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搭上科技创新快车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近期,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搭上科技创新快车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来源: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2021-05-26

近期,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大数据”“智能化”“高质量”等成为高频词,这无疑表明“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和动力源,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关键词和核心力,亦将成为重庆市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主旋律和方向标。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具有多方优势。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以及“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突显重庆区域发展优势;作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展现重庆产业基础优势;作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显现重庆良好生态优势;大数据智能化加速发展、智博会成为重庆又一张名片,显露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先行优势。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势在必行。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在于平台搭建。打造好西部(重庆)科学城此科技创新重大平台,探索好“一城多园”模式,努力在要素集聚、产业引领、科技服务、创新生态上精准发力,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大健康、高技术服务四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同时,搭建好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规划建设,打造好人文、智慧、科技融为一体的高端人才聚集地。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还需开辟多条路径。一是打通人才聚集之路。科技创新高度依赖于深厚的基础科学积累,只有在基础科学产生的核心技术发明、新产业和新理念,才能保证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边际产出保持在高位水平,而聚集和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型人才便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二是走好基础研究之路。保证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逐年增长,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特别是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在全市范围内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评价机制;三是挖掘科技成果转化之路。科技成果转化依赖市场与战略两大需求驱动,受制于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走好科技成果转化之路,有赖于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保证技术供需双方精准对接,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有效的政策激励等多因素。

科技是生产力,创新决胜未来,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重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给出了时间点和路线图。利用好多方优势、搭建好重要平台、开辟好必经道路,让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底气、有载体、有航标,让科技创新早日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作者:卜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无障碍
推荐 | 要闻 重庆 两江评 | 区县 教育 文艺 | 健康 财经 生活 | 问政 汽车 直播 | 政法 视听 专题 | 鸣家 史家 旅游 | 房产 国企 原创 | 应急 信用 新闻发布
  • 站内
站内
分享
新浪微博
微信

【地评线】华龙两江评:搭上科技创新快车 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2021-05-26 21:49:59 来源:

近期,中国共产党重庆市第五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重庆市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大数据”“智能化”“高质量”等成为高频词,这无疑表明“科技创新”将成为未来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度和动力源,将成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关键词和核心力,亦将成为重庆市转型升级进程中的主旋律和方向标。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具有多方优势。作为西部大开发重要战略支点以及“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联结点,突显重庆区域发展优势;作为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工业门类齐全,展现重庆产业基础优势;作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发展,显现重庆良好生态优势;大数据智能化加速发展、智博会成为重庆又一张名片,显露重庆大数据智能化先行优势。深入推动科技创新,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重庆势在必行。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重点在于平台搭建。打造好西部(重庆)科学城此科技创新重大平台,探索好“一城多园”模式,努力在要素集聚、产业引领、科技服务、创新生态上精准发力,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制造、大健康、高技术服务四大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同时,搭建好重庆两江协同创新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规划建设,打造好人文、智慧、科技融为一体的高端人才聚集地。

建设科技创新中心,还需开辟多条路径。一是打通人才聚集之路。科技创新高度依赖于深厚的基础科学积累,只有在基础科学产生的核心技术发明、新产业和新理念,才能保证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边际产出保持在高位水平,而聚集和运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型人才便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二是走好基础研究之路。保证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逐年增长,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特别是加大对冷门学科、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长期稳定支持,在全市范围内为科研人员营造良好宽松的科研环境,建立符合基础研究规律特点的评价机制;三是挖掘科技成果转化之路。科技成果转化依赖市场与战略两大需求驱动,受制于人才、技术、信息、资金等要素。走好科技成果转化之路,有赖于建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产学研融合发展,保证技术供需双方精准对接,营造宽松的政策环境、有效的政策激励等多因素。

科技是生产力,创新决胜未来,下好科技创新“先手棋”,重庆市委五届十次全会给出了时间点和路线图。利用好多方优势、搭建好重要平台、开辟好必经道路,让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有底气、有载体、有航标,让科技创新早日成为重庆高质量发展动力源!

作者:卜熙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hualongbaoliao,报料QQ:3401582423。)

亲爱的用户,“重庆”客户端现已正式改版升级为“新重庆”客户端。为不影响后续使用,请扫描上方二维码,及时下载新版本。更优质的内容,更便捷的体验,我们在“新重庆”等你!
看天下
[责任编辑: 向含嫣 ]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精彩视频
关闭