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袁隆平赠予西南大学的种子 “种”进新一代农科学子的心里
“袁老千古,吾辈唯有沿着他铺下的道路一往无前,‘种’好他赠予我们的‘种子’。”

视频 | 袁隆平赠予西南大学的种子 “种”进新一代农科学子的心里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5-23

相关报道:

视频 | 鲜花围满雕塑 袁隆平同班同学回忆往昔岁月

视频 | 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学师生在其雕像下自发悼念:袁老,一路走好!

视频 | 沉痛缅怀!袁隆平去世 重庆曾是他事业起航之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3日21时讯(记者 秦思思)在北碚区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内,有这样一块试验田,不仅袁隆平曾来过这里,这里还曾种植过袁隆平赠与母校西南大学的“Y两优1964”种子。

今(23)日,作为袁隆平的学弟,原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院长何光华望向这片绿油油的稻田轻声说道:“袁老千古,吾辈唯有沿着他铺下的道路一往无前,‘种’好他赠予我们的‘种子’。”

 
何光华望着这片袁隆平曾来过的试验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 将论文“种”进重庆的土地里 赠母校“Y两优1964”种子

何光华告诉记者,袁隆平的生日是9月7日,每年的9月6日他都会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前往湖南长沙为袁隆平庆生。“我们每次去看望袁老,他都很高兴,会问及学校方方面面的情况,还会用重庆话和我们进行交流。”特别是学院的水稻科研工作,尤为关心。

2017年,袁隆平院士向西南大学赠送了1公斤其团队最新杂交水稻品种“Y两优1964”,并委托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水稻团队在重庆示范性试种。

为什么叫“Y两优1964”?何光华介绍,字母“Y”即袁隆平院士“袁”字拼音首写字母,“1964”即代表1964年,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袁老心系母校建设发展,也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水稻研究团队,这一斤稻种在当时十分珍贵。”何光华说,1公斤大约应有3万多粒,学院当时留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1964粒种子,经特殊处理后珍藏起来,其余的都播种在了眼前的这片稻田里,不久之后果然收获了长势喜人,稻穗饱满的水稻。

不仅如此,何光华回忆,袁隆平还多次邀请西南大学水稻研究团队参加“超级稻”的验收。据了解,何光华曾先后5次参加“超级稻”验收,超级稻首次突破1067.5公斤的数字也是由何光华计算出来的。“坦白讲,这就是提供给我们很宝贵的学习机会,这也是论文要写进大地里的深刻体验。”何光华说。

袁隆平曾说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何光华表示,袁隆平的梦想和故事一直在激励着西南大学全校师生和校友不断奋进,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西南大学师生也都将以袁隆平学长为指路明灯,孜孜以求,勇攀高峰。

 
种植过“Y两优1964”水稻的西南大学试验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将科研精神“种”进学子心里 设立奖学金鼓励青年投身农业

“现代农业不是过去的农业,现代农业是个高科技的农业,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都是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的农业”,袁隆平曾表示青年农民是国家的希望,现代农业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识青年。

2001年西南大学水稻研究团队加上何光华只有两个人,研究生更是屈指可数。何华光回忆,为发展学科建设,让更多优秀人才关注农业建设,袁隆平曾多次带领西南大学水稻研究团队参与到由他牵头的国家级项目中去,团队开展水稻研究袁隆平也常常进行指导。

不仅如此,袁隆平还捐献20万人民币设立西南大学袁隆平奖助学金,主要奖励农业学科相关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现目前西南大学有“袁隆平班”,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也设有“隆平班”,西南大学水稻研究团队现如今也发展至90余人。

“我记得在小时候,我的爷爷有一个小花园,他非常喜欢农耕,我也一直很崇拜袁隆平爷爷,他们让我也爱上了农学。”西南大学大一学生陈雨琪告诉记者,因为热爱,她不觉得农学有多苦,而是乐在其中。去年她如愿考入了西南大学,成为一名农学学子。袁隆平爷爷曾说过,学农肯定是要下田的,从事农业的人不怕下田,在她心中未来农业就是人与科技的结合。“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农业。”陈雨琪说这句话的时候,眼里有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视频 | 袁隆平赠予西南大学的种子 “种”进新一代农科学子的心里

2021-05-23 22:27:58 来源:

相关报道:

视频 | 鲜花围满雕塑 袁隆平同班同学回忆往昔岁月

视频 | 袁隆平母校西南大学师生在其雕像下自发悼念:袁老,一路走好!

