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平台
看重庆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日前,市经信委面向全市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启动了2021年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将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原则,全年接受申报。

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平台
看重庆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来源:华龙网-重庆日报2021-05-25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庆不遗余力。

日前,市经信委面向全市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启动了2021年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将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原则,全年接受申报。

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申报自2019年5月启动以来,目前有哪些企业及机构入选,它们在推动创新方面取得哪些成效?如何通过有效提升创新能力,从而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此,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打通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梗阻

创新中心让产业链“串珠成链”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耗多少?产品精度是否合规?这些在生产过程中的种种数据,重庆宏扬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亚铭不用去生产线,只需坐在办公室,操作智慧管控平台就能悉数掌握。

“一年前,企业生产方式还属于传统人工作业,从材料运输、生产加工到成品检测整个流程都由工人‘手把手’操作。”蒋亚铭说,企业自去年2月实施智能化改造以来,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生产全流程注入“智慧因子”,如今不仅产能提高了30%,生产能耗也大为减少。

宏扬电力引入的这套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渝设立的,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所创立的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提供。自2019年落户重庆以来,该创新中心已累计推动1000多家渝企“上云”,连接了数千台工业设备。

以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载体的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正是已获认定的7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除它之外,还有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制造业创新中心、先进清洁能源动力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干净空气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与检测制造业创新中心、微发光二极管新型显示创新中心相继获评。

这些制造业创新中心如何发挥作用?

“通过创新中心,主要是弥补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缺失,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玮看来,当前多数制造业企业存在着“技术产生-扩散-商业化-产业化”产业链衔接不畅,创新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的硬伤,而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作用就是“串珠成链”,打通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梗阻。

以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市级微发光二极管新型显示创新中心为例,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已牵头陆续开发了20多款产品,投入量产10个项目,在新型显示技术产业领域实现多个上下游企业集聚和技术融合。

从四个方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到明年创建15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是关键。

根据规划,到2022年,我市将累计创建15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创建2-3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当前全市制造业存在的短板之中,创新能力不足是‘要害’之一,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短板必须补上。”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表示,以前我市推动制造业发展更多是依靠资源投入,创新驱动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为此,我市计划从多个方面提升创新能力。

首先是继续实施好研发机构的倍增计划。去年,全市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占比达到25%,比上一年提高10个百分点,计划到“十四五”末这一数字将提高到50%。

其次是继续加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市级制造业中心培育。陈金山表示,制造业创新中心将通过整合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各方资源,形成行业性研发中心惠及更多企业,增强产业研发能力。

“目前我市正在梳理33条重点产业链,计划围绕产业链提出技术需求清单,推动院校、研究院所、企业开展协同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供给问题。”陈金山称。

培育更多科技型企业,则是重中之重。“创新的来源,特别是研发投入来源,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于企业。”陈金山说,为此我市将围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起更多孵化中心,力争孵化出更多科技型企业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围绕“五化”发展趋势

推动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

创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只是我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围绕上月举行的全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的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区域化”,则是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这‘五化’是对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忠认为,当前工业品及消费品的智能化,极大地拓展了消费空间,同时智能化也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近年来全市实施278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其中67个项目达到智能化工厂标准,359个项目达到数字化车间标准,实现平均生产效率提高54.3%,成本下降21.9%,不良品率下降39.5%。

围绕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要求,刘忠表示,“重庆造”产品的高端化不仅体现在提高产品附加值、让企业多盈利,更重要的是适应未来市场新的需求和变化。比如今年中央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将有效推动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促进企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产业升级。

“一旦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化’,企业及产品将显示出更大竞争力。”刘忠表示,随着工业互联网加速应用,制造业将进一步向服务业进行延伸,企业今后不仅要卖产品,还可通过后续服务赚取二次收益,因此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进行延伸将成为非常重要的趋势。

在区域化发展方面,刘忠认为,一个地区或园区应有所侧重地围绕某个或某几个产业做大规模效应、做强集群优势,通过培育特色鲜明的龙头产业,让地区或园区对入驻企业的吸引力不再靠税收或土地优惠,而是通过创建产业生态的优势去吸引。

重庆日报记者 夏元

无障碍
首页 | 新闻 原创 视听 | 问政 评论 专题 | 区县 娱乐 财经 | 旅游 政法 直播 | 文艺 教育 生活 应急 | 房产 健康 汽车 | 取证 鸣家 会客厅 | 万花瞳 百姓故事 公益 | 信用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QQ空间
QQ好友

以制造业创新中心为平台
看重庆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2021-05-25 06:26:34 来源: 0 条评论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庆不遗余力。

