱
当前,重庆正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在了解中共重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关于科技创新的目标后,李翀用“振奋”二字来形容他的心情。
“重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提出,到2035年力争整体创新水平进入全国科技创新第一方阵,科技实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在全国处于先进行列,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有目标就会有动力,有这样一个目标,作为科研工作者,我现在是动力满满。”李翀表示,这也意味着,自上而下,重庆将会对涉及科研的各方面工作都增加投入。他认为,好的氛围能够带动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这样的大环境对于科研人员而言是十分宝贵的。
满怀期待的同时,李翀也感到责任重大。他表示,作为高校教师,培养人才是第一要务。但现如今,高校科研创新不再只是发表论文这么简单,科研如果仅停留在文章里,无法将其进行成果转化,那么服务地方经济也就无从谈起。他认为,科研要落地,更要通过科研成果服务人民,作为高校教师,他也将努力培养更多科研人才。
相关新闻
科技青年说 |丁选明:“筑路”十余年 努力成为重庆科技前进的一份子
科技青年说 | 余鹏:看好重庆科技氛围 将继续培养更多科创“生力军”
科技青年说 | 面对消化系统肿瘤 他誓当健康守护人与顽疾克星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