视频 | 沉痛缅怀!袁隆平去世 重庆曾是他事业起航之地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5月23日21时讯(记者 秦思思)在北碚区西南大学水稻研究所内,有这样一块试验田,不仅袁隆平曾来过这里,这里还曾种植过袁隆平赠与母校西南大学的“Y两优1964”种子。

今(23)日,作为袁隆平的学弟,原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院长何光华望向这片绿油油的稻田轻声说道:“袁老千古,吾辈唯有沿着他铺下的道路一往无前,‘种’好他赠予我们的‘种子’。”

 
何光华望着这片袁隆平曾来过的试验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 将论文“种”进重庆的土地里 赠母校“Y两优1964”种子

何光华告诉记者,袁隆平的生日是9月7日,每年的9月6日他都会在学校领导带领下前往湖南长沙为袁隆平庆生。“我们每次去看望袁老,他都很高兴,会问及学校方方面面的情况,还会用重庆话和我们进行交流。”特别是学院的水稻科研工作,尤为关心。

2017年,袁隆平院士向西南大学赠送了1公斤其团队最新杂交水稻品种“Y两优1964”,并委托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水稻团队在重庆示范性试种。

为什么叫“Y两优1964”?何光华介绍,字母“Y”即袁隆平院士“袁”字拼音首写字母,“1964”即代表1964年,袁隆平为代表的中国科学家开始研究杂交水稻。

“袁老心系母校建设发展,也长期关心和支持学校水稻研究团队,这一斤稻种在当时十分珍贵。”何光华说,1公斤大约应有3万多粒,学院当时留下了具有象征意义的1964粒种子,经特殊处理后珍藏起来,其余的都播种在了眼前的这片稻田里,不久之后果然收获了长势喜人,稻穗饱满的水稻。

不仅如此,何光华回忆,袁隆平还多次邀请西南大学水稻研究团队参加“超级稻”的验收。据了解,何光华曾先后5次参加“超级稻”验收,超级稻首次突破1067.5公斤的数字也是由何光华计算出来的。“坦白讲,这就是提供给我们很宝贵的学习机会,这也是论文要写进大地里的深刻体验。”何光华说。

袁隆平曾说他有两个梦想,一个是“禾下乘凉”,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何光华表示,袁隆平的梦想和故事一直在激励着西南大学全校师生和校友不断奋进,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西南大学师生也都将以袁隆平学长为指路明灯,孜孜以求,勇攀高峰。

 
种植过“Y两优1964”水稻的西南大学试验田。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 李裕锟 摄  

》》将科研精神“种”进学子心里 设立奖学金鼓励青年投身农业

“现代农业不是过去的农业,现代农业是个高科技的农业,不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都是机械化、电气化、智能化的农业”,袁隆平曾表示青年农民是国家的希望,现代农业研究需要更多的知识青年。

2001年西南大学水稻研究团队加上何光华只有两个人,研究生更是屈指可数。何华光回忆,为发展学科建设,让更多优秀人才关注农业建设,袁隆平曾多次带领西南大学水稻研究团队参与到由他牵头的国家级项目中去,团队开展水稻研究袁隆平也常常进行指导。

不仅如此,袁隆平还捐献20万人民币设立西南大学袁隆平奖助学金,主要奖励农业学科相关的品学兼优的学生。现目前西南大学有“袁隆平班”,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也设有“隆平班”,西南大学水稻研究团队现如今也发展至90余人。

“我记得在小时候,我的爷爷有一个小花园,他非常喜欢农耕,我也一直很崇拜袁隆平爷爷,他们让我也爱上了农学。”西南大学大一学生陈雨琪告诉记者,因为热爱,她不觉得农学有多苦,而是乐在其中。去年她如愿考入了西南大学,成为一名农学学子。袁隆平爷爷曾说过,学农肯定是要下田的,从事农业的人不怕下田,在她心中未来农业就是人与科技的结合。“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农业。”陈雨琪说这句话的时候,眼里有光。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曾家琪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版权声明:
联系方式:重庆华龙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咨询电话:60367951
①重庆日报报业集团授权华龙网,在互联网上使用、发布、交流集团14报1刊的新闻信息。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重庆日报报业集团任何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或“来源:华龙网-重庆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华龙网”的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版权属华龙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华龙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③ 华龙网及其客户端标明非华龙网的确定来源或未标注华龙网LOGO、名称、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非原创作品。如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与华龙网联系,联系邮箱:cqnewszbs@163.com。
附:重庆日报报业集团14报1刊:重庆日报 重庆晚报 重庆晨报 重庆商报 时代信报 新女报 健康人报 重庆法制报 三峡都市报 巴渝都市报 武陵都市报 渝州服务导报 人居周报 都市热报 今日重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