日前,市经信委面向全市企业、科研院所及高校等各类创新主体,启动了2021年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将按照“成熟一个,推进一个”原则,全年接受申报。

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认定申报自2019年5月启动以来,目前有哪些企业及机构入选,它们在推动创新方面取得哪些成效?如何通过有效提升创新能力,从而带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对此,重庆日报记者进行了调查。

打通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梗阻

创新中心让产业链“串珠成链”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能耗多少?产品精度是否合规?这些在生产过程中的种种数据,重庆宏扬电力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亚铭不用去生产线,只需坐在办公室,操作智慧管控平台就能悉数掌握。

“一年前,企业生产方式还属于传统人工作业,从材料运输、生产加工到成品检测整个流程都由工人‘手把手’操作。”蒋亚铭说,企业自去年2月实施智能化改造以来,通过引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生产全流程注入“智慧因子”,如今不仅产能提高了30%,生产能耗也大为减少。

宏扬电力引入的这套工业互联网平台,是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在渝设立的,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所创立的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提供。自2019年落户重庆以来,该创新中心已累计推动1000多家渝企“上云”,连接了数千台工业设备。

以重庆工业大数据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载体的工业大数据制造业创新中心,正是已获认定的7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之一。除它之外,还有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制造业创新中心、先进清洁能源动力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干净空气新材料及装备制造业创新中心、石墨烯制造业创新中心、新能源汽车智能控制与检测制造业创新中心、微发光二极管新型显示创新中心相继获评。

这些制造业创新中心如何发挥作用?

“通过创新中心,主要是弥补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缺失,解决行业共性技术供给不足的问题。”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玮看来,当前多数制造业企业存在着“技术产生-扩散-商业化-产业化”产业链衔接不畅,创新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的硬伤,而制造业创新中心的作用就是“串珠成链”,打通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梗阻。

以重庆康佳光电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主要载体的,市级微发光二极管新型显示创新中心为例,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已牵头陆续开发了20多款产品,投入量产10个项目,在新型显示技术产业领域实现多个上下游企业集聚和技术融合。

从四个方面提升制造业创新能力

到明年创建15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创新能力是关键。

根据规划,到2022年,我市将累计创建15个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创建2-3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

“在当前全市制造业存在的短板之中,创新能力不足是‘要害’之一,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这个短板必须补上。”市经信委主任陈金山表示,以前我市推动制造业发展更多是依靠资源投入,创新驱动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为此,我市计划从多个方面提升创新能力。

首先是继续实施好研发机构的倍增计划。去年,全市工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的占比达到25%,比上一年提高10个百分点,计划到“十四五”末这一数字将提高到50%。

其次是继续加大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和市级制造业中心培育。陈金山表示,制造业创新中心将通过整合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各方资源,形成行业性研发中心惠及更多企业,增强产业研发能力。

“目前我市正在梳理33条重点产业链,计划围绕产业链提出技术需求清单,推动院校、研究院所、企业开展协同攻关,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技术供给问题。”陈金山称。

培育更多科技型企业,则是重中之重。“创新的来源,特别是研发投入来源,很大一部分还是来自于企业。”陈金山说,为此我市将围绕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起更多孵化中心,力争孵化出更多科技型企业提高整体创新能力。

围绕“五化”发展趋势

推动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

创建市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只是我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途径之一,围绕上月举行的全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的制造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融合化、区域化”,则是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方向。

“这‘五化’是对制造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市经信委副主任刘忠认为,当前工业品及消费品的智能化,极大地拓展了消费空间,同时智能化也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近年来全市实施278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其中67个项目达到智能化工厂标准,359个项目达到数字化车间标准,实现平均生产效率提高54.3%,成本下降21.9%,不良品率下降39.5%。

围绕高端化、绿色化发展要求,刘忠表示,“重庆造”产品的高端化不仅体现在提高产品附加值、让企业多盈利,更重要的是适应未来市场新的需求和变化。比如今年中央提出的“碳达峰、碳中和”要求,将有效推动产业发展绿色低碳,促进企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和产业升级。

“一旦实现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化’,企业及产品将显示出更大竞争力。”刘忠表示,随着工业互联网加速应用,制造业将进一步向服务业进行延伸,企业今后不仅要卖产品,还可通过后续服务赚取二次收益,因此制造业企业向服务业进行延伸将成为非常重要的趋势。

在区域化发展方面,刘忠认为,一个地区或园区应有所侧重地围绕某个或某几个产业做大规模效应、做强集群优势,通过培育特色鲜明的龙头产业,让地区或园区对入驻企业的吸引力不再靠税收或土地优惠,而是通过创建产业生态的优势去吸引。

重庆日报记者 夏元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陈霞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